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问题”打造“让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存明

  良好的教育不带强迫,不是驯化,而是抛给学生高质量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让学习真正发生!
  当前的数学课堂仍然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小问题呈现、碎步子前行、短时间思考,这违背新课标提出的“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的理念,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
  那么,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教授在《为思维而教》一书中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实质上就是问题的解决,而问题解决也不能没有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基于思维的怀疑产生真实的问题,问题作为起点引起人们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可见,良好的教育不带强迫,不是驯化,而是抛给学生高质量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让学习真正发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跳出以碎小问题引领教学的单线条模式,转而以两三个核心问题调动和组织学生学习,让数学课堂从“教为中心”转为“学为中心”,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核心问题”是指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设计的直击学习主要困难、促进学生思维爬坡的主要问题。它具有少而精(一问能抵许多问)、挑战性(学生需要跳一跳)、开放性(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思考与发展)等特点。找到了“核心问题”,教师还要将其结构化,串成高质量的“问题串”展开教学。比如:教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核心问题是:大杯和小杯各是多少毫升?问题串是:(1)为什么要“替换”?不“换”行不行?(2)题中哪一句话是“替换”的依据或解题的关键?(3)“替换”前与“替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4)上面两种替换,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这组“问题串”,就好像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一级级阶梯,也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基于“核心问题”的教学,还需要对传统的课堂进行重构。比如:课堂伊始,进入问题情境后,有一半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到“纳闷”;少数学生有一点经验或想法,能作出点解释;为数不多的学生有解决的办法。课堂教学就可以从这“为数不多的学生”入手,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不断对话、交流、思考、探究燃起“燎原之火”,这样的课堂姑且叫作“让学课堂”。
  在“让学课堂”里,学生会探学――独立试一试,会互学――小组说一说,会展学――全班议一议,会辩学――大家辩一辩。我相信,当学生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嘴巴表达,用心灵体悟时,学习便真正发生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774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