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名师课堂学做人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明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所以无需一步一脚印地照搬吴正宪、华应龙老师上课的样子。学名师就要学他们的精神,向他们学习做人师,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有幸参加“三峡・平湖之春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邀请了吴正宪、华应龙两位数学名师和重庆市万州区几位本地名师献课,活动旨在研究与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思想及教学艺术。本次大会让我有了一次“走近名师,感悟课改”的深切体会。
  一、思考课堂,用心领悟吴正宪、华应龙高超的教学艺术
  (一)课前交流,走进学生心灵
  每一位老师都有上课交流这个环节。吴正宪、华应龙的课前交流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吴正宪的课前交流似乎没有什么特意的设计。她随意地问学生:“你有什么问题要给老师说?”然后,就有同学提问:“吴老师,你几岁了?”“吴老师,你的生日是哪天啦?”“吴老师,你的眼睛会好吗?”(因为吴老师是近视眼)“吴老师,你是哪一年教数学的?”吴老师愉悦地分别与学生交流了以上问题,很风趣,很幽默,课堂气氛很活跃,师生关系一下子融洽了,他们仿佛就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华应龙在教学《神奇的带子》的时候,是用魔术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他让学生猜想、推断、诉说,然后进行中肯的点评。他始终没有直接给出魔术的秘密,让学生的想象在他们的心灵里翱翔,让师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让师生的心灵在此交汇。
  这看似简单的课前交流,实质上是在构建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将枯燥的数学课程人性化,是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还比如,司空见惯的师生问好环节,吴老师是这样做的。吴老师说:“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学生自动起立。吴老师问:“同学们好!”学生答:“吴老师好!”吴老师说:“谢谢!”多神奇呀,吴老师仅仅只比我们多说了“谢谢”二字,可它值“两千金”哪!平等的师生关系油然而生,“尊重学生”的课程目标凸显得淋漓尽致。
  (二)创设情境,与学生生活对话
  与学生生活对话,就是要树立“心中有学生”的观念,了解熟悉学生的真实成长世界,创设相关情境,杜绝灌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知识,提升能力。
  如吴老师在《平均数》的教学过程。她以游戏活动开始教学。甲、乙两组各三人上来拍皮球,甲组三人拍了27个,乙组三人拍了24个,乙组拍球的总数少了,此时吴老师突然说她要加在乙组里面一起拍,结果她拍了8个。此时,乙组总数达到32个,超过了甲组。于是吴老师得出“乙组胜出”的结论。此时,有学生终于忍不住站起来说:“吴老师,不公平!”这时吴老师让大家围绕“不公平”,积极发言,师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着对话、交流,终于认识到了“平均数”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在教学相遇问题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弄清楚“同时、相对、相距、相遇”四个基本概念,吴老师创设了“学生模拟演示”的情景。她让两个学生上来亲自演示,用生动的情景演示了什么叫“同时行走”,什么叫“相对”,什么叫“相距”,什么叫“相遇”。特别是演示“相遇”时学生相遇后不知所措,这时吴老师及时地启发学生要握手或者拥抱。这不正是在教学生怎样做人吗?
  体现“让学生学会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理念,吴老师在教学“平均数”时曾投影了五个例子,如浦东机场平均每天起降379架次,上海磁悬浮列车日均客流量为4000余人次,“五一”期间北京自然博物馆门票统计图,小刚家第四季度人均用水量,小明过河等等,每个例子都是生活的写照,每个例子都反映了不同的问题。吴老师并没有讲解每个例子的意思,而是问学生:“你读懂了哪些信息?”“你想了解什么?”“你想说点什么?”从学情出发,针对学生学习所需,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质疑求解,这就是名师高于普通教师的地方。
  二、透视细节,品悟吴正宪、华应龙 “心中有学生,目中有人”的人师精神
  下课的时间到了,可师生还在酣畅淋漓、意犹未尽的交流中。可惜时间无情,正如吴老师问学生:“你们最恨什么?”有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最恨时间。”“可时间无情人有情啊!”吴老师接着说:“给你们上课,我觉得很快乐,很幸福,可我真的不想说再见!但是面对这么多听课的老师,我们怎么办?我们能对他们说点什么?”接着学生依依不舍地向会场各个方向的老师深深鞠躬,娓道别离,会场上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华应龙老师在讲完《神奇的带子》后,对同学们说:“时间有限,课堂无限,真心希望你们把神奇的大千世界当成无限的课堂,它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惊喜。”
  走近名师,让我们学会了怎么和学生交流,让学生亲近和认可我们,从而投入到积极的教学状态中来;走近名师,让我们学会了怎么和新教材对话,怎么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
  我想,吴正宪、华应龙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名师,受到学生的喜爱,关键在于他们教学中始终“心中有学生,目中有人”。
  吴正宪的经典言论是: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
  20多年来,华应龙致力于探索“尊重学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尊重、沟通、宽容、欣赏”使他的课堂教学充盈了时代气息,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所以无需一步一脚印地照搬吴正宪、华应龙老师上课的样子。只要教师心中有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以学生的角度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中调整教学。
  学名师就要学他们的精神,向他们学习做人师,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杏家湾小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818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