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地学旅游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家娣

  摘要:“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本文以我校地学旅游人才培养为例,从构建“1+1+1”的阶段提升培养模式,携同企业构建“淡进旺出、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企业进校园项目、建设校内“微企业”,推进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地学旅游人才培养机制,试图探索一条符合云南省省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道路。
  关键词:地学旅游;校企合作;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33-03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景观资源奇特丰富,近年来,随着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不断推进,云南因其丰富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资源,省内国家地质公园数量迅速增加,地学旅游也成为云南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急需一批既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和从业技能,又具备良好地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云南省地学人才主要培育基地,我校拥有其他旅游院校所不具备的地学教育资源。本文基于“云南地质景观资源不断开发对高素质技能型地学旅游人才需求数量急剧增长,而旅游院校培养人才缺乏地学知识和旅游职业岗位技能”这一云南省省情,以“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术培养目标为指导,打破传统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我校现有校内实训设施及多年来与省内外多家旅游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这一平台,在借鉴国内外关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果基础上,重视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探索符合云南实际的地学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研究综述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德国,20世纪中叶盛行于法国、瑞士等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各国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及体制的差异,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两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代表是德国的“双元制培训”,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和日本的“产学合作”;二是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代表是美国的“合作教育”和俄罗斯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1]。综合分析以上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各有利弊:以企业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人才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但企业为了获利往往把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而忽视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学校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度强调教育教学的规律与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更有保证,但学校缺乏真实的企业环境,学生实践机会少,岗位技能训练不足。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雏形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引自德国的“双元制培训”制度,然而由于缺乏相同的土壤,“双元制培训”这一舶来品在我国并未取得理想效果。近年来,在借鉴国外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处于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时期”的特殊国情,在“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思想指导下,我国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专家咨询模式,即学校在专业建设与开发过程中成立由企业专家参与的顾问委员会,定期召开咨询会议,征询有关行业最新发展信息及趋势,以决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师资培训模式,即企业提供机会让教师进入工作现场相应岗位进行实践学习与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岗位能力与要求,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教学参观模式,即安排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性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教学实习的有关要求;顶岗实习模式,即学生以预分配就业的方式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对外技术服务模式,即学校成立教师专家技术工作室或技术服务部,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在职人员的培训与生产技术服务[2]。
  二、云南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培养地学旅游人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校企合作”打破了传统依赖于“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育人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符合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开创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旅游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新兴学科,高职院校中的旅游专业肩负着培养行业所需的全面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旅游资源丰富的云南省作为中国旅游强省,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各旅游企业对技能型旅游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当前省内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有限,直接抑制旅游专业的育人模式与教学水平,“校企合作”模式能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接受行业岗位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为云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云南省地学旅游发展迅速,旅游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为各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培育地学旅游人才创造了广阔的企业环境。
  三、案例简介
  我校地学旅游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于旅游文化学院,学院成立于2010年3月,在云南省旅游业突飞猛进式发展大背景下,各旅游企业对高技能型旅游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促使我校旅游文化学院从襁褓中迅速成长起来,五年来为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输送了200余名高素质、强技能旅游人才,目前共有在校学生420人,涉及旅游管理、泰语导游、酒店管理、高尔夫等专业。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为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培养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强、服务意识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以“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设备基础上,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泸西阿庐古洞、九乡、石林等世界及国家地质公园、文山州普者黑风景名胜区、世纪金源大酒店、锦江酒店、星耀水乡高尔夫球会、北京尼克劳斯高尔夫球会等多家旅游企业合作。多年来在地学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进行了诸多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经验,与多家知名旅游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技能型旅游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高职院校地学旅游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建构研究   1.探索构建“1+1+1”的阶段提升培养模式。我院探索的“1+1+1”阶段提升培养模式将整个教学过程“一分为三”:第一学年为“识岗”,即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基础上,学期末由专业课教师将学生带入企业进行为期两周的认识实习。学生通过在旅游企业的短期参观活动,加强了对各岗位的初步认识,同时聘请企业人员随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旅游企业的工作环境、岗位要求和工作内容,为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该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参观学习对企业环境与岗位内容形成一个初步认识,并在参观活动结束后以学校为主进行形成性考核,包括书面报告、小组汇报、答辩等几个环节。具体做法为:实习开始前,将学生按8~10人一个小组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专业课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实习结束后,每个学生向指导教师提交一份书面“实习报告”作为实习成绩的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内容、实习过程、实习收获与心得体会等,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PPT向教研室全体教师和同学进行汇报,汇报在实习过程中的所为、所思、所获。针对各组汇报情况,专业教师现场提问,小组成员共同回答,小组综合表现将作为对成员评分的主要依据。每个学生的最终成绩包括:卷面考核(30%)、实习报告(30%)、实习过程中的考勤(10)、实习过程中的积极提问和思考(10%)、小组综合表现(20%)。这一考核模式摈弃了传统“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单一模式,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第二学年为“助岗”,即通过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利用学期中、学期末等不同时段带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同时配备企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手把手”教学,使其尽快熟悉各工作岗位操作流程,锻炼初级操作与管理能力。以高尔夫专业为例,为加强学生的实践操控能力,我们与邻近的华侨城高尔夫球会签署了教学合作协议,将球童实务、高尔夫赛事组织、草坪养护与管理实务三门课程的日常教学放在球场里进行,每个班的授课教师包括一名学校专业课教师和一名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学习,能从企业教师身上学到一线的操作技能,还能以“助手”身份参与到企业运作各环节中;当球会处于旺季或有重大赛事活动时,急需大量工作人员,此时学生将利用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助岗”,参与组织赛事、养护草坪、服务客人等岗位工作,从中不仅可以掌握企业运作技能,还能获得一定数额的报酬。对学生的最终考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受课期间和参与相应岗位工作时的综合表现,以百分制形式进行量化打分(40%),二是学校专业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考勤、实习报告和小组PPT汇报进行评分(60%),以上两项加权后即为最终成绩。第三学年为“顶岗”,学生全学年在企业实习,以“准员工”身份独立承担具体工作。我们将学生按10~12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学生根据企业需求及个人意愿安排在1~2家企业实习,实行“双师”指导,每组配备一名学校理论课教师和一名企业实操教师对学生进行共同指导,让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理论课教师通过电话、QQ与学生保持经常性联系,同时不定期进入企业了解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并根据需要给予必要指导。学生根据企业教师安排从事不同岗位工作,每个月向学校指导教师提交一份“实习小结”,包括实习岗位名称、实习内容、实习心得体会;一年实习期结束后提交一份5000字的“顶岗实习报告”,并结合实习期间的岗位任务进行PPT汇报。对学生的考核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其中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一学年的综合表现、顾客评价和业务能力给予“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级评定,学校教师通过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实习小结和PPT汇报给予“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级评定,将企业和学校评价综合后即为学生一学年的最终评价。
  2.携同企业构建“淡进旺出、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将传统的学年式课堂教学活动“拆分”为若干个淡季和旺季的阶段性目标。具体做法是:旅游淡季时,将企业人员请到学校给学生授课和讲座,加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经验和实践操作知识的学习。我院自2011年开始聘请六位业界中高层管理专家成立了“旅游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不定期进校园给学生开展企业管理与实践操作专题讲座,并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及校企合作方面给予我们诸多良策和鼎力支持。此外,我们还聘请了近十位企业管理人员担任相关课程授课任务,他们在教学中能现身说法,对学生校内实训起到良好的效果。旅游旺季时让学生走出校门,将课堂搬进旅行社、酒店、景区、高尔夫会所等企业,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承担带团、计调、球童、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工作任务,完成能力培养和知识积累。以导游专业为例,学生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前,学院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安排他们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小学生春秋游”、“老年人夕阳红旅游”活动,每两个学生负责带20~30名小学生,或作为助手全程协助旅行社专职导游带团,熟悉全陪和地陪整个操作程序。经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及时运用于实践操作中,加深学生对景点线路和导游带团业务的印象,同时还增强了他们的导游业务能力和处理突发事故应急能力,因此在现场导游考试环节效果非常好,也为学生后续顶岗实习期间独立带团积累了一定经验。该培养模式让学生不断处于“学―做―学”的循环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能力、知识和素质的综合提升。
  3.开展企业进校园项目,建设校内“微企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除了将企业管理和服务人员请入校园“现身教学”,还应积极探索企业进校园策略,即:将企业项目或工作场景引进校园,让学生熟悉企业工作场景、设施设备和工作流程,在校园内承担企业的工作项目或体验企业工作情境,锻炼工作能力。
  五年来,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我院十分注重校内实训室的建设,目前已建有两间高尔夫室内实训室、一间模拟导游实训室、一间茶艺实训室、两间酒店前台客房餐饮实训室,在阳宗海校区建有一个高尔夫室外练习场,包含两个果岭、两个沙坑、十个练习打击位,占地5000m2。此外,我们还获得世界银行贷款云南职教基地建设200余万元贷款支持,目前正在建设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旅游综合实训基地,包括模拟导游实训室、旅行社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形体实训室、茶艺实训室,并配备复印机、传真机、电脑售票和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等设备。在校园内可开展旅游咨询、旅游接待、线路设计、线路销售、门票车票销售、旅游门市接待、外联销售、计划调度、财务控制等实训项目。在模拟导游实训室设置中央控制系统、高清图形拼接系统、双机投影系统、实时录播系统及三维实景系统等设施设备,满足体形礼仪、导游讲解、导游词创作、才艺表演等项目的实训。
  4.推进旅游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省内很多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相关学科通过一定短期培训或自学方式转入本专业,有些教师为跨专业教学,所学知识与所教课程差距较大,加之没有从事过旅游实践工作,很难胜任所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更谈不上承担大型的科研任务,这必然会影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各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行“双师”制,定期选派教师到各旅游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新技能及行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与管理水平,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类职业资格培训及业务考核,增加从业资格证书的持有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院高度重视教师岗位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培养,每年争取抽调一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针对“学生数量呈逐年稳定增长、而专业教师及实训设备欠缺”的情况,我们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尝试通过争取学校政策支持,每年派一名专业教师跟随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作为企业“准员工”,该教师可以在酒店相关岗位轮番任职,企业为教师提供一定数额的岗位津贴,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实时监督指导。
  参考文献:
  [1]夏英.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9).
  [2]刘伏英.中外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差异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3]王淑娟,宋惠敏.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J].企业研究,2010,(14).
  [4]檀亚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实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5).
  [5]冯晨静,李雨锦,石秀霞.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探讨―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神州,20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899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