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虽然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较快的发展,但在技术发展、人力资本水平、科研投入及产业化水平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随着生物医药产业被纳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布局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如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在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措施
  1 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1.1我国医药研发仍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但在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国家985高技术计划)的大力支持下,使这一领域发展迅速,逐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产品从无到有,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1.2医药工业物质基础比较雄厚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2013年中国生物医药制造业总产值为2.1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为3.7%。同比增长21.8%。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扑热息痛等大类原料药产量居世界第一,制剂产能居世界第一。
  1.3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得到高度重视,产业政策扶植力度增大
  我国政府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十二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国家对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制订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对生物制药企业实行多方面税收优惠、延长产品保护期和提供研发资金支持等。"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力争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
  1.4 逐步形成长三角地区医药产业集群
  长三角的上海、江苏、浙江紧密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是我国最具活力与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在长三角这一区域,一个新的医药经济发展格局引起了全国药界的广泛关注,浙沪宁利用区位优势和发挥拥有资本市场的功能优势, 力图打造一艘长三角现代医药工业航母[1]。目前, 浙沪宁都在积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药工业制造业基地,发展医药产业集群,增强国际竞争力。
  2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不足
  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研发投入、融资渠道和人才因素等几个方面。
  2.1 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我国医药研发的方式主要倾向于仿制药,相比国外,国内仿制新药所需投资较低,风险较小,因此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一些畅销产品多家生产,生产能力过剩,致使生产企业纷纷采取高定价、高让利的促销手段,造成整个市场低水平恶性竞争,使国家、制药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都受到极大损害。
  2.2 研发资金投入和创新不足。
  我国医药科研开发经费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保持在略高于1%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医药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致使生物医药产业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美国医药制造业的R&D强度是我国的7倍。2001年,我国投入医药制造业的新产品研发经费仅为14.1亿元人民币,而国外平均一个新药的研发投入为8亿美元[2]。
  2.3 融资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尚未建设完善的资本融资市场,国内对制药的投资以自有资金、政府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风险投资和从证券市场进行的直接融资数量较少。我国的制药企业很难得到风险资金的支持,而且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直接上市融资又受到规模等诸多限制,融资渠道的不畅造成了近年来医药产业投资减缓,影响了医药产业的发展。
  2.4 缺乏复合型人才。
  生物医药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要借助于多学科综合实力的整体提高和技术突破,它的市场培养和监督、企业管理和经营都需要一大批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精英,需要群体的智慧和合作。我国医药产业起步较晚,在经营管理上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缺乏既有医药学科背景又精通经营管理和财务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育和造就这些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3]。
  3 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措施
  3.1 构建创新激励体系
  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的模式无一例外都要求将技术、管理、经营、组织进行整合,谋求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医药企业必须调动员工特别是科技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自觉、主动地开展创新活动。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为提高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3.2 培养创新人才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应该成为医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高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优秀人才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强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重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要将有潜力、人品好的中青年骨干送到国内外一流的实验室去学习,并强化科研和工程技术素质教育,为医药领域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要营造一种稳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环境,包括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提供较好的物质待遇等。
  3.3 保证研发投入
  保障研发资金的投入,清除不利于医药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障碍。不同的医药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从多元化、多渠道的社会资金市场上寻求资金支持,健全和完善风险资本与证券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应给予信贷和税收优惠,引导风险资本和证券市场向科技开发产业增加投资,为医药企业自主创新开辟广阔的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应当继续放宽国外风险投资公司的准入限制,鼓励国外风险资本进入医药企业,加大立法,保障合法权益,允许企业在诸如配股融资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3.4 确立医药企业主体地位,产学研结合,完善创新体系
  企业作为驱动创新的最初环节,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条件。医药企业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体系,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并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的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为此,企业首先需要加大R&D 经费的投入,组建技术创新开发中心;同时借助高科技园区和相应的科研机制,积极促进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协作,完善创新体系[4]。
  3.5 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与服务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对医药企业的引导、支持与服务作用,政府应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 通过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创新,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提高科技研发活动的效率,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同时,根据构筑产业链的要求,政府积极营造良性互动的配套途径,促进医药企业积极加入国际性生产体系和贸易网络, 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使医药产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升级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郝家耕.长三角医药产业振翅欲飞[N].经理日报,2004/09/28.
  [2]何仁.我国医药产业特征及投资价值分析[N]. 医药经济报,2005/11/21(8).
  [3]丁雪松,冯国忠.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5): 70-72
  [4] 周勇,潘开灵,李利剑.技术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源泉[J].企业经济, 2004,(11).
  作者简介:李松鹤,1989年7月,男,安徽宿州人,13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转移,协同创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30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