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0年上海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放宽网眼,让学术长大
  
   孟老先生有云:“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然而,在我们这个呼唤诺贝尔奖、呼唤大师的年代,无数人才迫不及待地跳入渔网,以求速成大师。这使人惊呼“收获甚多”的同时惊疑“将来会有什么”。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可见研究真正具有价值的学问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卓越的学者必得经过漫长的成长过程。司马公三十年著 《史记》,曹雪芹十年语“红楼”,这其中凝聚着他们多少血与泪,而今天我们那张细网中捞上来的无数尚未长成大鱼的专家、大师背后,浮现的只是一个个看似华丽的泡沫。何不将网眼放宽,让鱼儿们有更多时间来经历人生的风浪,充分成长?
   除了时间,还有学者们本应坚守的宁静。学者,必是耐得住寂寞的。钱钟书先生笔耕一生,留下无数让人惊叹的华章:《围城》、《谈艺录》、《管锥编》。先生以他的博学一次次震惊世界,然而人们在惊于其文时,却总是忽略他两耳不闻窗外尘嚣事的用心苦读,忘却他图书馆里一杯清茶、一本书的沉静身影。“梦醒推窗望残月,那憾只影映孤墙。”也许,只有平静淡泊的心才能在文化的殿堂中行得更远。剑桥为霍金留出了一个宁静的空间,我们为什么就一定要急于将学者们套入网中,曝于公众目光之下,而不能也给他们留下一片宁静呢?
   使“鱼”甘于入网的另一个原因是名利。不可否认,求得大富贵自古就是不少文人读书的重要原因,但,那些真正名垂青史的大师,却不会贪恋名利场的光鲜富足。看淡了眼前的富贵,忘却了功名利禄,留得那颗“菩提心”,学问之门方可开。塞林格以一部《麦田守望者》 轰动世界后却躲进乡下小镇,从此远离喧嚣。他在逃避什么?他又在守望什么?
   那是一颗融于学术、融于艺术的心,那是一把打开精神之门的钥匙。忍把浮云换了低吟浅唱,柳永如是说。让我们给学者们留下一片不受世俗名利亵渎的净土吧!莫急于让他们被浮名的心网套牢,莫让伊甸园化作失乐园。他们需要的是心灵的纯净与人格的独立,而不是名为“专家”、“大师”的锁链,不要束缚了学者们心灵的翅膀。
   不妨让我们把种种网眼留得更宽一些,让急躁的心平淡一些,几十年后再来收获这一批真正长成的大师。
  
  点评:
  引述材料,开门见山,提出疑问,引起下文。
  从时间的角度进行分析,有理有据。
  过渡自然。
  举钱钟书之例,分析透彻,见解深刻。
  分析客观,入木三分。
  由塞林格的事例提出疑问,引人深思。
  总结前文,语言生动。
  结尾点题,号召具有感染力。
  
  整体评价:
  文章独辟蹊径,以“给未来的大师和专家以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为主题,见解深刻,切合题意,具有现实意义。考生从客观的时间、宁静的空间及学者应有的不图名利的操守等角度展开分析,所举事例涉及古今中外,详略适当,分析透彻,层层递进,发人深省。文章语言生动,名言、名句引用恰当,可以看出考生成熟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字功底。
  (王玮评价)
  
  松一松手,海阔天空
  
  我们会感叹孟子不用密网捕鱼的智慧,以及丹麦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钓鱼法则――放回不够尺寸的小鱼。很多人无法理解:何不一次将“利益最大化”?殊不知:松一松手,才能海阔天空。
  紧紧抓住“既得利益”与竭泽而渔者相同。不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灾祸必将接踵而至。2010年世博会不正在倡导一种“碳平衡”的理念吗?将人类活动所排放的碳充分循环利用,这样适度的发展原则才是长久之计,古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曹操治军之初,采取劳逸结合的方法;刘邦、李世民更是注重养民之道,相较于“苛政猛于虎”的时期,实在是好了很多。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君子的为人之道,与其抓住“梁上君子”不放,不如松一松手,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对待自己,君子更是要有知足、旷达的心态。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他却能怡然自得,不改其乐。与那些“不义富且贵”者相比,孰优孰劣已知矣。再看“三苏”的境遇,我们就不难理解何为“松一松手,海阔天空”了。同样不顺利的仕途,苏洵、苏轼、苏辙以其豁达的心胸,暂时松一松手,寄情于山水之间,亦开辟了另一番天地。
  其实,“松一松手”的智慧又何尝不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视野呢?孟德功业已成,尚认为“无枝可依”,这又是何等的气度与危机意识呢?“思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徵所极力谏言推崇的亦是戒骄戒躁,在乱世中看到危机的品质。洪水未到先筑堤,虎狼未到先磨刀,孟子和丹麦人所告诉我们的正是:切勿连小鱼都不放过,宁愿松手以求长远之计。
  适时松手,张驰〔弛〕有度,当然不是倡导人们什么都可以松手,什么都可以放弃。其中,自然有我们所永远不能抛弃的。正如孟子所言之“义”是为贤者所必要的精神。孔子所言之“仁”是为君子“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品格。
   坚守住我们所应该坚守的, 就能有 “ 君子固穷 ” 的坦然;而适时选择松一松手,放弃一些身外之物,在失去中找到获得,在安逸处境中发现危机,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片海阔天空呢?
  
  点评:
  开篇由材料引出主题,观点明确。
  举例论证,但由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到古人的治军养民之道,缺少过渡。
  写旷达的人生态度,偏离了题意。
  写居安思危,与主题联系十分牵强。
  再次回到材料内容,与前文衔接生硬。
  辩证地分析问题,指出不能“松手”的精神品质。
  结尾总结全文。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给材料作文题。材料中提供了一中一外两个关于捕鱼的事例,阐述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即,不要捕捞小鱼,以期获得大鱼。材料的最后一句提示考生,不能仅就捕鱼展开论述,而应结合“现实生活”,对蕴含其中的道理加以分析和论证。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思考:1.人与自然环境相处的法则;2.做事需要把握的尺度;3.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取舍;4.科学的发展观。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可以写保护自然环境,索取有度,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竭泽而渔”式地破坏环境,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从“行事有度”的角度出发,可以写“度”是法律的限制、道德的约束、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个人的处世原则等,各种尺度的存在是人类自由、社会和谐的保障,过度就会打破平衡。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入手,可以批判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指出只看眼前利益、凡事追求速成、只求数量不重质量是目光短浅的表现,最终必将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也可以阐述“有舍才有得”、“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入手,可以探讨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重要性,提倡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指出违背科学规律,只会适得其反。
  这一文题,可选择的文体较多,但写议论文更便于阐述观点。
  
  整体评价:
   文章以“松一松手,海阔天空”为论点,符合题意。文章例证丰富,论述有一定的思辨性。不足之处是,整体思路不够严密,一些事例不能紧扣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或谈豁达的人生态度,或谈居安思危的意识,过渡生硬,缺少衔接,使得层次混乱,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
  (王玮评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7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