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08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评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保顺

  【真题回放】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 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考题解析】
  
  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他们”,不存在审题难度,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命题者的意图是重点考查考生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的基本作文能力,考查作为高三毕业生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在审题上没有设置障碍。
  这个作文题目选择的角度新颖,充分体现了上海的城市文化内涵。
  “他们”是一个与“我们”或“你们”都密切相关的生活圈体,彼此谁也离不开谁。这样,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就产生了一种相互依托、摩擦、比较、帮扶乃至于明争暗斗、落井下石的社会关系。考生要说的话、可说的话很多,因此本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在文体选择上,虽然是除了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但是作为考生个体,必须选择某一种文体来写,因为文体不同,写法就不一样,写作的内容就有差别。比如写记叙文,就应该通过典型事例,重点表现你所确定的“他们”的典型性格,表现“他们”的独特情感,通过写“他们”的故事,来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如果写议论文,就应该通过你所看到的、观察到的、了解到的“他们”的表现、“他们”的情操、“他们”的行事风格,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什么样的借鉴,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对我们个人、社会、国家有什么意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把你看到的、想到的通过恰当的方式写出来,就是符合要求的。
  在具体行文时,“他们”可以是今人,也可以是“古人”,可以是具体的某些人的刻画,也可以鲁迅式的“杂取种种人”,当然就写具体的两个人,比如感动中国人物中的父子俩也未尝不可。考生可以不拘一格,可以站在褒扬的立场,写“他们”的崇高人格和拼搏精神给你的启示;也可以站在批判的角度,写“他们”的平庸生活或鄙俗志趣给你的警醒。还可以用中立的立场,冷眼看“他们”,比如“他们”的生存方式,“他们”的酸甜苦辣等等。这道作文题,也可以写热点,比如年初南方罕见暴风雪、四川地震等重大事件中的特殊群体,可以写灾民、可以写人民子弟兵、可以写志愿者,只要恰切,都是符合作文要求的。问题的关键并不是你写了“他们”的什么,而是你要通过“他们”的什么告诉读者“什么”,这是考生必须要注意的,否则,文章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一类文】
  
  他们
  □上海考生
  
  他们是被贫穷放逐到这个城市的流浪者。【点评:紧扣题目,点出“他们”的身份。】
  是的,他们需要钱。家里的几亩薄田已经不足以满足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带给他们的欲望,或者,他们只是厌倦了农村的贫穷,他们渴望着城市的霓虹灯光也可以洒在他们并不十分宽厚的肩上。于是,他们来了,带着几分朴实,几分愚昧和满怀的希望。【点评:从不同的方面写出“他们”来到城市的原因,写出了“他们”的希望。】
  但没有人保证,这里就是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点评:简短的两句话,为写“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艰难作了铺垫。】
  他们没有知识,没有技术,所以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体力活:背砖,抹墙,拉车,照看孩子……这些活并不比家里的农活轻松,钱可能要挣得多一些,但在这个消费水平极高的大城市,生活一如既往地艰难。而且,在物质生活艰难的同时,他们还要忍受一些城市人的鄙视、猜疑。新年联欢晚会上,看着那些还在读小学一二年级的农民工子女一脸稚嫩地朗诵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诗歌,我想,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哭得泣不成声吧。同样是花儿一样的年纪,同样是怀有梦想的年纪,他们却要承受本不属于他们的压力,理解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所能带给他们的希望和无奈。【点评:真实地写出“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现状,情感真挚自然,用语简练生动。】
  有人说农民工是盲流,是城市的不稳定因素。的确,有时他们是显得没有素质了一些: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甚至干出违规违法的事来。但这些是与出身环境和成长环境分不开的,只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哪里晓得这城市的诸多弯弯绕绕,如果可以选择,谁不愿意接受良好的教育,谁不愿意穿着得体,举止优雅呢?甚至有时,他们只是被逼无奈,在这城市的花花世界里,他们知道的还太少,那些潜规则,那些隐藏在人性最为黑暗一面的汹涌暗流可以随时将他们吞没。农村,已再回不去;而城市,也不肯完全敞开心扉,给他们一块容身之地。他们徘徊在农村与城市的边缘,不知该何去何从。【点评:辩证地分析“他们”――农民工现状的原由,写出了“他们”的尴尬处境,思考较为深入。】
  农民工,其实他们才是这座城市的真正建设者。没有他们一砖一瓦辛勤的劳动,这几百层的摩天大楼或许还在遥远的前方向我们招手;没有他们为这座城市涂抹绚丽的色彩,铺设宽广的道路,或许今天,上海也只是一座中等城市。他们的青春和汗水都洒在了这片土地上,这是我们的故乡,也是他们的城市。
  他们,是同我们一样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是和我们一样对这座城市寄予希望和梦想的人。他们做着这样一种职业,他们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将自己的梦想,幸福和明天打在行李卷里,离开土地,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寄居在这座繁华而陌生的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的汗水不再浇灌农田,而更多地浇灌着城市。【点评:分析“他们”对城市建设的贡献,从而为结尾提出“他们,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爱的人”提供了依据。】
  国家已经开始逐步重视农民工的权益,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们,尊重他们。是啊,多给他们一点笑脸和阳光吧,让他们也能在这座他们自己建造的城市好好地生活,让他们的子女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不会再为黑心老板拖欠的那一年的血汗钱而东奔西走。我们能给他们的不多,只要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尊重,他们一样是靠自己的双手建造城市的人。【点评:交待国家对于农民工权益的重视,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尊重他们。】
  他们,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爱的人。【点评:点明题目,总括全文,言简意赅。】
  这是一篇融入了作者的真切感悟和灵动文笔的优秀作文。文章将写作的对象转向在城市的农民工,提炼出“他们,是值得我们尊重和爱的人”的立意点,以此聚集材料,选择角度,开掘文意,着力表现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不易及对城市所做出的贡献,从而使文章立意新颖脱俗,具有个性光彩。文章材料丰富,写出了农民来到城市的目的,写出了农民在城市生活的艰难,写出了农民的素质及在城市的无奈,还写出了农民对城市

的贡献及国家对农民工权益的重视,这样使得文章的内容充裕而详实,思路清晰而分明。
  
  【问题文】
  
  他们
  □上海考生
  
  他们是勇敢无畏的军人,他们是忠诚不二的军犬,他们一同来到北川,演绎着信赖与勇敢,诠释着互助与奉献。――题记【点评:题记紧扣题目,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阐明本文的中心。但文章中所写的内容仅是其中一个军人、一只军犬,并不能体现题目及题记。】
  随部队进入北川的那天,我的镜头一直对准他们,那是让我落泪的一天。
  一天的高强度作业,小张和他的爱犬解危已疲惫不堪,解危走路已摇摇晃晃。小张心疼解危,就停下歇了一会儿。小张尽量少喝水, 留给解危。解危也很知足,静静地趴在小张的旁边,小张陪解危聊着天。这时,一个老乡跑过来,声音微颤地说“: 小战士,我老伴还在下边压着哩,我知道她已经死了, 但还是想找着她好好安葬。”老乡一边说一边哭,小张看看解危,它太累了,可老乡的要求得满足呀。小张拍拍解危的头说“: 兄弟很累吧,但咱们得坚持,咱帮帮老乡。”解危似乎明白了,站起来,抖抖毛,眼神中透露出支持与信赖。小张欣然一笑,和解危一块摇摇晃晃地走进瓦砾。【点评:真实地写出了小张和他的爱犬在救援过程的疲惫不堪,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生动而形象。】
  瓦砾间有一个小口,解危正好能进去。小张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这座楼有二次坍塌的危险,若解危进去余震一来,很危险,但他们还是决定试试。他拍了拍解危的头,说:“兄弟,进去!”解危一机灵就钻了进去。就在这时,余震来了,小张一想解危还在里面,撒腿就往里跑。几个战士见状猛地拉住了他,小张大喊着“: 解危解危……”眼泪一下子出来了。【点评:生动地写出了小张与爱犬的深厚感情,描写形象逼真。】
  一分钟后,余震过去,小张疯了似的跑到缝口大喊着解危,可是没有一点回应。听着小张撕心裂肺的喊声,几个战士的眼睛都湿了。小张大喊着“: 解危,咱不是说好啦回去之后咱哥俩好好补补,这条件不好,咱忍着!没了你,让我咋办呀?以后咱还要救更多的老乡啊!你别,你别……”小张哽咽着,突然废墟里传来一阵狗吠,小张一听“噌”的站起来大喊着“: 解危,解危。”【点评:借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小张在爱犬面临危险处境时的焦急和悲伤的心理。】
  原来刚才余震来时,解危已发现了目标,没听到小张的喊声。解危出来了,小张一下子抱住解危的脖子激动地说“: 好兄弟,我就知道你不会扔下我的,哥不好,让你受危险了。”小张紧紧抱着解危,解危用舌头舔了舔小张的脸“, 哼”了一声,眼中露出坚毅与信赖。【点评:语言简练而生动。】
  夕阳染红了一片天,他们走在瓦砾之上,虽摇摇晃晃却步步坚毅,勇敢。因为他们是好兄弟,在一起就能走得更远!【点评:语言优美而形象,文章生动而富有意蕴】
  
  本文写出一个军人小张和军犬解危在地震救援活动中一次经历。这篇文章选为问题文的最初原因是教师认为作者对“他们”的理解出现偏差,一人一狗不能成为“他们”。问题不在这儿,本文最大的问题是感情肤浅、生编硬造。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感人至深、震撼人心的故事就如恒河沙数,和那些军人、教师、母亲、儿童、医生……真实的事迹相比,这一篇虚构的故事不论从文意到情节都轻如鸿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72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