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蒙古族传统服饰特征及民俗探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然与社会环境直接影响服饰的形成,通过探讨蒙古族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民间习俗,分析传统服饰形成的原因及特点,从而来弘扬民族传统,促进民族服饰的发展。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服饰
  
  民族服饰主要受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包括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地理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宗教信仰和传统艺术等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到传统服饰上,构成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景观,是不同生产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自然崇拜或宗教信仰的遗留,反映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反映过去的历史和民族的心理及性格。生活在茫茫草原的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也逐渐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
  蒙古族现有人口近500万,是北方地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于东北、西北等地区。其祖先系早期东胡系中的“室韦”部落的一支。唐代称之为“蒙兀”,辽时称“萌古”。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创建了蒙古汗国,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1 气候与服饰
  
  蒙古族千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被称为“草原骄子”。
  蒙古人以袍为主要服装,由于气候比较寒冷,蒙古袍肥大,除乘马放牧能保护腿部防寒以外,夜晚还能当铺盖用,细而长的袖筒,在骑马涉猎时可防寒,夏季还可防蚊虫。男子长袍圆领大摆,腰部缝以辫线,制成宽围腰或钉成排纽扣,下摆折成密裥。女袍左衽窄袖,内着套裤。裤无腰无裆,以带系于腰间。《多桑蒙古史》记载:古时蒙古人“其上衣交结于腹部,环腰以带束之。冬装二裘,一裘毛向内,一裘毛向外。”为适应较寒冷的气候,衣料以动物皮毛为主,主要取之于牲畜皮毛。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件。多用棉布、绸带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颜色相协调。扎腰带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绳时又能保持肋骨稳定、垂直。男子骑马时通常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显得潇洒精悍。女子骑马时则相反,扎腰带时将袍子向下拉开,以显示娇美身姿。
  蒙古靴分布靴与皮靴。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做成,柔软轻便。皮靴用牛皮、马皮、驴皮制成,结实耐用,冬季防水抗寒,夏季防蚊防虫。鞋尖可上卷,便于在沙漠、潮湿的草原上行走。蒙古靴做工精致,装饰精美,有美丽的花纹图案。
  冬天头戴“四片瓦”皮帽,即帽子四周有四片方形皮毛,可以放下护双耳及脖颈。一般用羊皮制作,讲究一些用狐皮及其它野生兽皮。
  
  2 生产方式与服饰
  
  十三世纪前,蒙古草原诸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一些长期与辽、金等毗邻的部落,生产力发展较高。蒙古诸部从狩猎民转化为草原游牧民的时间较短,最初他们畜牧业方面生产水平还较低,狩猎经济作用明显。后来,辽朝的直接统治对其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畜牧是蒙古人取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牛、羊、马的肉与奶是主要食物,皮可制衣服,毛可制成毡毯与绳线,是制毡帐的主要材料。
  元朝建国后,曾长期隔绝的北方与江南人民之间得以交流生产生活技术与方式,北人开始经营农耕树艺。
  木棉的种植在南宋时已逐渐扩展到江南许多地区,元代更为普及。棉织业的发展是元代手工业中的一个显著成就,棉也成为主要衣料的一种。
  松江棉织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印染业。孔齐《至正直记》说:“松江能染一种青花布,染法是从日本学的。用木棉布染印,青文洗浣不脱,染印芦雁花草,宛如苑画。” 元代以后蒙古族服装日趋华丽,大量采用绸、缎等原料。大袍为圆领或交领,明清后改为交领。男女均束绸或布腰带,腰间挂上小荷包、刀、打火用具等,适合游牧民族长久离家外出之生产特点。
  妇女佩挂在袍子右上襟扣子上的饰物叫“哈布特格”,宽约二寸,长约三寸。有月牙、桃、石榴、葫芦等形状,是用两块浆过的硬布,垫上棉花,裹上绸缎,缝成一个空心的小夹子,再用五光十色的金银丝线绣上各种花纹图案及花草虫鸟等。“哈布特格”不仅是装饰品,还有实用价值。蒙古妇女在其上别上针线,还将香料放入其中,也可把鼻烟壶放人。有些佛教徒也将仙丹放在里边。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使用,非常适宜于蒙古人游走的生活方式。
  蒙古族首饰,多镶珠宝和银饰,雍容华贵。元代蒙古妇女流行戴“姑姑冠”。此冠能显示出女子的身份和地位。采用桦木皮围合而成,冠最高5尺,呈高筒形,顶部为四边形,上包五彩绸缎,缀有宝石、玉片、琥珀等饰物,同时插上野鸡羽毛、孔雀羽毛。《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载“大忌人触,出人帐须低徊”。
  197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出土的元代贵族墓中,就有姑姑冠多种。
  究其出处,可能与蒙古人生活方式有关联。草原茅草茂盛,高可遮人,妇女外出劳作,头戴“姑姑冠”,家人便可远眺目标,不致走失。
  目前,牧区女子则喜欢包头巾,已婚妇女包住头顶后绕一圈、不留穗头,未婚女子将头巾缠绕后,右侧挽一个结,将穗头垂下。
  蒙古大军在七百年前,曾遗留一支队伍在云南。蒙古将士北归无路,落籍于通海县杞麓湖畔。生存条件变化后,从征战游牧转向渔捕农耕,服饰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服饰长袍逐渐改为了短装,男子的服饰基本汉化,传统服饰主要体现在女装上,云南蒙古族青年女子留长发,在脑后编成两条辫子后绕到额前交叉,用玫瑰色粗毛线缠绕固定并形成状如长条花的装饰。女性上装一套共3件,颜色不同,长短衣相问称为“三叠水”。男子在节庆时喜穿北方蒙古族式长袍,但结构是单层的,一般用天蓝色的布料或绸缎制作,穿时扎暖色腰带,缠各色包头,穿黑色长靴。为便于农耕,女袍为割短的蒙古袍,袖口图案及形状与北方蒙古族相同。外穿坎肩,对襟宽肩,其样式与鄂尔多斯妇女坎肩相似。但内外颜色不一,可两面穿,其一为蓝色,是萨满教天神之颜色,北方蒙古人崇尚青色与白色,青色为天空之色。黑色也许受附近彝族影响。两面而穿,反映了这个大漠民族在溶入异乡时的某种矛盾心理。割去的长襟深藏于内,贴身穿蒙古袍式内衣,表示无法忘怀的民族意识。
  云南蒙古族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因而汉族的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冬至等蒙古族也过。但他们电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包括鲁班节、忆祖节和那达慕大会。
  
  3 民间风俗与服饰
  
  旧时蒙古部落贵族穿皮服装,尤以野生毛皮兽制成的衣服为贵。当新妇拜见翁姑时,按惯例通常带黑貂鼠皮袄作见面礼,可获得对方的好感。
  蒙古族有尚自习俗,其来源与祖先传说有关。其一,相传成吉思汗十世纪祖孛端叉儿之母梦白光自窗而人,感而有孕。其二,传说蒙古人祖先是苍狼和白鹿。蒙古族喜欢白色袍,逢年过节,男女老幼都穿白袍,象征喜气。
  蒙古妇女以黄色涂面,称之为佛妆。可能受唐代妇女黄妆面饰影响。而且与元代盛行佛教有密切关系。孟珙《蒙鞑备录》记载:“妇女往往以黄粉涂额,亦汉旧状”。黄仍金色,以示华贵。元代以后,此习俗逐渐消失。
  金秋季节,草原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盛会。“那达慕”蒙语意思为“娱乐”、“游艺”。传统节目的射箭、赛马、摔跤等。尤以摔跤吸人入胜。摔跤手可多可少,最多达千余人,不受体重、地区限制。
  摔跤服极为精致,上衣皮革制或帆布制紧身马甲,边缘镶有铆钉,后背中间有圆形银镜。腰扎宽皮带或丝绸带,皮带上有两排银钉。马甲领口有五彩飘带,随风飘扬,别有风味。下身肥大摔跤裤,白布或彩绸制作;宽大多褶。脚蹬蒙靴,颈上套五色绸缎制成的彩条“景嘎”,标志获得过名次。头上不戴帽,或缠上红、蓝、黄三色头巾。蒙古青年穿上摔跤服,更显得英武、剽悍。蒙古族器重摔跤手,终身荣誉是“达尔罕”,获“达尔罕”光荣称号的人,在授奖仪式上穿上比赛服装,先唱摔跤歌,再跳跃进场表演,由“那达慕”主持佳宾发证章、证书和纪念品,并按习俗请他喝一碗奶酒和鲜奶。
  
  4 结束语
  
  蒙古族瑰丽多彩的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服饰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事实证明,服饰文化越有民族性也就越有世界性、国际性。只有对民族与传统服饰进行深入的概括和提炼,才能把握民族的精髓,把握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弘扬民族服饰传统,促进民族服饰发展,从我国民族服饰的宝库中发掘丰富的宝藏,为中国民族服饰走向世界,为中外服饰交流做出贡献,是我们的责任和光荣使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7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