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爱心伴随孩子们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陶景娜

  摘要:爱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少年爱心教育,是重塑完美人格,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胜利街小学从独生子女占学生绝大多数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将爱心教育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几年实践,现已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逐步懂得了怎样生活、学习和做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爱心教育 特色教育 德育
  
  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整天被爱包围着,扮演着“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常常是要什么就有什么,从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一些家长更是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宝,过度宠爱,唯恐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受委屈。于是在家长的溺爱下,有些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缺乏爱心,他们心目中只有自己,不合群,不关心他人,不会与同伴和平相处,争吵打架时有发生。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我校正是看到了这些不良的现象,感觉爱心教育迫在眉睫,因此,学校围绕爱心教育这个主题研究探索爱心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逐步懂得了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做人,为孩子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认真落实和完善学校德育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学校充分利用班队会、思品课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懂得遵章守纪的道理,通过德育常规检查、学生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对日常行为规范及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考核,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见人问好,不说脏话;讲究卫生,举止文明;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热爱学习,诚实守信;爱校如家,珍惜荣誉等优良品质。并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会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形成德育教育合力,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二、创新班主任管理机制,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是心理辅导员”的良好氛围。学校对全体教职工提出明确要求:德育工作应做到谁发现、谁教育、谁处理、谁负责。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局面。
  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想教育学生有爱心,首先教职工就要用自己的爱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去感染学生,逐步使学生感觉到在爱的海洋里多么幸福。从而有了关爱他人的愿望。
  三、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爱的自觉行动。为了把孩子们爱的意识转化为行动,学校将爱的主题教育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如利用三月开展“学雷锋精神、创文明校园、为鹰城增辉”“三八节我为妈妈做件事”活动;五月劳动节开展“帮家里干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走进社区”劳动实践等活动;九月教师节开展“老师、老师我爱您”等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爱心伴我成长”“关心体贴他人”的实践场所。不仅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也使学生尝到了爱心付出的快乐。
  四、家长是协助老师开展工作的有效资源。家长的协作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统一,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各类家长座谈会,并经常结合有利时机开展 “亲子活动”“父母孩子情感互动”活动。
  例如,三八妇女节,中秋节之际,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学校组织《我为亲人献爱心》活动,让孩子通过观察、与家长交流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了解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孩子也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这一活动中,有一位学生家长在反馈信中这样写到:“孩子回家给爷爷奶奶捶背,轻轻地问:‘奶奶,你的腰为什么是弯的?’‘是干活多了累的!’‘那你腰疼吗?’‘你给我捶背就不疼了’,‘那我以后经常帮你干活!以后经常给你捶背!’奶奶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
  在校园里,孩子们也学会了互相关爱。比如有的同学摔倒了,就有小朋友来扶起他;个别孩子生病了,几天没来上课,同学们就会打电话去问问他的病情;爱心就是这样一点点一丝丝地渗入孩子的心灵。
  五、为学生创设奉献爱心的平台,搭建相互帮助的桥梁。为了让孩子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培养爱心,学校经常利用板报、广播给学生传递信息,教育孩子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世界大事,为学生创设奉献爱心的平台。
  1、2005年印尼发生海啸,全校学生情系海外小朋友,纷纷写信,慰问远方的同龄朋友,并积极主动捐献平时省下的零花钱,共计4662.50元,通过市红十字会、国际红十字会捐助印尼小朋友。
  2、2005年4月我校与甘肃省东乡县那勒寺小学建立了友好对口支援关系,三年中开展了一系列爱心帮扶工作: 2005年9月20日,学校派出了优秀教师去那里上课,教研室做了教科研方面的报告,将中部地区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送到了那勒寺小学。2006年的9月23日,校长前去甘肃兰州与那勒寺小学的马校长会面,交流了管理方面的经验。2005年9月学校发出倡议,老师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书,共捐助办公经费20000元,救助了92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书本费5520元,还有演出服装、录音机、VCD,500余本课外读物等。从2005年9月起免费培养那勒寺小学的两名女学生。学校免收一切住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伙食费。还为买了书包、铅笔盒等学习用品,并对她们两个的学习、生活作了重点安排。学校建立了周末接送安排,让两个孩子在周末都能到老师、同学家里一同生活享受家庭的温馨,并制作了《爱心联谊簿》,记录她们在每位学生和老师家中的表现和他们亲身的感受。每到五一、十一、元旦,学校领导及部分老师都亲自把她们带回家中过节。三年来,带他们的老师都坚持为她们记成长日记,经过三年的学习现在马淑兰和晏怡容同学的普通话水平和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地提高。2005年9月在学校的倡导下,全体师生与受助的92名学生结对子。互相写信,一封封信件代表一颗颗心,学校也适时地举行了书信大赛,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给小伙伴写的信好,三年来同学们的信件上千封。书信来往使两校学生之间开放了友谊之花。2006年3月3日,学校举办第12届的春节晚会,学校编排的情景剧《手拉手明天更美好》将我校对口援教真实故事搬上了舞台,得到了平顶山市教育局、新华区教体局及两千多名家长及学生的好评,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媒体也以《鹰城师生倾情甘肃女童》、《两名甘肃女娃鹰城借读记》,分别于2005年12月28日和2007年1月17日刊登在《平顶山矿工报》和《平顶山日报》上。2007年3月我校被国家评为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并选为全国第七次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2008年6月14日,甘肃女童马淑兰和晏怡容同学完成了三年学业,学校为他们召开了别开生面的欢送会。同学们送上了自己动手制作的小礼物,依依惜别,真切的话语感人至深,孩子们的行为感动着老师,感动着家长,感动着学校,也感动着报社的记者,记者拍下了那动人的场面并以《真情送别甘肃女童》为题,刊登在平顶山矿工报上。
  3、爱心建水窖。2005年3月份,学校全体学生在河南鲁山的精神侠客张朝岑的带动下,积极捐款,共捐了4820元,帮助贵州省大方县大湾村建水窖,为贫苦山区的人民尽了一些微薄之力。
  4、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万众悲痛,举国哀痛。全体师生在悲痛中以最短的时间伸出援助之手,两天捐出了3万多元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小学,同学们还利用课余叠起一只只纸鹤,送给灾区小朋友,表达孩子的一片爱心。
  5、2008年10月,学校又与甘肃省陇南上丹小学结成帮扶对象。当得知那里因地震使学校房屋全部倒塌,11月份了学生还在板房中上课,十分寒冷的情况下,我校立即组织学生捐款捐物,共捐现金8000余元,捐助了300余件棉衣和一些学习用品寄给上丹小学以救燃眉之急。灾害无情人有情,帮助急需帮助的人是我们应有的品质。人间大爱都产生在平凡的生活之中。通过以上这些活动,我校学生逐步懂得了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到。
  爱心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爱心教育的实施对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孩子的心灵需要百般呵护,只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就一定会收到丰硕的果实。爱心情感的培育,光靠一、二次活动是难以成功的,学校的责任在于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有明确的教育计划,且能适时地、因地制宜、经常地进行讲求实效的教育,只有教师具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激起学生的真情。
  我们真诚希望:拥有爱的世界,爱的天空,这个世界将会少一份遗憾,多一份完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87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