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彩艳

  【摘要】在创新教育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育发展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创新教育,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育,我们要坚定不移的继续加强实验研究,不断努力创新,总结经验,为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而奋斗。本文探讨了网络教学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
  
  一、网络教学满足创新教育以个性发展为重点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片面强调“集体教育”重视教员的主导作用,采用的多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的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这种不看对象的“一锅煮”、不分层次的“齐步走”、不作区分的“一刀切”的追求大于统一的教育结果,使个体的差异在教学中被忽视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意识,失去了个性和独特性,个人的希望、意愿、兴趣、情感和态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共性有余,个性不足。这种教育思想不仅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而且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有个性特长的创造性人才为其服务。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成长,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水平。卓越的创造才能,还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可以说,鲜明的个性乃是创造性人才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古今中外无数杰出的创造性人才,无不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网络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所需的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习的时间、过程和空间具有更多的支配权;能够方便地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测试,并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由于网络本身的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以及丰富、鲜明而形象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在这种自主性很强的学习中,教育技术包括信息网络不再是强化灌输知识、强化记忆知识的简单工具,而自然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成为研究的工具。更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模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可以面对过去不曾想到的新的学习方式,从中学到过去无法学到的知识。网络教学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可得到与教师充分交流的机会,使个『生化教学成为可能。这种多样化的教学,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在高水平基础上的统一。
  
  二、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网络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在网络教学中,课堂教学将有多媒体参与,学生学习以PC为主,从中获取信息并与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探讨,家庭作业以电子文件为主。这种学习方式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枯燥的学习方式。运用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也可以从网络上听取声音材料,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的图像,这种新形式的信息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
  2.立体、高效地传输信息。网络教学的特点是能够用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人体获取的各种信息中有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网络教学就是以静止和运动的视觉信息为主,加上有声语言和文字说明,图、像、文、声并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注重交互性。进行交互式学习是网络教学优势的突出体现。网络的交互式功能非常广泛,包括点播图像资源、视频游戏、选举投票、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电子邮件、可视电话、交互式教学等,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应用已经逐步普及,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也成为远距离教学和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互式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允许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种教学形式富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但这种教学形式是基于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教师的素质提高,我们可以想见,解除这种种羁绊,它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前景将更为灿烂。
  
  三、网络教学满足创新教育的更新教学方法的要求
  
  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离不开教学方法的“船”和“桥”的作用。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再好的教学内容也难以让学生接受,更不可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可以说,没有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没有教育的创新。网络教学的发展,为教学方法的更新提供了全新的平台。网络技术的应用,迫切需要完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按照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要求,真正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坚决摒弃“灌输式”、“填鸭式”、“保姆式”等导致窒息学生思维、钝化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广泛开展讲座式、参与式、问题式、讨论式等强化学生能动性的创新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建立了双向交叉型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网络教学本身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试验,探索智慧教学、情感育人。在网络教学中减少了讲得过细、过多、过全的习惯教法,强调或重视讲宏观,讲思路、讲方法、讲要点,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思考和创造空间。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既有赖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赖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实现两个积极性的统一,两种方法的统一,教学方法的创新才有意义。网络教学为这两个“统一”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使得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为可能。
  
  四、网络教学为培养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
  
  要有创新能力,首先须有创新精神。传统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模式、方法去思考问题,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参与意识,缺少进取精神,久而久之,束缚了思想,抑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湮灭了创新潜能。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为指导,网络是认知的工具。各方面的知识的联系必须由学生靠自己的逻辑分析和知识经验来建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学系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参与网上讨论,进行自我测评,模拟实验,强化实践。这样,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创新的自信心,培养了创新精神。
  毋庸置疑,网络教学把教学带入的一个新的天地里,学生阅读的不是印刷出物,而是磁盘、图文电视以及其他数字传输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它们溶图、文、声、像四位于一体,可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但我们的现代教育也要有忧患意识,基础教育是学习的源头,提倡终生教育也是以基础教育为基础的,基础教育不搞好,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的,因此在网络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出创造教育的气氛,构建网络环境中的创造教育体系。没有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站在科学的最高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因此网络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冲突已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3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