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巧云

  摘 要: 概念是人的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中生物的概念很多,教师要因情、因境采用不同策略使这些基本概念轻松、高效地被学生理解、接受并灵活应用。
  关键词: 生物概念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的概念是生物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是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石。学生有了正确、清晰的生物概念,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概念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用词来标志的。概念是人的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命科学中的许多规律、原理和方法都要借助有关生物学概念,才能得以正确表述。所以,在生物学教学中,使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而且是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要提高概念教学有效性,关键是将概念有机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区分相似概念,能归纳相关概念,并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概念体系。
  经过几年的整理、摸索和不断改进,我觉得下面几种方法对学生理解概念、把握概念间的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等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就如何进行生物概念教学谈谈体会。
  1.联系实践,引入概念。
  人的认识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而生物学概念也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因而在概念教学中,尽可能结合实践引入概念,才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例如,在讲“同化作用”时,可这样引入:我们知道,牛和羊都吃草,可牛和羊吃同样的草,牛吃草长牛肉,羊吃草长羊肉,这种现象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属于哪个方面呢?属于同化作用。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再如,讲“遗传和变异”时,可列举“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等现象,引入遗传和变异概念。由于学生概括的概念来源于实践,不是凭空想象的,因此,这样引入,学生就会感到自然、有趣,容易接受,获得的概念清晰、深刻。
  2.以旧拓新,抓住关键,深入理解概念。
  根据心理学知识正迁移的原理,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发生积极的影响,起促进作用。在概念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利用已知概念,学习新概念。如讲等位基因概念时,可联系同源染色体,相对性状,基因与染色体、性状之间的关系等旧概念,让学生明确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同时还要抓住概念的关键所在,结合例证分析深入理解。如等位基因这一概念的关键是“控制相对性状”,只有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才叫等位基因,如D和d。而D和D、d和d,它们虽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是“等位”的,但它们没有控制相对性状,因而不是等位基因。也就是说等位基因一定在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而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不一定是等位基因。至于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此概念不符,就更不能算等位基因了。这样,通过忆旧、导新和分析比较,便于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并能加深理解、记忆。
  3.讲清内涵外延,形成完整概念。
  一个完整的概念,既包括内涵又包括外延。内涵是指概念的本质,外延是指应用范围条件。如基因概念的内涵包括4方面的内容:(1)从本质上看,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2)从表达形式上看,DNA片段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序列代表特定的遗传信息;(3)从结构上看,有能转录的意义链和不能转录的无意义链;(4)从功能上看,通过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某种性状。所以,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结构单位。其外延是指核基因和质基因的存在及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方式。在教学中,既要强调概念的内涵,又要强调概念的外延。如“警戒色”这一概念,除应讲清“具有鲜艳的体表斑纹或色彩”这一内涵外,还要强调“有毒刺或有恶臭味的动物”这一外延。不具有毒刺或恶臭味的动物,其体表的色彩或斑纹无论多么鲜艳,也不应属于“警戒色”。以蛇为例,如有毒蛇体表具有鲜艳花纹属于警戒色,而有的无毒蛇体表具有和有毒蛇一样的鲜艳花纹就不属于警戒色。通过这样细致、全面的剖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就全面深刻了。
  4.通过直观教学,理解抽象概念。
  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生物教材设计了大量图表,并配有成套挂图、模型。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补充设计制作一定的辅助教具,这些图表、模型等可直观形象地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过程的运动发展规律显示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图表、模型等教具的作用,加强直观教学,对理解概念具有一定的作用。如讲DNA结构、蛋白质结构、细胞亚显微结构等,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挂图、模型。讲食物链时,可在黑板上画出“草→兔→鹰”这一图解加以解释。讲质壁分离和复原、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有丝分裂等概念,可自制抽动式投影片及活动模型,演示变化过程,并可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加以验证。这样可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同时也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5.根据内在联系,形成概念系统。
  生物学的概念多而散,有的在词语上相似,容易混淆。在教学中,要注意相似概念或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联系和应用范围。通过比较、归纳,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本质区别,使概念系统化,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如讲基因概念时,可根据从属关系把已知的概念组成如下知识线: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通过概括,学生从种族延续的角度,站在个体发育成熟的高度,把不同层次的概念联系起来,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对生物的发生、发展达到了整体的认识水平,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6.在知识应用中掌握概念。
  让学生应用所学概念解答各种练习题及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不仅能检验学生掌握概念的程度,而且可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避免机械记忆。
  通过解题,学生对抽象的概念不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将概念不断具体化,对概念的掌握也就更加全面而深刻了。
  总之,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应尽量做到概念引入自然,理解深刻,领会全面,形成系统,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