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光亚

  当前教学改革就是把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既是冲出应试教育的突破口,又是转向素质教育的最
  终目的。可见,创新教育在教学中极其重要,本文中,笔者就谈谈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实质及其特征
  
  要理解创新教育的内涵,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人类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而创新教育是在创造教育思想基础上,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针对传统教育中有碍人的创造力提高的问题而提出的。它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强调在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能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素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而有创造的行为和结果。就其目的而言在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地表现,以增进其创造才能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它是教师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教师本身来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
  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特征:
  1.创设自由、安全、和谐的情景和气氛。
  2.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的时间。
  3.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表达与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
  4.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也可以说是指导学生发展创造的才能,鼓励学生经由创造的过程,做有效创造的活动。
  
  二、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使学生的创造性被严重扼杀。同时,现实教育中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也大量存在。
  综上所述,在中学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强烈的迫切性,既是目前中国教育现状的必然要求,又是党和国家对跨世纪人才要求的必然结果。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存在可能性:
  1.从创新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看,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特别在培养创造性学习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2.英语教师自我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对学生的创新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英语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都含有创新教育因素。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1.创设民主的教学气氛,给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
  只有创设民主、宽松的英语课堂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善于质疑,敢于提问,从而激发其创造性,唤醒其创新意识,强化其创新精神。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欲望。
  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把可能产生问题的背景材料、现象及思维方法展现给学生。例如:对于陈述性知识应该让学生根据其内在联系,自我构建;对于过程性知识的发生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产生问题,自己去获得结果,而教师与学生始终是共同探讨各种可能变化与发展的合作者。即使是那些一时不能得出正确结果的问题,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共同思考,留待进一步研究。
  3.注重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同一问题出发,探求不同思想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从不同角度看待一个问题,学生灵活地接受知识和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和运用自如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一句多译、一词多句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促进他们发散思维的提高。例如:在讲difficulty一词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
  (1)译文。difficulty A.[U]the state or quality of being difficult困难;艰难;费力;B.[C]something difficulty,hard to do or understand难事;难做的事。
  (2)造句。给出there be some difficulty (in) doing something,have some difficulty(in) doing something和find some difficulty (in) doing something的多种例句;然后让学生造出不同的句子。
  (3)运用构词法扩大词汇量,这样对于扩展、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有好处。
  4.开展讨论交流活动,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三英语Unit 10 “Project”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Why do some people take drugs?
  (2)Can you tell me the effects or results of taking drugs?
  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各抒己见,讨论非常激烈。这样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思维变通的目的。
  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的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也绝定科技进步的大小。可见,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勿庸置疑,创新教育是走向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