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中组织教学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所谓组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目光、注意力、情绪、思维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而教学艺术是指协调和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新课程实施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掌握并能运用二定的教学艺术组织好课堂教学。
  一、 充分运用课堂起立这一环节组织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的姿态熟作、言谈举止、装束仪表、态度作风等都会参于教学的全过程,产生直接效应。上课伊始,学生起立后,教师应做到举止从容,精神饱满,雍容自然,体态端庄。放好教学用品,站立后给学生一个注意力集中,精神抖擞的形象;站在讲台中间,目光巡视全班一周,与学生进行开讲的无声“交流”,造成一种严肃认真的教学气氛,表现出一定能讲好的信心,也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下课时,学生起立后,教师先不忙于整理自己的教学用品,而认真、严谨地处理好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严肃、庄重地站好,表情和蔼、面露微笑,与学生同享获得新知识之乐;眼神温和,目光饱含深情,流露出惜别之情和感谢学生合作之情,与学生道别的声音应洪亮,充满激情,流露出对下次上课的期待之情,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参与并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在积极的气氛中充满对新知识的渴望。
  二、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根据地理学科的专业特殊性和专业特色,在新课导入时,应在充分把握教材内容特点的基础上巧妙设计导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个具有艺术性的开场,有酝酿情绪、点明主题、引导思路,集中学生注意力,消除学生对新课的惧怕和疑虑心理,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学生听课需求的作用。
  如讲长江的开发一节时,我让学生聆听一首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雄壮的歌曲:描绘出长江的磅礴气势,学生的情绪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在《澳大利亚》一节教学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先出示生物教学挂图“袋鼠和鸸鹋”,再出示澳大利亚国旗图案,在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中自然地引出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的话题。
  三、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参与中住意
  在这一过程中,认知梯次推进,分层质疑设疑,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注意,防止生灌硬输,建立由具体材料的熟知到浅议具体材料本质的认知过程。在讲《黄河的治理》一节时,可预先设置黄河的发源地在哪儿?怎样分段?为什么会缺水断流等问题,指导学生在预习新课中收集相关的图和文字资料。讲课中让学生指认“黄河流域”水系图中相关的事物和名称,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讨论黄河的忧患分段的表现,讨论成因和解决的办法。引导学生逐次认识,使学生的注意水平满足其认知的需要。
  2.让学生在刺激中注意
  适时适度使用电教媒体。电教媒体以声光形色传输教学信息,它渗透在认知的过程中时,能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庞杂问题明晰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庞杂问题明晰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因而学生在这种教学信息刺激下,会学得生动、学得有趣。
  四、注意课堂提问技巧
  当学生对某一事物、现象和过程感到新奇时,就会以一种愉悦积极的心态去探索。教师恰当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认真的思考,诱发其产生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如,《土地资源》一节中,教材精心设计了三幅漫画“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是,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小鸟站在斧头上面?第二个问题是,一群羊怎么跑到草地上了?第三个问题是,碧绿的草地上平地拨起了几座楼,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对画中鸟的状态、人的表情进行了联想和分析,争着答出了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挤占耕地等我国土地利用中的现实问题。
  五、掌握语言技巧、发挥语言调控功能
  地理课涉及面广,但由于学生生活空间的限制,他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人文景观往往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师不能停留在让学生看教材、看插图、死记硬的方法上,而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进行描述。博学的知识只有用优美、流畅、精练、热情的语言表达,才会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智慧。如,介绍日本的富士山时,可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并说:“富士山呈圆锥形,山顶的积雪就像美丽的少女戴了一顶白色的帽子,环绕的白云像一条白色的纱巾,增添了富士山的妩媚。” 寥寥数语,起了学生的注意九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谁要领导好教学和教育过程,谁就要精通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取决于学生对课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除了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专业知识外,还须具备较强的课掌教学的组织才能、组织艺术和灵机应变的教学抓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4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