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长沙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长沙市是重新回归制造业还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的选择问题,本文实证分析了长沙市的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长沙市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得出的结论是长沙市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必须提升,尤其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是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双重需要。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产业贡献率
  
  引言
  产业结构意指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当地区产业结构出现不合理或不协调时,有必要进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为了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需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综观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主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促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日趋增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且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高级化为区域产业结构最高级发展阶段。伴随产业结构高级化而出现的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就业结构变化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持续高级化是核心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动力。
  但是现在又有一些学者争论,认为在我国现阶段,如叶依广(叶依广,2003)运用Kaldor模型分析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工业部门增长效应的差异,刘伟(2002)从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两个人研究,一个认为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效率大一些,一个的研究成果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靠第三产业拉动,但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认为第二产业的重要。以上是对全国总体情况研究而言。对于长沙这个地区的产业研究也存在争论。长沙市人均GDP2006年达到3723.33美元,还没有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同时与此相对应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仍然滞后。表明长沙市仍然处于工业阶段发展时期,长沙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本文中第三产业与服务业具有同等含义:服务业是指利用设备、工具、场所、信息或技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业务)在规模和质量结构上还处在很低的水平。
  那么根据长沙市的城市功能定位,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两者同时都要发展的情况下,哪一个更应该受到重视?本文试图从实证分析人手,分析长沙市的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长沙市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得出的结论是长沙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的大跨越,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从而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与后劲,提高和加强长沙市的区域中心城市作用。
  
  1.长沙市产业部门贡献率的计算分析
  
  产业部门的贡献是指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增长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的增加额,产业部门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产业部门贡献所占的份额。产业部门i的贡献率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即产业部门i的贡献率等于产业部门i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长沙市1978~2006年GDP增长率、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及其对GDP贡献率放在一张表中显示。长沙市1978~2006年各产业部门在GDP中的产值构成及其对GDP的贡献率如表1所示。
  
  
  
  
  注:以上数据是根据《长沙统计年鉴》2007中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其中GDP增长率以1978年价格为不变价格,扣除物价因素得到。产值构成由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计算.没有扣除物价因素,因为是计算比例,数据仍然可比。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由正文中公式计算获得.虽然数据来源没有扣除物价因素.但数据依然可比。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1978~2006年长沙市GDP增长率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1)1978~1991为一个阶段,1992~2006为另一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平均增长率为11.05%,虽高于当时的全国平均水平(1978~1991年全国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28%),但波动却较为明显,很不稳定。其中1989的增长率仅只有4.5%。后一个阶段从1992年开始,长沙的经济增长率强力反弹,持续高速增长,每年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率(全国平均为9.05%,而长沙平均为14.62%高出全国平均5个百分点之多)。
  (2)从产值构成上看,从1978~2006年,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逐年降低,且下降十分明显,下降幅度达到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相当稳定。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年上升,上升幅度达到了26个百分点之多。与产值构成相对应的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基本上都是相对稳定的。从1989年起,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1998~2002甚至高达60%。但2003年以后,可能是政策发生了变化,导致了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率高于第三产业,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而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从表1不难看出,长沙的三次产业结构已完成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产业序列的两次质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这种演进过程不仅提高了长沙经济的运行质量,而且顺应了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加强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活力。
  
  
  图1 长沙市各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与其构成之差
  图1中三条折线分别表示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与其占GDP比重的差,图中显示出:(1)第一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都是小于其占GDP比重的,在图上显示出负值。1978~1991年的差值波动明显,1991~2006年两者的差值基本保持在负值水平。(2)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与其占GDP比重的差值保持在0值附近的,1978~1991年的差值波动十分明显,1991~2006年两者的差值基本保持在0值水平;但最近两年有上升的趋势。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从2001~2006,长沙市GDP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的拉动。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没有体现出来。(3)从图上可以看出,在绝大部分年份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与其占GDP的构成之差近正的10%,表明第三产业能够有效的促进长沙市的经济增长,相反,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与其占GDP的构成之差却是为负值。但到了2003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与其占GDP的构成之差不仅为负值,而且有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与其占GDP的构成之差却有上升的趋势。
  在长沙是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还是继续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的问题上,本节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角度分析,由于在1978~2006的大多数年份里,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都大于其产业构成,因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更有拉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出现了负值趋势,本文下面就来分析第二产业内部与第三产业内部的部门结构,期望从中找出产业部门的发展方向。
  
  2.长沙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部门结构分析
  
  2.1 长沙市制造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撑长沙经济增长
  长沙市政府看到保持和升级制造业的重要性,强调制造业优势地位,确立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先进制造、新材料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工业经济一个稳定的、主要的增长点,是对长沙市经济贡献最大的支柱产业。2006年制造业增加值为563.52亿元,占GDP比重为31.3%,这四个行业均是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附加值高,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动力,这也是近几年来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但先进制造业发展中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规模总量和投资总量小,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改革开放后的1978~2006年期间,尽管长沙的工业总产值以年均15.29%的速度增长,但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相对较少,到2006年长沙市的工业总产值仅790.96亿元,只相当于当年上海的15.8%,广州的32.7%,深圳的26.2%(同年上海、广州、深圳分别为4997.81亿元、2419.38亿元、3021.03亿元)。与人口规模相近的城市比,也只有宁波的50.2%、郑州的73.9%(同年宁波、郑州分别为1575.94亿元、1070.50亿元)。这表明长沙与全国一些大中城市比,表现了工业经济“始发滞后”的困难。
  规模总量小,工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先进制造业发展较慢,与投资的多少和投向,有着直接的关系。尽管近年来随着兴工强市战略的实施,对工业的投入有所增加,虽然200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89.81亿元,但也只是上海的27.8%,广州的64.2%,青岛的73.4%,这表明长沙的投资规模差距还很大。
  (2)传统工业比重过大,研发投入少,缺乏核心技术。长沙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非常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产业主体技术仍然依靠国外,产品创新能力较差,开发周期较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依附于国外企业的组装业比重大。
  (3)物流观念淡薄,物流支撑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4)产业集群聚合度不高。当前,长沙高新区在园产业虽然发展了近千家企业,大的支柱产业有企业300多家,小的产业也有十数家企业,但企业间横向联系少,产业集群度低、产业链延展模糊、产业集群机制不完善降低了产业聚合度,阻碍着产业发展。
  (5)经济外向度仍然偏低。95%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仍属国内区域市场,除LG曙光生产的显示器件,电子信息产品、工程机械、汽车、新材料产品和生物医药产品出口量都比较小;虽然利用外资增长很快,2003年增长33.3% ,但总量少,实际利用额只有12.03亿美元,只有大连、青岛实际利用外资的53.6%、32.9%(分别为22.45亿美元、36.58亿美元)。
  基于以上问题,我认为长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大力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打造企业联合舰队,着力培养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力度;积极推进与沿海经济的一体化,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人为本,加强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
  2.2 长沙市服务业――增加现代服务业的份额,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质量
  表3选取了服务业中有代表性的四个部门,两个传统的产业部门,两个新兴的产业部门。
  (1)表3中的数据反映出,传统的服务业部门如运输邮电业,其产值占GDP比重基本保持在4%~6%左右,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稳定。批零餐饮业,其产值占GDP比重从1992年以来基本保持稳定,最近两年略有下降。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996年以前,波动较为明显;1996~2002年,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15%左右,2002~2006年,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下降的趋势。
  (2)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属于服务业中的新兴部门,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附加值最高的行业。但两者的表现却有很大的差别。长沙的金融保险业,其产值占GDP比重,1978~1994,逐年上升较为明显,而从1994年以来却逐渐下降较为明显,没有体现出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房地产业一直稳定地发展,而由于政策的鼓励效应,从2000年开始,其产值占GDP比重上升较为明显,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房地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很强的行业,它的发展对经济具有强劲的拉动作用。
  因此,长沙市第三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总量不足,经济效益偏低。2006年,长沙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完成892.74亿元,,在全国31个省会和剐省级城市中居第17位,居中下水平。远低于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武汉、西安等城市。同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7%,不仅低于广州(57.7%)、深圳(46.7%)、上海(50.6%)等沿海发达城市,而且低于武汉(49.4%)、西安(52.69%)等中西部城市。长沙市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明显低于第二产业,1998年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人均增加值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63.6%。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效益较高的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某些行业的运作机制尚有待于从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向经营型的转变。
  (2)内部行业结构不合理,新兴行业发展缓慢,与长沙市的区域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地位重塑存在明显差距。在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中,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信息服务、高层次的科研及综合技术服务业属于新兴行业,而其他则属于传统第三产业。由表3可知,长沙市的第三产业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从长沙第三产业的结构现状来看,差距是十分明显的,迫切需要第三产业的快速成长与结构升级。
  (3)产业化、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长沙市第三产业的产业化、社会化过程尚不彻底。这种状况阻碍了第三产业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重组,对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构成明显的体制与机制方面的障碍。
  (4)市场体系不完善。长沙市市场体系的不完善性主要表现在商品交易市场重复建设而要素市场发育滞后。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加大了商品市场建设力度,全市商品流通产业日趋括跃。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市场建设重复布点多,其容量已超过商品流通总量增长,导致了一些无市市场的存在,造成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滞后,限制了长沙第三产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及新兴第三产业的壮大。
  传统的产业部门拉动能力减弱,增长空间有限。新兴的产业部门没有得到发展,使得服务业对于长沙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体现出来。
  那么,如何优化第三产业结构,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注:表中数据根据《长沙统计年鉴》l978―2006中相关数据及正文中的公式计算得到。
  (1)长沙作为湖南省的区域中心城市,应该科学地选择和培育第三产业内部的主导行业。产业结构持续高级化是核心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作为生产要素的主导配置机制,长沙市在进行产业机构调整时应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提高其经济综合实力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区域范围内成为资源、信息、人才的聚居地和强有力的辐射中心,保持其在所在辐射区域中的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占据产业链的高端。(2)多渠道融资,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以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促进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的创新。(3)强化第三产业管理机构.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加快第三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建立高效能的管理机构。通过充实人员、更新手段、明确管理权限等方法推动全市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从经济持续增长和城市功能定位考虑,长沙市不仅要发展第二产业中的生产制造业,同时更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质量。才能促使长沙的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琦,许峰.上海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11).
  [2]李婷婷,沈彦.长沙市第三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初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3]周国华,杨利.长沙市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热带地理,2001,(6).
  [4]游达明,赖流滨.中部崛起背景下长沙先进制造业策略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9).
  [5]舒纪铭,杨大庆.“十一五”长沙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 2006,(5).
  [6]长沙统计年鉴[Z].长沙:长沙统计出版社,2007年.
  
  作者简介:王鹏恭(1981―),男,河南安阳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经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31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