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改革实施以来,教育领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比如,评判物理教学的效果如何,不再只看考试成绩的优劣,而要看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要看学生是否有理想、信念、追求,是否具有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因此教师不仅教学思想观念要转变,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要用科学的艺术的创造的手段,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对初中物理教学指导和教学实践经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寻找情感教学点
  物理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都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和大量的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渴求答案。不断地创设激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就是“因思起疑”的道理,“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把金钥匙,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与学生经验生活有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时,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把投影仪上的画面增大拍摄时如何把全班同学拍在一张照片上;在讲液体内部压强内容时,可提出设问:给病人输液时,为什么把输液瓶高高提起来?这一问题的解决,既使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有理解,又使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护理知识;在讲电学知识时,向学生提出怎样安装楼上楼下都能控制的电灯开关?使学生很想知道其方法、原理,很想动手实践。用这些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最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最容易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让学生课后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并让他们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有十多年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科学知识一致的经验,也包含着不少与科学知识不一致的经验。但不论这些生活经验是与科学知识一致还是不一致的,在教学中,只要能合理利用,就可以起到顺水推舟的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往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出现“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么形成的?草上的露珠又是怎样形成的?蒸馒头冒“白气”和冬天我们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就能够得心应手了。
  2 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第一,变“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导,学生讲”。例如,在介绍“托盘天平的构造”时,先让学生对照实物,阅读课文,然后分别请几位学生上讲台,结合实物向大家介绍托盘天平的结构。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时,让学生先看课本上的步骤,然后请一位学生向大家讲述使用步骤,每讲一个步骤,教师操作一步,并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板书。
  第二,变“教师演示加讲述”为“教师边讲,学生边做”。例如,在讲“光的反射”、“压力和压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等课时,采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两人一组,边做试验,边观察,边思考,得出结论。
  第三,变“教师讲知识的应用”为“学生讲知识的应用”。例如,在讲“音调、响度、音色”课时,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室附近噪声的来源,说说减轻这些噪声可采取的措施;讲“质量”时,让几个学生向大家说说自己的质量是多少。这些讨论让学生很感兴趣,激励他们争取发言,参与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
  3 发挥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实验中完善自身的学习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针对物理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就必须放手给他们,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因此要大胆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有目的地演示实验。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认真观察实验中的物理现象,注意观察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在学生自己做实验时,应要求他们弄清实验原理、目的,理清实验步骤,严格按实验规则操作;教师应在旁边作一些必要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的实验不但要培养动手的技能,更应该创造性的解决实验问题,得出实验结果。由于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及实验技能,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相符合的结果,极易引起学生对教材结论的"怀疑"。在进取心的驱使下,为了确信自己的实验结果,他们必定会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只有当自己经过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验证后,才会消除怀疑心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各种自主探索实验。
  4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所以课堂教学的过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由于学生实际的学习策略会因所学知识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指导方法。如教师从学生作业的差错中发现了审题方法上的共性错误,就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审题,如何减少解题中的错误率。
  二是在提倡独立思考问题的同时,也要使学生既做到积极思考,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忽略别人的思维方法途径,要加强与别人思维方式的比较,好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从而发现自己思维方式的优劣,所以在课上对有些问题要允许学生同桌或前后桌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讲出各人的思路、各人的理由,教师最后给予总结,这样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又可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是注重对学生课外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是只在课堂内进行的,他们在课外,也要进行一些学习活动,如预习、复习、作业、阅读参考读物等,教师应利用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指导,以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31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