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创新教育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志俭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移重点,转变角色。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创新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它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革命。于漪认为“语文是进行素质教育最有效的一门学科”。这固然赞誉了国语对素质教育的突出作用,然而现行的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显然难以担当此重任。其原因如下:
  1.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理论空泛,实用性、操作性不强。
  2.灌输式教学方法依然占据主流。虽然也有人提出启发式、开放式、快乐式等教学方式,但说者众而行者寡。
  3.受应试教育影响,训练为考试所左右,常以重复、繁琐的语文练习代替广泛综合的训练,甚至肢解课文,搞文字游戏,使学生不堪重负。有的地方,教师除了考试基本篇目外,其他课文一律不上。
  4.作文训练模式化、机械僵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一遇到“新”“活”的题目,往往无从下笔。
  5.教材改革的步伐跟不上语文教学的需要。
  以上状况,导致今天语文课堂上教师累、学生烦、效率低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我认为关键在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教育观。
  深化改革的前提是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彻底改变过去“少慢差费”的现象。要达到上述目的,首先要改变教师的学生观。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其本身体现的教学思想就是错误的。它致命的弱点是把学生看成一个空的被动等待“灌”的容器。这种观点从根本上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青少年的活力和灵性。《学习的革命》一书曾援引三千年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龙的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其二,要改变学生的教师观。早在唐代,韩愈就发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这实在是至理。创新精神要求学生敢于否定、大胆质疑、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强调,学生在对教师的人格和劳动尊重的同时,要敢于“藐视”教师、“否定”教师,把教师看成知识的引路人和成长的朋友。只有如此,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观念的转变为进行崭新的课堂教学扫清了障碍,接下来就是如何实施的问题。简而言之八个字――转移重点,转变角色。
  转移重点
  一是由传统的重“教”,转移到重“学”。恩格斯曾经说过,“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学生去探索、创造”。广泛开展语文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展示语文创新的才能。二是“以学生为本”这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民主化。教育的外部民主主要体现在教育的普及,教育的内部民主主要表现为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要求接受适合其个性和特点的教育,实现个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但长期以来,我们重视重点学校学生的发展,忽视一般学校学生的发展;重视重点班级学生的发展,忽视农村地区学生的发展;重视成绩好的学生的发展,忽视一般或成绩差的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育重视的只是少数学生,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符。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特别是教育公平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为此,给予全体学生以同等的关爱,从而也促进创新教育的全面发展。
  转变角色
  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创造潜能的创新主体。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实践。许多成功的语文教学改革家,他们取得成绩的秘诀就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把他们看成活生生的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大胆突破,张扬个性,“以我手写我心”;在阅读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敢于逆向思维,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是教师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也应该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教师只有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投入到学习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极大的伸张。这正如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的:“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当今语文教学的要求。让我们大胆改革,努力探索,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环境,让他们能在健康向上的教学氛围中释放创新思维的火花。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阳光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