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激励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狄小彬

  摘 要:有句教育名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激励,对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奋进,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激励在心理学是指激发人的学习动机和行为。欲使学生中心喜悦,其进不已,离不开教师激励的艺术。
  关键词:激励 艺术 信任 捕捉 以情促知 活跃气氛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激励,对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奋进,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激励在心理学是指激发人的学习动机和行为。使个体受到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产生一种兴奋状态,而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我认为,欲使学生中心喜悦,其进不已,离不开教师激励的艺术。根据这一原则,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激励评价学生,这对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我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一、激励应面向全体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
  教育史上有一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的期望使那座少女雕像“活”了起来,终成眷属。有位学者说过:“世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马卡连柯说:“教育就是信任。”老师如果全身心地爱着每一位学生,各个细节都显示出您对所教学生充满信任感,这就是激励学生上进的巨大力量。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有些教师所任班级成绩明显比平行班高,其中教师对全体学生激励和信任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人本主义民理学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应把每个学生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价值、有尊严、有创造能力的真正的人来对待。
  二、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进行分层激励评价
  评价具有传导功能。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知,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客观的激励评价,那么学生学业成就也就会得到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增强,他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和成功喜悦,随之而来的是学习干劲渐趋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
  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有巨大优越性,但教师面对的是四五十个参差不齐的学生、接受能力快慢、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长,提出不同的要求,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分层次激励评价。例如,课堂提问根据问题的难易选择不同层次学生问答,尽量让学生能答对或尽量答对,让每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即平时常说的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即使学生偶尔回答错了,也要寻找激励性语言,“该同学勇敢、声音洪亮、敢想、敢说、不懈气,或该同学动脑了,很好,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会得到怎样结论呢?”即使学生回答离题万里,也不能批评,更不能讥讽,应寻找值得肯定的地方,多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既得到激励又形成鞭策。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简单的计算或直接用公式的题尽量让那些基础差的同学回答或板演,如做正确、及时的鼓励。对待回答完整正确的学生要不失时机地激励、肯定。为了渲染气氛给一个“Good”,这往往会使学生乐不可支。在完成作业时可以选做,不搞一刀切。一些难度较大的题,成绩较差的也可以不做(但不能指定谁不要做)防止优生“吃不饱”和差生“吃不下”的弊端。对作业工整、准确率高的学生的作业或试卷,老师批改时应适时加批语“很好”“作业清楚认真”等。对待作业潦草,错误率高的作业,如果批改时只注意到作业的对或错,再加上批评性语言,往往会挫伤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形成心理上障碍。我在批改时,认真寻找他们数学计算或推理中正确步骤。尽量多打“√”“优”“好”,对有进步的学生常批上“有进步,再保持”或“从作业看,你不比别人差!”等。对较差学生批上“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比这次做得好,我愿意帮助你”,这样会使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逐步养成不气馁、不自卑的良好学习品质和自信、自强、进取、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妙用师生间协调的情感进行激励,发挥以情促知的作用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从包里取出一只捆绑着的活鸡,放在讲台上,然后把米去喂鸡。鸡尽管很饿,但在惊恐状态下却不啄食。还有一例,某校一名学生白皙、腼腆、内向、不善言辞,并且成绩平平,然而一位新班主任夸她长得很像自己的孩子,不由自主地对她特别喜欢、关心和爱护,上课用和蔼的语气、信任的目光让她回答问题,回答后总夸奖她几句。一学年下来,该生该门功课特别好,并带动其他各科成绩上升。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精力充沛,意志旺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力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
  为此,我在教学中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真诚可信的微笑来潜移默化地吸引和激励他们;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由于害羞、紧张或心理没底答不上来,我就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学生,或用会心的微笑当作提示,或用鼓舞性的语言:“我认为好好想想会答出来”等来稳定学生的情绪,协调师生感情。
  实践证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往往会给课堂带来亲切、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感到爱和情,产生一种愉快的、难以抑制的、主动的、向上的求知欲。对待差生,我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心态、性格及形成差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经常与他们谈心,引导、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意识,真所谓“亲其师,信其言,笃其行”。
  四、巧用学生间相互激励,活跃课堂气氛
  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安排学生分组竞赛,练习前提醒组与组比一比、赛一赛,学生的情绪很容易高涨。某一小组代表板演做得好或某一组正确的同学人数较多,获得老师好评,全组同学会人心鼓舞;而未得到表扬的组,也会在下次比赛中跃跃欲试,争取胜过对方,这种方法也常使同学们不愿意停下来。所以努力营造有疑问、有惊讶、有争论、有竞争的认知活动和肯定的情感意识活动,以及和谐的、生气勃勃的数学课堂氛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有句教育名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对学生进行激励:①能激发学生信心,增强自尊心,有利于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知难而进的习惯;②能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探索和成功的喜悦,提高兴趣,增强上进心,发展智力;③教师学生之间情感交流增强,产生高度共鸣与和谐,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④逐渐消除后进生心理障碍,可有效控制两极分化,减少后进生;⑤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得到不断激发,求知欲越来越强烈,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促进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请老师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要怜惜“激励性的语言和动作”。经常用激励的“鼠标”去点击学生自信的“窗口”,成功的“窗口”。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
  [2]袁金华主编.《课堂教学论》.
  [3]罗明基,刘舒生,彭永渭主编.《教学论》.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