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古诗文试题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09年古诗文阅读,能严格遵循和落实《考试说明》要求,在“考什么”和“怎样考”上,对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下面分别从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两个方面作一些分析和说明。
  
  一、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
  
  近些年来,文言文阅读试题在试卷中的位置和结构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布局。文言文阅读共4道客观题与1道主观题,分值共22分。客观题分别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对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主观题分别考查文言断句和文句翻译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具体来说,2009文言文阅读试题呈现如下特点:
  1. 平稳。首先,选材与去年一脉相承,均是典型的人物传记散文,这种文本材料在历年高考中比较常见,也是各校在高三备考中大量训练的材料,与教学实际相符。其次,考点设置、试题分值、题型题量均保持稳定。
  2. 稳中有变。较明显的变化有:①减少了文言语法与文言现象的考查。首先,在客观选择题(第7小题)方面,信息筛选的考查取代了去年的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其次,在文言实词、文句翻译方面,去年涉及到通假字“振”通“赈”,名词动用“妻”译为“嫁给……为妻子”,省略句(两句翻译均有较多的省略成分)等文言语法与文言现象。今年仅涉及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这一文言现象,“奇” 译为“认为……奇特”和“壮” 译为“认为……豪迈”。 ②文言断句推陈出新。句读正确与否,对能否正确理解文意有直接关系。平时学习中,我们应懂得断句的基本技法:虚词是断句的一个点,注意句首与句末的常见语气词;其次,平时多关注文言句式的表达特点,对如判断句、倒装句等句式结构有所了解;再次,关注断句中出现的人物和动词,一般来说,人物之间的切换就是句读处;最后,对个别没有把握的断句之处,不断比断更能有效得分。今年依然是选择了文言材料的最后一段让考生断句,分值也是4分。但与去年相比,该题的变化是由去年的断8处增加为断12处。这一变化使一批思维定势化、答题模式化的考生丢了分。
  3. 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①从考查的角度来看,今年的文言虚词试题出得较好。用来作比较的8个例句全部来自原文,有利于考查考生整体把握文言阅读材料。所考查的四个虚词“其”“之”“以”“乃”均在《考试大纲》所列的虚词范围之内,所考用法也均为该虚词的常见基本用法;但是要准确答对这道试题,不仅需要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还需要较高的文言阅读能力,选项C就是一个较大的干扰项,“问何以济”“以佐国用”,从语法角度分析,“以”后面接的都是动词,很容易认为正确项就是C,两个“以”都表示目的,译为“来”;只有具备扎实的文言阅读功底,清楚地知道“问何以济”是“以何济”的倒装,即“拿什么去救济”的意思,才能果断地排除干扰。②文句翻译有效地考查了考生“一是对文意的理解,二是现代汉语表达能力”两个层次的能力。第一句译文中的关键词“向”以及考察点“预”“殆过”, 第二句译文中的关键词“诏”以及考察点“壮”“意”都需要考生仔细研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其含义,才能通顺地翻译好。今年翻译依然强调“大意”的把握,每小题译对大意即给2分,充分考虑了文言翻译所含有的主观成分,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真实阅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09年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两点值得商榷:①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解题的方法一般有三种:首先是根据掌握的实词常用意直接判断,其次是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迁移加以辨析,其三是将提供的词义置于原文中,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正误。今年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基本意的考查。“诛”,考生学过的基本义即“诛杀”,考的就是这个义项;“弛”,考生学过的基本义为“松弛”,考的也是这个义项。这样的基本义考查多了,不利于提高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实词的能力,不能很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要求。②文句翻译中的“殆” 译为“大概、恐怕、也许”等意思,未曾在中学教材中出现(《石钟山记》已删,文中有“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难以体现通过知识迁移检查语文能力的命题立意。
  总的看来,今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体现了一种稳定性,考点设置稳中有变,能力与基础兼顾,难易程度适中,值得肯定。但意动用法的考查分量偏重;所选文言阅读材料内容教化意味浓,读来少了亲切感,难以发挥古典作品的审美熏陶感染作用。此外,多年人物传记散文的“一枝独秀”,很容易造成文言文阅读试题的类型化和模式化,对文言教学的导向作用还需进一步推敲。
  对于2010年考生来说,古文阅读备考可以不避熟,继续训练人物传记散文,同时关注阅读材料的多元化。文言实词的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实词义项,常见实词中容易误解的义项要重点记忆。回归课本非常重要。今年第①句翻译中的给分点“向”的义项“之前、曾经”在课本《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学过“失向来之烟霞”。当然,遇到陌生的词语还要学会推断,联系上下文语境,及其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确定语境义。例如:第②翻译中的给分点“壮”,就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义译为“认为……勇敢或赞扬、赞赏”的意思。文言虚词的复习则可以各个击破,把《考试大纲》所列18个虚词分次扎扎实实牢记其基本用法。至于筛选信息题,要学会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词句,一一对应、比照,便会发现问题。一般而言,针对原文的叙述性文字所作的分析,设置的错误点有:事件顺序颠倒、无中生有;人物事迹张冠李戴、牵强附会;人物性格的陈述失当。对此,我们要心中有数。对于翻译句子,命题者命题时注意踩“点”,考生翻译时要注意抓“点”。“点”就是判分点,“点”就是最能看出考生水平的地方,有区分度的地方。词语的语境义、活用词、固定结构、特殊文言句式都是翻译句子时应抓的“点”。
  
  二、诗歌鉴赏试题分析
  
  2009年诗歌鉴赏选自考生耳熟能详的诗人杜甫的作品五律《月》,无论在体裁(唐诗)、题材(写景抒怀),还是作者(名家)选取上都紧随主流思路;而且命题时有加注,注释诗句涉及的地名、写作背景、重点字词,为阅读理解提供铺助材料,适当降低阅读和鉴赏难度;两道题的设置,第一问,是整体领悟,题目出得非常基础和老实;第二问,是细部欣赏,难度不大,也很基础。总之,今年诗歌的命题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值得充分肯定。
  诗歌鉴赏出题“浅易”程度的把握,一直都是命题人要考虑的因素。与去年的“比较阅读”相比,2009年诗歌鉴赏欲降低阅读与鉴赏难度的命题意图是明显的:①由鉴赏两首诗减少到鉴赏一首诗;②题目数量由两题三问减少到两题两问;③所选为典型的写景抒怀诗,高三考生应该比较熟悉,试题中又有比较充分的加注;④试题的考查也降低了难度,如第2问,不要求考生从诗中识别、判断出符合问题要求的意向答题:“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空变化或强度的词来表情达意,请举两例并加以简析,而是直接考查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所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但是,实际效果是2009诗歌鉴赏对考生来说,答题正确的难度偏大,其原因主要是:
  1. 诗歌本身理解上有不确定因素:①“万里瞿塘月”中的“万里”是指什么?考生很可能理解为“万里”直接修饰瞿塘峡,夸张地说明“瞿塘峡的空间距离大”;又或理解为“万里”是修饰月的,侧面描写出那晚月色特别清朗,可以笼罩万里广阔的天地;而结合本诗“月下乡思”的主题,又会理解为抬头望见的瞿塘月距离故乡有“万里之遥”。②“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中的“开”这一动作的施行者是谁?是写当晚瞿塘峡的月殷情地频频“光顾”,一次次照亮诗人所困居的幽暗陋室?还是指诗人当晚自己的心绪难耐,不时推开陋室的门走进月色,望月怀思?③“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一句中“落”是什么意思?“夜久”又如何准确理解?是理解为月夜,乌鹊久久停落在江边?还是说夜已很深,诗人杜甫望着乌鹊南飞,感慨自己却还沦落在异乡的江边,不知何时能归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36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