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慧读”与“悦读”:读中的奇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读是有层次的,不单单在效果上会把读分出高下来,情趣上、意味上甚至作用上也可以将读分为一二三等。既然要读,就应该追求读的“高规格”,就应该视读为教学艺术的“浏览器”。“慧读”与“悦读”当是层次最高的了,我称之为读中的“奇葩”。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去求得这两种读。
  所谓“慧读”,就是有智慧地读,通俗讲,就是读得聪明点。
  首先是“会读”。会读者,读对(正确)也。对都谈不上,何言“慧”?《浅水洼里的小鱼》(人教版二上)有这样一段话: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朗读“这条小鱼在乎”一句,重音应放在哪个词上?我听过不少学生的读,都把重音放在“在乎”上了。不对呀!“小鱼”这个词才是要读重音的。为什么?因为这是一句“回话”。它处在这样的语境中:
  看了一会儿,我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
  所以,读,是要考虑它的语境的。
  还有,朗读“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时,也不能以为中间是顿号,就用很快的语速。其实,这里应该读得比逗号停顿的时间还要长些,因为小男孩有“不停地捡鱼”“不停地叨念”的过程,其行为具有“间隔性”。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动作+话语”的语境。这样的语境,怎么可以读得急促?
  《桥》(人教版五下)中有这样一句话: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教师让学生读出吼的语气,学生都把重音放在了“党员”上,这显然也是不对的。这里的重音应该在“还算”上,因为要强调的是算还是不算。
  会读虽然是读的“基础工程”,但其中的“慧”还是昭然若揭的。
  其次是“活读”。一味地叫学生读,虽然也可以达到一定的“量”,但质一定不高。因为机械的重复是疲劳的必然,由此也必将陷入低效的泥潭。因此,在朗读上,教师要求灵活甚至鲜活之妙。
  除了赛读、演读、情境读等之外,教师以导语的方式将学生带到文本的意境当中去,并把文字背后的“情”宣泄出来,应该是一种很有效的活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人教版四下)中有这样一段话: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这段话是文本情感所表达的凝聚点,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读到位,作了如下设计:
  师:(深情地)眼前的这一幕,令人难以接受,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学生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师:(深情地)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学生读: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师:(深情地)临别时,爸爸还用深情的目光看着我和妈妈,而此时――
  学生读: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很显然,教师是把这段话“拆”开来让学生朗读的。拆开来之后,教师又“塞”了一些话进去,那便是导语。因为有了教师这些饱含深情的“导”“语”,学生的读便情真意切了。
  无独有偶。王自文老师教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浙教版六下)一诗时,也采用了类似的导读方法。
  师:五年过去了――
  生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二十年过去了――
  生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六十年过去了――
  生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随着教师言辞的改变和语气的加重,学生的读也有了“望”眼欲穿的意味。
  第三是“巧读”。凡事贵巧。巧能生趣,巧能生情,巧能生智。蒋军晶老师执教《已死的母熊》(长春版五下),有这样一个“读”的教学环节:
  师:《已死的母熊》虽然是篇古文,但字不难认,只有“遂”一个生字,请大家自己大声读。
  (生自由大声读)
  师:读是读对了,但是没有读古文的感觉。听老师读,你感觉一下。(师范读)未必和老师读得一模一样,但要读得有点感觉。
  (生练习,试读)
  师:(出示竖排的文章)你发现了什么?
  生:竖排,要从右往左读。
  师:是啊,同学们,古人写文章,是自上而下写,从右往左写。竖排的《已死的母熊》,你们会读吗,
  (生练习,试读)
  师:同学们,古人写的文章,不但竖排,而且没有标点,这样的《已死的母熊》,你们会读吗?
  (生练习,试读)
  师:同学们,古人写的文章,不但竖排,没有标点,而且是繁体字,这样的《已死的母熊》,你们会读吗?
  (生练习,试读)
  师:这么一遍一遍读,说不定有人会背了吧,谁想试试?
  (生试背)
  如果说在学生没能读出古文的感觉时,教师范读一下是所有语文教师都能“巧”的事,那么,出示竖排的《已死的母熊》让学生读,出示没有标点的《已死的母熊》让学生读,出示带有繁体字的《已死的母熊)让学生读,恐怕就是一般教师“巧”不了的。这种巧读,价值无限啊!就此课讲,它,巧出了文章的演变,巧出了文化的进步,巧出了文明的强音。当然,也巧出了课的效益,你看,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背了。
  那么,这样的“会”“活”“巧”,是不是一种智慧呢?阅读教学,又需不需要呼唤这种有智慧的读的课堂呢?
  所谓“悦读”,就是有愉悦地读,通俗地讲,就是读得开心点。
  早在1997年,叶澜教授就撰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文中指出,课堂的40分钟,就是学生生命的40分钟,我们要从“生命”的视角去关注课堂,打造课堂,要让学生的生命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愉悦和绽放。语文是学科的大头,朗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大头,因此,让学生在轻松、怡然而又欢乐的气氛中进行朗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众望所归”。当然,这个“归”无疑要落在语文教师的身上。
  我们不妨先看看于永正老师教学《翠鸟》(人教版三下)的一个片段。
  师:请你坐下,暂时坐下。我刚才听了你的读,我觉得那不是老渔翁,那是个小渔娃呢。(学生笑)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生练习读)
  师:谁来试试?我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他吧。(指刚才那位学生,生读)
  师:啊呀,一眨眼的工夫,小渔娃就五十多岁了呢。(生笑)谁还能把老渔翁读得更老一些?(指名一女生读)我们来看一看,女同学能不能把这个老渔翁 读得老一些。(生读)
  师:听她读,几岁了?
  生:六十。
  师:嗬!长了十岁了。谁还能读?(学生纷纷说我能读,有的说:我能读一百,我能读一百)
  师:好!你们三人读。(指三个说能读出一百岁的学生读。三人一齐读后,其余学生还想读)
  师:别再读了,再读下去,我们就不用读小学了,全都去上老年大学了呀。(生笑)还是请你再往下读。(请刚才读这一段的学生)
  看了这个教学片段,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时的课堂气氛是多么愉悦,而在看的过程中,我们仿佛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境中。但是,我们又不难发现,所有的精彩都归结于一个人――教师。是教师的从容、睿智、才情和对课堂的驾驭之功,创造出了这个朗读的美妙。所以,从根本上讲,悦读的享受者是学生,悦读的给予者是教师。
  那么,我们能不能从于老师的这个教学案例中总结出能够带给学生“悦读”的秘妙呢?笔者认为,“秘妙”至少有三:
  1、细读文本。文本是朗读的载体。“文”之不存,“读”将焉附?但文本并不是朗读的“粉丝”,完全为朗读所支配。尤其是为了达到“悦读”,它需要教师的灵活提取和再度开发。像《翠鸟》这个文本,“老渔翁”就是被教师提取出来的一个意象,而在小学生之“小”的面前,教师自然又对它进行了再度开发,如“小渔娃”“老年大学”等。经过这样的文本细读,悦读的“点”有了,“意”有了,自然“课”也有了。
  2、关注学情。悦读是学生的读,学生的悦,因此,关注学生的“学情”是自然的事。有了“学情”,才有悦读的生成点,才有悦读的展开和取得。在于老师的课例中,正是有了“我刚才听了你的读,我觉得那不是老渔翁,那是个小渔娃呢”这样的学情,才有了“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和后面的“谁还能把老渔翁读得更老一些”“嗬!长了十岁了。谁还能读”这样的教学生成。而这,恰恰是教师善于关注学情的“直接收获”。
  3、智慧调控。课堂总是在“反馈调控”中行走的。可问题是,大多数教师的调控技术只是一般般,所以课堂的起承过往也只能是一般般。只有有智慧的调控,才能使课堂异彩纷呈。朗读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像于老师的这个课例,虽然只是一个短短的教学片段,但所显露出来的智慧之处却是多多的――“谁来试试?我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他吧(指刚才那位学生)”是一种“决不放弃”的智慧:“谁还能把老渔翁读得更老一些?(指名一女生读)我们来看一看,女同学能不能把这个老渔翁读得老一些”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智慧;“好!你们三人读(指三个说能读出一百岁的学生读。三人一齐读后,其余学生还想读)”是一种“营造高潮”的智慧;“别再读了,再读下去,我们就不用读小学了,全都去上老年大学了呀”则是一种“见好就收”或者说“泰然处之”的智慧。而这所有的智慧又都指向于一端,即智慧的调控。由智慧的调控进到了智慧的“悦读”,于是,朗读升华了,语文升华了,学生的素养升华了。
  语文的“悦读”,所指当然是“读”,但是,这种读,“悦”始终在课堂中,始终在学生求知和生命绽放的过程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37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