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效果不佳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勇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缺少课前预习的习惯。即便是能预习的学生也只是看看教材,浮光掠影地熟悉一下要学的内容,是一种低层次的预习,没能真正理解预习的内涵,长此以往,容易使预习流于形式,造成课前预习效率低下。而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长期的观察研究,认为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
  一、课前预习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时只要求学生看教材,而不要求看其他的有关书籍,更不用谈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与教材有关的其他资料,每次内容都千篇一律。既不涉及对新知识的整体感知,也不涉及对新知识的质疑问难,更谈不上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带动或促进预习。这种预习形式单一,预习范围狭窄,教师只是例行程式,学生则是应付了事,以致预习既没有针对性,也缺少深度与广度,收效不大。
  二、课前预习目的不明确
  课前预习的目的在于能了解教材各个知识点,并初步理解和找出疑难问题,以便能在课内注意听讲,有利于达到学得快、理解得透彻的目的。有的教师嘴上喊预习新课,而事实上对学生该预习什么、怎么预习、为什么要预习,并没有仔细琢磨,当然也谈不上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所以只好让学生看书、看书、再看书。看什么?当然是教材。可是,要怎么着、看到什么程度,没人管。甚至学生是否预习,教师也没有办法落实。更无法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反馈。到最后,学生的预习质量如何,无从知晓。
  三、预习之前无指导
  预习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预习效果的保证,因此指导学生预习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学生预习的内容涉及不同的知识类型,但是每一类型的新知识都有一定的预习规律,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以后碰到同类知识就可以独立自主预习。
  四、预习时教师、家长游离在外
  预习作为一个学习过程,与其他学习过程一样也具有双边性,教师家长要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才能对学生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方法、预习的方向以及学生的自觉性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与督促。否则,就很容易走向形式化。
  综合以上的成因,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效果的一些对策:
  首先,在预习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必须给予学生一些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预习活动有章可依、有迹可循。
  下面谈一谈我在指导学生预习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1.重视例题。对于例题,它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关键,例题理解不理解就决定你会不会做这种类型的题,预习中遇到的例题要好好想一想它与前面的知识有何关系,可以先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通,然后理解每一步怎么得到的。如果不理解,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
  2.鼓励学生交流。预习时可能感到认识模糊,可以与父母或同学进行讨论,通过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别人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同时听取别人的见解。在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既增加了学生探求新课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
  3.读一读定义法则。数学教材中经常有一些定义与法则,预习时要认真读一读这些定义法则,要逐字、逐词、逐句地阅读,用笔把重点画出来。并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教师讲解时作为听课的重点。
  4.学写预习笔记。预习笔记在课前预习中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高年级学生,预习时要适当做学习笔记,主要包括看书时的初步体会和心得,对读明白了的问题的理解,对疑难问题的记录和思考等。在教学中建议学生要做笔记或整理“问题集”。
  其次,除了给予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外,布置预习作业时要求尽量要细化、具体化,最好是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问题,精心设计成“预习小指南”,给学生指明预习方向。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应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如布置“几何形体知识”方面的预习作业时,重点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学具盒里已有各类素材,动手操作获得直观感受,再用语言描述。
  最后,有了预习方法的指导和针对具体内容的细化要求还远不够,还要有学生预习主动性的保证。由于学生的自觉性不高,所以课余时间做预习的质量较差。个人认为,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我们有必要“牺牲”一些课内时闯。如起初我在每节课的课前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课上进行预习,这样至少学生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然而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此方法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常常有新课讲不完的现象。随后我进一步完善了课内预习,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式的预习。在充分发挥各小组的合作意识下,我又尝试抓住学生好在同伴中表现的心理特点,让其将预习的成果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或代表小组在班内进行汇报。
  以上是我对学生数学课前预习效果不佳现象的思考,课前预习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学生有足够的恒心,才能保证学生预习的效果,进而上升为学生终身具备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社渚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1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