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合理性的理论根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这样的分配制度下,分析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根源;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必然性,是理论研究的重点。笔者就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做了浅薄论述。
  关键词:劳动价值;商品;价值;使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4―0079―01
  
  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要理解以下几个问题:商品的概念;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概念;价值和使用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简单的从理论上理解当今的分配制度的根源和合理性。
  
  一、对商品的理解
  
  我们就从商品的定义开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劳动价值论的分析是从商品开始的。我们要分析什么是商品的价值就要按照马克思的思路对这一问题逐步进行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开始就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马克思首先考察了使用价值的概念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 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物成为了商品。在对使用价值进行了论述之后,马克思引入了另外一个概念――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两种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进行交换时交换的比例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在这个交换等式中用以衡量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的那个同质的东西是什么。因此,马克思提出了价值这个概念。也就是说,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在知道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概念之后,接下来就要引入“劳动的二重性”这个概念,它是马克思对于劳动价值论的杰出创新。马克思最后做出了关于劳动的二重性的一个总结。即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商品本身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即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产生价值。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个商品,必须是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二、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接下来分析价值是由什么产生的。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一,这句话说明了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不是商品的物品就没价值。其二,价值是人类创造的,如果没有人类劳动的物品也不具有价值。其三,无差别的,说明价值衡量的是一个共性问题,而这个共性就是人类抽象劳动。其四,马克思说的劳动不只是体力劳动,而是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土地、资金即便是用完全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某物,还是需要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没有劳动参与,铁矿是无法变成桥梁上需要的钢材的。但是没有资金,只有原材料的情况下,只是通过人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却可以创造价值。
  马克思所说的财富和价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财富”是马克思《资本论》中所说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不论何种社会财富,都是使用价值构成。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社会财富是属于使用价值的部分,而不是价值的部分,使用价值财富不同于价值财富。
  
  三、劳动要形成价值需要具备物质条件
  
  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是不是所有劳动都创造价值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样我们就要理解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区别。
  活劳动就是人的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独有活动。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又称“对象化劳动”。是指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任何新产品,都是劳动与物相结合的结果。由此我们可知:
  首先,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而物化劳动参与创造使用价值。物化劳动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物化劳动是物化为价值的劳动,是保存一个产品或有用物中凝结状态的劳动,是劳动的静止形式。它是价值形成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并不创造新价值。
  其次,物质财富是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物化劳动是和活劳动结合在一起才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正如马克思的阐述:第一,“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第二,“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及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第三,“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1} 。物化劳动通过具体劳动的作用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和社会财富,但它同时形成的商品具有价值,因为它凝结了活劳动。所以,物化劳动是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没有物化劳动,任何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无法创造;同样,如果只有物化劳动而没有具体劳动的作用,也不能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和社会财富。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是商品不可或缺的二因素。
  最后,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他们结合起来”{2} 。“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就其萌芽状态来说已为几种动物所固有,但是这毕竟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3}。物化劳动是劳动过程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从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4}。这里正是说明了物质条件对人类劳动形成价值的作用。所以,人类劳动要产生价值,需要具备物质条件。只有和物质条件相结合,才能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0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07页。
  
  (责任编辑/许广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2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