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博物馆的几点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无论以前人们曾有过多么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永恒的法则。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
  ――罗丹
  博物馆现象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在4000多年前,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就注意寻找保藏、珍品、奇物。在古代希腊,也有这样的专为收藏宝物的机构,它是一种专门保存版画、珠宝、王室的旗帜和权杖以及其他珍贵饰物的收藏机构。这种宝物库在欧洲其他的国家也有发现。随着收藏内容的扩大,原来一些宝物库逐渐使用了当时流行的拉丁文museum。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在不同的地域、宝库和博物馆,两种不同名称同时存在了很长时间。一直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时代的转移和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改了名称并扩大了规模的博物馆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宝物库,终于成为今天流行的向广大群众开放的博物馆。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是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才出现的,英国有一位内科医生汉斯・斯隆,是个兴趣广泛的收藏家。为了让自己的收藏品能够永远“维持其整体性、不可分散”,他决定把自己将近8万件的藏品捐献给英国王室。王室由此决定成立一座国家博物馆。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新中国,1979年南京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倡议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经有关单位协商,确定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革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作为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的发起单位。1980年7月,8个发起单位的负责人在北京开会,决定先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筹备委员会。10月,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会,会上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中国博物馆学会筹备委员会委员。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博物馆学的研究和学术活动,提高博物馆的业务和学术水平,开展国际间博物馆学术交流活动,增进同国外博物馆工作者的联系,扩大博物馆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
  在中国:“博物”作为一个词,最早在《山海经》就出现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意。到了19世纪后半叶,我国模仿日本,把“博物”一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博物”的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知识。
  从客观上讲,在当今社会,了解一个地方的事志和历史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化的标志与历史对话,穿越时空的阻隔,俯瞰的风风雨雨。从学术的角度看,这是渊远流长、烟波浩渺的历史的重要学术见证;从宏观分析,这是维系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的精神纽带。博物馆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对人类自然、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拥有非常深远和现实的意义。
  博物馆一般分为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和专项博物馆五类。
  1.艺术博物馆,包括绘画、雕刻、装饰艺术、实用艺术和工业艺术博物馆。也有把古物、民俗和原始艺术的博物馆包括进去的。有些艺术馆,还展示现代艺术,如电影、戏剧和音乐等。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有卢浮宫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
  2.历史博物馆,包括国家历史、文化历史的博物馆,在考古遗址、历史名胜或古战场上修建起来的博物馆也属于这一类。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秘鲁国立人类考古学博物馆是著名的历史类博物馆。
  3.科学博物馆,包括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容涉及天体、植物、动物、矿物、自然科学,实用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博物馆也属于这一类。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巴黎发现宫等都属此类。
  4.专项博物馆,包括露天博物馆、儿童博物馆、乡土博物馆,后者的内容涉及这个地区的自然、历史和艺术。著名的有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斯坎森露天博物馆等。
  5.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科学中心和天文馆以及图书馆、档案馆内长期设置的保管机构和展览厅都划入博物馆的范畴。
  笔者曾在国外学习考察多年,博物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是精神的一种寄托。每当劳累困顿、迷茫无助之时,总要找一个适当的博物馆聊以慰藉。那是一种与伟人直接的沟通、交流与对话,那是一种圣堂中的自我融化,那是艺术家唯一一片纯净的天空,那里可以让自己的时间与思绪肆意地流淌、徜徉、放逐。一种吸氧的惬意,一种原始的满足,一种本性的回归,一种难以形容的、不可替代的、义无反顾的追逐……
  可在国内这种感受不知为什么却没有那么强烈。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在普通市民的眼中,博物馆只是站在街边的一座或美丽、或庄严的建筑,每天都可以从他身边经过,却没有走进的欲望。想来自己也是这样,已经记不清何年何月曾去过历史博物馆,还有烈士纪念馆也是如此。久远的历史、凝固的建筑、众多的馆藏,受尊崇的大师,在不厌其烦地重复、尽可能地标榜,以命令、说教、吆喝、口号等多种传达方式,向人们展现那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为珍贵的、“一成不变”的收藏。中间隔着薄薄的玻璃,却让我们感到:我们和他们的距离是如此的遥远,远到彼此成为遥不可及的陌路。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原因何在?
  1.承办者对博物馆文化地位、科学性及时代特征的重视、理解和把握不够
  当代博物馆不应当只是一个单纯的国民文化补习、怀古思今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当今市民文化休闲的重要文化场所之一,获得知识、接受熏陶、收获启迪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享受幽雅、体验静谧的文化氛围也是必不可少。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气氛中调整一下工作状态、缓解一下现实压力和放松一下绷紧的心弦将是博物馆的时代主题。当今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主要靠文物的陈列、图片的展示、视听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完成的。理解特定的博物馆学术性质,按一定的文化秩序组织编排,灵活且有分寸地把握装饰语言、客观独特的视角阐述,寓教于乐,从而满足当代人对知识的渴望、往事的回顾、情感的抚慰、信仰的寄托之需要。从而达到历史与现实的沟通和对话。这已经成为当代博物馆建设的时尚标准。
  2.策展的起点、原则方向偏低
  现在是个艺术泛滥的年代,但凡属“视听”范围都应该是艺术的,也许将来会涵盖所有主题方式的表达。艺术的表现,将是全民的、全方位的。但也应当清楚:有些展览的策展水平起点较低,略显嘈杂。
  2007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社会变革与发展”。这本身就是对博物馆自身陈述、展示方式的新要求。200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MuseumsandUniversalheritage。已将世界文化遗产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世界文化的全球意识已经提上当今博物馆工作日程。这为我国新兴的博物馆事业指明了方向。
  3.策展能力有限
  有限的场景,浩瀚的世界文化遗产,不断标新立异的展示手段,无法限制的文化发展,与时俱进的文化饥渴,等等,都对我们的策展能力提出了空前挑战。(转第7页)(接第25页)
  专题性场馆的出现让人找到了文化的切入点,目不暇接、光彩照人的表现手段终于找到了具体实际的内容。这就是笼统意义上的文化软着陆。
  充分利用现有的、发达的展出形式,来表达有限、具体的内容,让人们体会到一次难得的自信。于是我国地方主题性博物馆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清晰的脉络,翔实的内容,该赋予怎样的创作理念,理念与现实的文化冲突和分寸把握等,这是考验策展人艺术造诣和功力的时刻。
  4.把经营理念提前纳入设计理念之中
  经营理念中有一项是“可持续发展”。
  内容的相对稳定,展出形式就成了众矢之的,日常我们对“形式”的理解,皆局限于“形式”自身的花样翻新。一张口就是“声、光、电”,时尚和流行,等等。对展示“有效期”的忽视,对成本的制约,对秩序美守则的自身循环,对主题文化的分寸把握,时刻做到“被需要”,随时把握文化品位与分寸。在展出形式被确定后的相对固化的情况下,还能够拥有足够的形象可变区间。努力开发“更新”的内循环。
  操守细则的制定,专业团队的建立,是该理念得到有效执行的保障。
  5.功能的“动态”拓展
  全面扩大“文化”的主体身份,充分认识、把握场地客观存在的现实意义,拓展自身展示能力。在不改变自身基本性质的前提下,强调功能空间的意义上的大幅度转变。
  如:大型阶段性展示、音乐会、大型图片巡回展等。
  6.设计者文化经历与底蕴不匹配
  自己的、真实的、民族的、世界的……我们在此不需要解释。
  结语
  博物馆其实是社会的价值观念的社会取向,看似静止的画面和尘封的物品,浓厚的文化氛围,理想的精神净土,其实逃不过整体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与影响。它也将无一例外地履行一个社会成员的义务与责任。允许有自身的、独特的变化空间和文化追求其实就是社会文化的风尚标志和导向。在一个城市的中心地带,它正以文化艺术的方式,慢慢地释放,静静地融化,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汀编,钱春霞等译.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江苏美术出版社.
  [2]马钦忠.公共艺术理论.天津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鞠向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14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