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人工填鸭式”或利用多媒体的“机器填鸭式”,教师拼命讲或表演,学生在拼命记,被动地接受,而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强调“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高中历史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去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提问,让学生能主动地吸收历史知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将就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谈一下笔者的做法。
  
  一、设置导学提纲,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新编历史教材是按照专题的形式来编写,时间跨度比较大,而且学生初中时对历史学习又不重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一节课该掌握什么,怎么学,应掌握到什么程度,他们并不清楚,而且学生读书往往容易犯两个毛病:走马观花或无疑可生。怎样克服这些毛病呢?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常在备课时,会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点,设计一些具有明确目的性、知识阶梯性的导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去感知教材内容,以激发学生发挥智力潜能,循序渐进地探索问题的答案。教师应在每一节上课前把设计好的导学提纲发给学生,把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结构、知识重难点告诉学生,使学生有学习的目标和兴趣,带着问题来听课。如在上《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一节时,笔者先理清了线索,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标志和历史意义,让学生对本节知识要点一目了然,特别是在历史条件中设置了一些问题: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的原因(或根本原因)是什么?三大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空想的?等等。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让学生能够深入掌握课本的内容。同时我也设计了一个问题:在当今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世界的无产者能否联合起来?(提示:当今世界的主题或趋势;各国的经济水平和阶级力量不同)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当前的形势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这些富有启发作用的导学提纲式教学,经过一个阶段时间的坚持,学生就能够带着问题来上课,在课堂中自主地提出一些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二、利用课堂导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式很多,有复习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方式,课堂导入至关重要,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头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为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打下基础。而且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如在讲述《美国1787年宪法》这一节时,我先三言两语介绍独立前的美国(殖民地),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在强大的美国,即航空母舰、隐形飞机(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元(经济实力),计算机(科技实力),使其与历史上的美国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带着问题:美国为什么能由英国的殖民地发展到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简短的新课导入,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习思考题,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
  
  现行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一个较大的不同点就是每节课多了许多课堂思考题,这些思考题具有很好的启发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历史,去听课,同时也引导学生产生更多的相关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述《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这一节时,第一个思考题:希腊的地理环境如何影响着希腊的民主政治?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就懂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从中学生还可能会问:中国的自然环境与中国的君主专制有何关系?这时教师可以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等方面来引导学生作出分析。在思考第二个问题“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时学生就会从“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中归纳出古希腊城邦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何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将其与古希腊城邦进行对比,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思考题进行延伸,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
  
  四、为学生自主提问创设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是很爱面子的。初中生对老师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即使不懂也会举手,而高中生即使是懂的也不会举手来回答,我们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呢?关键是我们要在历史课堂中为学生自主提问创设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以后,教师不要马上给出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要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大胆发言,让学生自己自由驰骋在学习的广阔时空之中。如我在讲政治史专题九第二节《东方巨龙腾飞》时,学生就会从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地理环境等角度去思考:“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时,我们要多一点宽容和微笑;当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属于钻牛角尖时,我们应该多一点耐心进行引导。这样,教师在课堂中就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就能够大胆地提出问题。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个蕴藏着巨大潜能的教学资源宝库,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课堂气氛,我们的历史课堂将会更加充满活力。
  
  五、注重教法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
  
  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应注重教法的改革和创新,大力倡导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教法,着力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问题,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归纳学习方法,不断调动学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和提出问题的主动性,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如在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节时,我设置了一个合作探究的思考题:如何评价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提示:是应当联苏还是应当附美,或者是走中间道路?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启发引导学生从当时新中国初期所处的国际国内背景中去分析并得出一个结论:在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下,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边。接着继续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能否走中间道路?最后归纳出“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利弊。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教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的能力,使我们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教师可将教材作为师生互动的平台,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责编 庞丹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261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