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彩泥活动中的教与不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初始阶段不教
   在幼儿初接触彩泥阶段不教,让幼儿自由、随意地玩,主要是激发幼儿的玩泥兴趣,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内心自由的定势。老师参与这种自由自在的玩泥活动。今天加入这一组,只做一名玩伴,可以边玩边自言自语:“我来做一个苹果,红红的、圆圆的真好吃。”明天再在另一组做个黄黄的梨子,轻轻地和身边的幼儿讨论:我的梨子做得怎么样?哪里需要改变?老师玩得很投入,一旁的幼儿,有的会跟着模仿,做一个苹果或者一个梨子;有的会学着老师的样子自言自语:“我来做一架飞机,大大的身体,两只翅膀,还有尾巴。”在这一阶段,老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玩泥风格,分析他们玩泥时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指导,教给他们什么才是合适的,才是有助于幼儿发展的。
  
  进入阶段,教什么
   一是培养习惯。彩泥活动是工艺活动,要教会孩子按程序来进行工作。先是取放材料的习惯,如先取来橡皮泥、泥工板、小工具等,再玩泥,玩过以后收拾好放回原处;再有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如一种颜色的泥要团成一个团,不要零散地放在桶里,桌面上、泥工板上的泥屑要用泥团吸干净,橡皮泥桶盖要盖紧等等。这些都是有序地开展活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二是掌握技法。幼儿玩彩泥的技法很多,但都不外乎几个主要方面:(1)团,用单手团或双手团都行,能把泥团软、团得没有明显的裂纹即可;(2)搓,把泥搓圆、搓长,都要用手心来搓,搓出来又圆又光滑;搓长条时用一只手掌来回搓才不会断;搓小圆可用一只手的食指在另一只手心或泥工板上搓;(3)压,用平平的手掌压平或用工具压出花纹,还可以用手指压出凹凸;(4)捏,是比较精细的动作,捏的幅度力度都要细心把握,视具体情况而定。每一种技法都要让幼儿反复尝试、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另外,学会创造性地使用刀、剪、小棒等工具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作品。
  
  三是巧妙变化。教幼儿学会观察,学会举一反三,用彩泥来玩智力游戏。如圆形变变变,用圆形可变出花儿、葡萄、糖葫芦、头等等。搓根长条变一变:卷出蜗牛、蛇;弯压成水草、云朵、海浪;扭一扭变出麻花、辫子等等。搓个萝h变一变,变出鸭子、白鹅、长颈鹿等。幼儿在泥]二活动中懂得巧妙变化,越变越多,越变越有趣,就能积累经验,塑造出更丰富的物体形象。
  
  教,如何组织
   幼儿彩泥教学活动的内容多结合主题教学进行选材,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生成。笔者拟从中班泥工活动《木勺上的艺术》来谈谈组织策略。
  策略一,内容的选择要有一个好的切入点,在木勺上用橡皮泥来塑一个京剧里的人物形象,艺术地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头上的饰物,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感受美、创造美。京剧里的人,平时幼儿略有所闻,他们化妆、戴帽子、戴珠花,装扮很美。木勺,平时盛饭用的,幼儿都很熟悉,它的中间有个凹进去的椭圆,和人的脸形吻合,是一个极好的表现人物的载体。两者巧妙结合,以此为切入点组织这一泥工活动。
  策略二,环节的组织应一步步深入,幼儿很喜欢。活动环节:(1)师幼一起听着锣鼓点子走圆场步、台、台、台甩袖亮相,幼儿情绪一下子调动出来;(2)欣赏京剧里生、旦、净、丑各种角色的妆扮,选择有童趣的欣赏图片,脸型和饰物以可以感知的形为主,让幼儿一下子抓得住,感知得到;(3)用彩泥做一个花旦的范例,给幼儿一种艺术表现的思路及工作的程序。幼儿被美的形象吸引,表现美的愿望被激发,很自然地进入操作阶段。
  策略三,操作过程是富于个性的想象创造,发展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心理。这一环节,鼓励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把他(她)做出来。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塑京剧角色,色彩、造型都是与众不同。如生角的帽子看上去是梯形的,有的幼儿直接用手捏、压出来,有的幼儿用工具一刀切出来;旦角头上的珠花,有的幼儿是对称装饰的,有的幼儿追求的是不对称美;塑脸时,有的幼儿用白色,有的幼儿用黄色等等。这些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造型技巧正是幼儿富于个性的想象和创造,老师细心地洞察到,再给予肯定,让幼儿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不教,如何组织
   1 看实物图例。在泥工区投放泥塑方面的图书,幼儿选择看图例,按步骤进行实物塑型。
  2 依工序流程。参观面点师做点心的程序,用橡皮泥按工序流程进行实物塑型:如做饺子、包子,先和面,再包馅,最后捏成形。再如做生日蛋糕,先做好圆圆的蛋糕(底层),再用橡皮泥当奶油装饰花、水果、蜡烛等等。
  
  3 看图片塑贴。出示实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其各个部位是什么形状,像什么,然后再用橡皮泥一一把它们搓压粘贴出来。如小鸟、蝴蝶、大树等,可以照着图片中的样子有序地进行平面塑贴。
  
  4 借实物塑型。观察实物的外形特征,然后把它捏出来。如一只碗,捏出它平平的碗底,有弧度的碗壁;一只鸟龟,捏出椭圆形的底壳,头、尾、四条腿,装饰椭圆形的背壳,最后叠加成形;一只小兔,捏出圆圆的头、长长的耳朵、趴在地上椭园的身体,用小棒连接成形。
  反思幼儿彩泥教学和操作活动,老师应基于观察,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引导,使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老师一定要记住:
  第一,不要把你的表现手法强加给幼儿。谨慎使用范例,避免划一的塑型表现手法,如果使用范例,要留给幼儿适当的创造空间,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表现有形有体的东西,同时鼓励幼儿问的相互模仿学习,学习不同的表现手法。
  第二,不以像与不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找出每件幼儿作品中的长处,以小见大加以肯定,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耐心地和幼儿商量后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保护幼儿内心的自由、不要轻易打扰幼儿的工作,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专注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第四,倾听幼儿对作品的解读。泥工活动中,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对物体的表现都有个人的独到之处 如一朵花为什么用黑色泥做花心呢?“这朵花很伤心,没有朋友陪她。”为什么用绿色的泥来做太阳呢?“太阳刚刚喝了雪碧,很凉快。”这样的解读才是作品的真正内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幼儿的创造和想象,理解幼儿的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6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