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师资培养的问题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师资的培养却没有跟上中职学校发展的速度,导致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而缺乏师资培养的总体规划和稳定的职业师资培养渠道是影响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源。因此,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要解决此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统筹规划师资培养的数量和层次,建立稳定的合乎标准的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制定严格的职教教师资格标准,制定从其他行业吸纳优秀人员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 师资培养
  [作者简介]胡艳(1965- ),女,浙江宁波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中国教育史、职业教育。(北京 100875)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0-0019-04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17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缺乏师资培养基地的矛盾
  
  (一)经济建设和人民的教育需求使得中等职业教育获得较大发展
  1.国家工业建设需要大量中、初等专业技术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①。为了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工业化强国,我们需要大量合格的专门人才,尤其是工业建设的专门人才。“五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家机关需要补充的各类高等和中等学校毕业的专门人才共约100万人左右;同时,中央工业、运输、农业、林业等部门需要补充的熟练工人约为100万人。”②为新中国建设培养各项专门人才的重任摆在各级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面前。
  2.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要求举办职业学校解决中小学生出路问题。新中国面向工农大众的教育方针,以及“大跃进”的影响,使我国各级教育发展迅速,中小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但每年能升学者极为有限。“全国每年能进入小学的新生,约1500万人。”“大中城市出生的人,大约每年仍要有180万以上的人等待安置就业。农村出生的人,除去每年有少数进城就业和升大学的之外,绝大部分要留在农村就业。”③这些毕业生既不能升学,也缺乏职业训练。无论是在城市安排就业,或动员下乡都很困难,严重影响当时的社会稳定。但同时,新中国轰轰烈烈的建设事业急需受过训练的初中级技术人员。如何把这批人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重要的举措。
  3.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职业教育无法满足需求。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能力极弱,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无法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1950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07所,在校生11.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整个中等学校中的比例极低。当时,东北地区普通中学生占中等学校学生总数的81.3%,技术中学学生只占7.2%;华北地区普通中学学生占73.2%,技术中学学生只占5.6%。这种结构既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大量潜在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4.中央要求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技术人才,实现社会稳定和人力资源转化,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就提出,“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工人阶级自己的初级和中级的技术干部”,开始大力整顿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技术学校的整顿发展。1950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全面研讨职业教育的发展方略。随后,教育部出台《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中等专业学校章程》《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等文件,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分为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前者培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才;后者培养中等专业干部。学校实施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专业、课程,统一分配毕业生的管理模式,要求各地按专业化、单一化、公立化和规模化的原则调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到1953年9月,全国中等专业学校数由原来的794所调整为651所。除保留少数综合性学校外,其他均以单一、专门性质的学校设置为主。如华北成立了钢铁、制造、冶金、采矿、化学、土木工程、水利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31所学校中,重工业学校20所,轻工业学校4所,综合性学校7所。④到1963年中等专业学校发展为865所,学生为32.1万人。1960年技工学校曾发展到2179所,在校生达到51.7万名。⑤可见,中专、中技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第二,发展职业学校和农业中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教育部提出在普通教育中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分,举办城乡职业学校来满足经济建设和青少年受教育的需求。1955年教育部公布“小学教学计划”。为更完整地体现全面发展的方针,提出“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即综合技术教育)和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及体育”。1957年教育部专门发文,提出中小学要为那些不能升学的学生提供比较系统的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兴趣和能力。1958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大力举办农业中学、工业中学和手工业中学,把高小毕业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又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20世纪60年代,中央考虑“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学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建立起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⑥并在1964年制定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七年(1964~1970)规划要点(初步草案)》中提出,要在今后7年内,在大中城市举办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同时,根据城市需要,有计划地为工业、交通、财贸和其他行业培养必要的劳动技术后备力量。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等方案。在以上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城乡职业中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培养缺乏必要的渠道和科学规划
  1.师范院校只承担普通文化课师资的培养培训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部确定了职业学校普通文化课的教师主要由师范院校培养的思路:“师范学院以培养高中、工农速成中学、师范的教师及中等技术学校普通课教师为目的;师范专科学校以培养初中、初师教师和初等技术学校普通课教师为目的的。”同时,师范院校还要承担部分学历未达到专科毕业程度的职校普通文化课教师的进修任务。
  2.其他综合大学和专门院校未承担起培养专业、技术课教师的任务。普通文化课教师由师范院校培养,但对职业学校极其重要的专业课、技术课教师的培养,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意见。1954年在全国中等专业教育行政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曾昭抡提出了几条解决师资问题的路径:一是由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加以补充;二是发掘现有教师的潜力,提高教师工作量;三是充分发挥厂矿、企业机关的潜力,抽调技术人员与干部任教师或兼课。所谓有计划地补充是通过各部委高校培养解决。但实际上各高校并未将中职教师的培养列入计划。1954年高等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等财经教育会议,根本未提及财经类专业课教师的培养问题。同时,应该成为农林中专和农业中学师资重要来源的农林高等学校,在办学任务和培养目标上没有确定为中等农林学校和农业中学培养师资的任务。其毕业生“大部分是到农业生产合作社、技术推广站和省、专、县农场,小部分到最先进的国营机械化农业企业中去工作,发展农业生产,以示范作用引导个体农业逐步走上合作化的道路”。20世纪60年代,教育部曾提出综合大学、农林院校、工科院校的系科培养一部分职业学校师资,似乎明确高校应承担职校专业等课教师的培养任务。但在严格的计划经济时代,没有明确招生计划只能是一纸空文。
  3.工矿企业成为专业课教师的临时补充渠道。为了解决专业课师资的问题,各主管部门多次考虑在企业聘请兼任教师给予解决。如1952年提出,中等技术学校应设一定数量的技术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由各主管业务部门在其企业或业务单位的技术人员中聘请兼任教师,职校可与企业或业务单位试行建立定期交流技术课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制度;另外,也可从中等技术学校遴选成绩优良的毕业生作技术课助理教师。之后,教育部曾提出,可从中专毕业生及部分老技工中设法挑选补充一部分充实教师队伍。这一办法成为中专、中技类学校专业课教师的重要来源。但在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中等层次技术人员的当时,各厂矿企业很少有富余的技术人员供给职业技术学校。这一问题在农业中学中尤为突出。厂矿企业的技术人员通常受过专业训练,但当时的中国农村很少有受过专门学校训练的农民。1957年教育部要求农村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课,提出由担任“自然”或“手工劳动”教学的教师担任,或请当地有经验的农民、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指导员等给予指导或帮助,边教边学。这种办法显然不适合正规的农村职业学校,也不是长久解决师资的办法。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师资培养矛盾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
  1.1990年以前职业学校的恢复发展。自1978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至80年代末,中央屡次发文要求中等教育关注升学和就业两个任务,要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力争到1990年,使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相当”,逐步建立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⑦1981年,全国中等专业学校达到2170所,在校生达到63.2万人。到1985年底,全国共有中等专业学校2529所(不含中师),在校生10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6%。到1990年,我国共有一万六千多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总数达到600万人。包括中师在内,全国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21%,上升到1990年的48%。
  2.20世纪90年代以后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经济环境竞争,以及中学毕业生升学难、就业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1994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有计划地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系列。”1996年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到2000年,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数的比例全国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因地制宜地发展初等职业教育,普通中学中普遍增加职业教育内容。⑧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在以上政策的指导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到2000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初步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到2005年,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为1.2万所,在校生数达1291.7万人。⑨
  3.农村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农村职业教育飞速发展。20世纪中后期的中国,依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特色的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农村人才的培养。直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仍以普通教育为主,结构单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严重;农村学校基本照搬城市模式,缺乏地方特色。这导致了95%以上不能升学的中小学毕业生回到农村,既缺乏建设农村的心理准备,又缺乏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影响农村健康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的因素。80年代初,中央提出“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基础教育”的思路,试图通过在“初中增设劳动技术课,或在三年级时,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或试办农村初级职业中学”来改革农村教育结构。90年代,教育部在农村推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提出“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搞好各类短期技术培训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三教并举,相互沟通、布局合理的农村教育体系”。要求每一个试验县首先要办好一所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好为农、林、牧业服务的专业,特别是与发展粮、棉、油生产有关的专业,同时,也要办好为乡镇企业、县办企业以及第三产业服务的各种专业。在中央的大力倡导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2002年,全国有职业中学7402所,在校生数511.5万人。其中农村办的职业中学达1702所,在校生数101.8万人,县镇办的职业中学有2869所,在校生数207.4万人。⑩面向农村学生的职业中学(包括县镇职中,其生源以农村学生为主)数量占全国职业中学总数的61.7%,在校生占全部职业学校在校生的60.5%。2005年,农村职业初中共计431所,在校生数6214.9万人。
  (二)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相适应
  1.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数量少,规模小,质量尚待提高。城乡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师资作保障。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部试图通过建立独立的职技师院解决师资问题。1979年,国务院批准增设四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吉林技工师范学院、山东技工师范学院、河南技工师范学院和天津技工师范学院,专门为中专、中技、职业中学培养专业课教师,为普通中学培养劳动技术课教师。80年代初,又提出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可试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990年,我国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发展到11所。但到目前为止,以培养中职学校教师为单一目的的职技师院并未获得增长,而且这些学校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师资培养的质量:其一,办学层次不高。现有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多是在原有的技工学校、中专校和普通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改制、升格而成的。在很长时期内,它们多为专科层次的学校,近些年虽升格为本科院校,但其办学条件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学校开设专业水准普遍未达到本科水平。其二,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许多职业、工种消失了,同时,又产生了很多新的专业、工种。但职技师院开设的专业依然陈旧,缺乏超前的眼光,很多新兴专业和课程未纳入教师培养的内容。一些职技师院由普通高师改制而成,原来的师资队伍和专业设置均是按照普师的思路办的,至今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培养的师资也很难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其三,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办学存在着向普通高校看齐、盲目攀比的偏向。过分注重理论和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场地和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学生毕业后很难成为“双师型”教师。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又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中理论知识有限、实践能力缺乏的教师。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难以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发展需要。
  2.其他高等院校很少承担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的职能。由于独立的职技师院实际很难承担起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任务,1983年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各地大专院校应承担起专业课师资培训的任务。之后,主管部门一方面要求有关部委的教育部门要把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正式纳入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规划中,另一方面,设立职教基地,培养培训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2000年,中央财政拨款2000万元,在全国建立50个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教学质量高,具有职教特色、能起示范作用的师资基地。同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300个面向本地的职教师资基地。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20所学校作为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迄今为止已经建立了61个职教师资基地,为职教师资质量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些院校并未很好地承担起相应的任务。目前,这些院校的主要职责是培训在职校长、管理干部,而不是职业学校急需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虽然近几年开始承担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任务,但因多数高校未开设从事职业技术师资培养的院系,教师所学非所用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年,一方面,我们高校的毕业生分配困难;另一方面,我们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缺乏高质量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这与我们各类高等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有关。
  3.高等师范院校极少开设培养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专业(系)。鉴于职业技术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匮乏,20世纪80年代初,教育部拓展了高师院校的职能,要求“各地的师范学院和各级教育学院应开办为职业技术教育服务的新专业和举办专业课教师培训班”。90年代提出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要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拓宽专业知识面,增加一些农村急需的技术内容,加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当时,以文理基础知识为基础的高师院校有一定的条件培养职业学校某些专业的教师。高师院校的理科专业均有自己的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一些专业也有开拓的空间,如依靠物理系可以建设电器维修、无线电技术、计算机等专业,依靠生物系可以开设与农业、食品卫生、营养等有关的专业,美术系可以设雕塑、摄影艺术、建筑装潢等专业。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高师院校极少开设培养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系(科)和专业。进入21世纪,也仅有河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少数几所学校因合并其他职技院校而开设了培养职业学校师资的专业,多数院校并未涉足这一领域,特别是很多列入国家职教师资基地的师范院校依然没有相关的专业。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我国的职业师资培养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
  一是师资严重不足。1990年,中等专业学校生师比是1∶9.6,技工学校为1∶9.8,农业、职业中学生师比为1∶13.2。当时的普通中学生的师比为1∶15.1。 和普通中学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充足。但随着职业学校的发展,在校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职校教师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2006年,我国普通高中生师比是18.54∶1,职业高中是20∶1,普通中专是31.02∶1。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中专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如职教发展较好的江苏省,普通高中生师比为16.37∶1,职业高中20.36∶1,普通中专46.42∶1。江西省普通高中的生师比是18.24∶1,职业高中是25.42∶1,普通中专是66.74∶1。湖南省普通高中生师比是19.30∶1,职业高中为22.09∶1,普通中专为53.90∶1。 中职学校师资,尤其是普通中专师资匮乏可见一斑。现实的情况是,中职学校教师上课时数过多,工作负荷重,已经影响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而教师短缺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缺乏。
  二是现有教师整体素质低。据1996年统计,职业高中的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只占31%,技工学校为37.4%;而当年普通高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58%。 2005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具有本科学历的专任教师占70.3%,当年普通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82.3%。另外,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缺乏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同时,也缺少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这些问题已深深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
  综上所述,缺乏师资培养的总体规划和稳定的职业师资培养渠道是影响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源。
  
  三、培养高质量职教师资的对策
  
  (一)统筹规划师资培养的数量和层次
  很长时间,我国的教育管理采取中央集权制的方式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在严格的计划下进行。以师范教育为例,教育部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下,制定了师范院校的招生培养计划,成为基础教育师资的“活水源头”。但对职业学校专业课、技术课教师培养,却始终没有统筹规划,结果各高校因没有明确的培养任务而事实上并不承担培养职教师资的职责。
  当前,虽然我国各校办学自主性明显增强,但一定的计划性还是必要的。以职教发展目标和招生规模为依据,深入摸清现有各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按专业、按类别、按层次制定五年或十年的职教师资的培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师资,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二)建立稳定的合乎标准的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所有的师资培养计划均是以稳定的师资培养基地为依托。我国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正是配合了这一计划体制确保基础教育的师资来源。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7年,职教师资培养却没有相应的基地作为保障,导致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成为无源之水,只能通过临时性的措施解决。80年代后,我国建立了职教师资培养基地,但这些基地因数量少、规模小,无法支撑职业教育对师资的庞大需求。当前,我国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高等院校328所(其中独立本科师范94所),而职教师资基地仅61所。另外,和其他教育机构相比,职教师资基地的办学条件与现实的要求有相当的距离。不是缺乏职业技能实践的场所,就是没有教育实习的场地;不是缺乏专业教师就是缺乏教育理论师资,实习指导教师更是匮乏。因此,要建立稳定、合格的师资基地,就需要建立严格、科学的基地资质标准,从各类课程设置(通识、专业、教育)到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的配备,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演练场所,从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到教育专业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合理结构都有明确标准,从而使得办学机构从硬、软件上都能符合职教师资培养的要求。
  (三)制定严格的职教教师师资资格标准
  鉴于职业教育的目标(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学生的特殊性(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学习能力差,很难适应概括性太强或太抽象的学习;很多学生有过学习不良或学习困难的经历,缺乏自信),职教教师除了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能把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能用学生理解的方式(如操作演示、图形、问题解决等方式)实施教学的能力。这就对职教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职教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普通教育学的知识和能力,具备1~2门所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结合的经验,以及相应的指导学生的能力。在现实中,我们的职教教师普遍缺乏这样全面的素质。因此,有必要对职教教师制定专门的资格标准,真正吸纳适合到职教领域从教的人员。
  (四)制定从其他行业吸纳优秀人员的配套措施
  从企业抽调合格的专业人员充实职教师资队伍是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但什么样的人适合到职业学校充当教师?是临时性还是终身性的?如果是临时性的,教师和企业和学校的关系如何理顺?是确保学校和企业的利益,还是维护教师个体的利益?如果是终身性的,如何使其能在学校环境下获得专业成长?在管理制度上如何保障其发挥专长,带来企业良好文化特质的同时,尽职尽责地承担教师的职责?等等。可以说,要从其他企事业单位吸纳优秀人员从教必须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否则永远是临时性的措施,对职教师资的建设并无益处。
  
  [注释]
  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A].毛泽东选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13.
  ②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491.
  ③周恩来.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25-227.
  ④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7.
  ⑤《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188.
  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34.
  ⑦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C].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2090.
  ⑧教育部,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C].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51.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7-79.
  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8-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6)[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6)[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22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