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数学 学做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冬芳

  摘 要:针对职业中专的学生成绩差、表现差,教师要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内化过程和行为规范的同化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学做人,培养他们成为: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人;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耐挫能力的人;有合作交流意识和竞争意识的人;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时尚感的人。
  关键词:职业中专生;学数学;学做人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72-02
  
  教育家吕型伟的人才观是“俗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他认为第一要做文明人,第二要做现代人,第三要做中国人,要热爱社会主义中国,第四要做地球人,要放眼世界,关心生态。现如今职业中专的学生,都是些“90后”,在家里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遇到困难就退缩,平时养成一些坏习惯,导致他们学习习惯差、表现差。他们往往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得过且过;没有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做事丢三落四;也没有正确的审美意识,以为稀奇古怪就是时尚、就是美。以致将来走上社会高不成、低不就,和社会格格不入,稍不如意就垂头丧气,最终被社会所抛弃。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做人,就是要学生铸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求的人。而数学是富有思想、智慧、灵感的学科,它能使人聪明,使人坚强向上,使人学会鉴赏美、塑造美、追求美。在人类知识的领域中,数学以其辉煌的智力成就被尊为“科学的皇后”,同时数学又是“科学的仆人”。所以教师要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内化过程和行为规范的同化过程。
  一、学数学,培养学生成为有民族
  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人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我国数学领域的发明和创造是世界数学发展史中光辉的篇章,如: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之一:勾股定理,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古代对这一数学定理的发现和应用,远比毕达哥拉斯早得多;祖冲之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杨辉三角,又称贾宪三角,帕斯卡三角,北宋人贾宪约1050年首先使用“贾宪三角”进行高次开方运算,在欧洲直到1623年以后,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13岁时发现了“帕斯卡三角”;陈景润于1966年发表“1+2”的证明,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华罗庚是数学大师,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这些丰富的极具说服力的数学史料,再加上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如杨利伟载人航天成功的壮举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勤奋自强教育的很好素材,以此激励学生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树立民族自豪感。
  二、学数学,培养学生成为有良好的
  思维习惯和耐挫能力的人
  五花八门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多边形、长方体、圆锥面等等,居然可以从一组平凡的公理出发,步步为营,依次展开,推论出一系列的前后有序的定理链条,最后构成了欧氏几何学。还有,我们能从一堆乱麻似的数据中,找到一些关系,写成方程式,按部就班地把未知数一一解出来。这些,反映了数学思维的严密有序特征。学做人,就是要学会逻辑,使人的头脑有条理,能够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安排工作,办起事来有条不紊,不会丢三落四,不会被一些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如:老板给你两个加工资的方案。一是每年年末加一千;二是每半年结束时加300元。请选一种。一般不擅数学的,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选择前者:因为一年加一千元总比两个半年共加600元要多。其实,由于加工资是累计的,时间稍长,往往第二种方案更有利。你若会在该公司干三年以上,则应选择第二方案。同时,数学是枯燥的,它的运算、计算有时也是繁杂的,这需要学生的细心、耐心、恒心和毅力。如:用导数法解决函数的最值问题;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用设而不求、韦达定理解决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问题时,多数学生总是怕难,不愿意做,教师应教育学生这其实和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是一样的,你是躲避还是挑战,就看你们现在能不能战胜自己了,难题做出来了,心中的愉悦自不必说,单就是这种挑战难题的能力可以用到以后生活中去。数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坚强的品质。从而为将来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学数学,培养学生成为有合作
  交流意识和竞争意识的人
  合作交流意识和竞争意识是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条件。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的操作活动中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竞争。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数学中开展交流的目的,不在于学生解决多少问题,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竞争。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也看到自己的力量。在与别人协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足够的机会进行思考探究,我们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尝试、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获得发展。如在学习由递推公式:an+1=pan+f(n)(p为常数且p≠1),a1=a,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这个问题时,先让学生分组解决: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2an+1,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引进竞争机制,对问题解决得好的小组给予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会自主的加入到合作学习之中,探究这个问题的解法。同时,问题的挑战性也促使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作用有了充分认识。
  四、学数学,培养学生成为有正确的
  审美观和时尚感的人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这以上的一切”(克莱因)。英国数学家哈代说:“现在也许难以找到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对于数学美的魅力全然无动于衷”。数学美的表现无处不在,例如,数学概念的明确新奇,定理的简洁严密,公式的简明醒目,方法的简单广泛都会使人产生美感;再如,几何图形的对称,行列式的整齐,方程式的统一,数学符号的优美,函数图像的光滑流畅等也都能使人为之倾倒,陶醉于数学美的享受之中。总之,数学理论体系不论从整体上看还是从局部分析,无不充满着数学美。数学美是无与伦比、博大精深的;是含蓄、抽象的美。感受者必须在接受一定的数学教育之后,才能够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才能在精神上对数学的雅和美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力。数学美是一朵艳丽多姿的奇葩,是数学教育中一道辉煌灿烂的曙光,它对培养非智力因素,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漫步在数学王国里,充分领略数学的美,更多地挖掘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中的美,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数学的王国里吮吸知识的甘露,从数学美中得到美的熏陶,在美的领域中成为会审美、善审美,真正做到具有时尚感的人。
  综上,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起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是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让学生通过感悟、累积、转化、提高,在精神上不断充实自已,意志上不断激励自已,人格上不断完善自已,将来在社会上能好好做人是我们职业中专数学教师的职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