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认知角度研究概念隐喻理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少玲 黄清心

  摘 要: 隐喻一直备受中外学者的关注,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还是一种认知工具。莱可夫和约翰逊是其中代表,他们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并首先提出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本文介绍了概念隐喻的构成、分类、功能、主要特点,以及国内外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 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 研究
  
  1.引言
  隐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比较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公元一世纪古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提出了替代论。理查兹提出了互动论,后来布莱克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虽然互动论突破了比较论和替代论,但只是在语言范畴内研究隐喻。随着对隐喻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开始意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认知现象。1980年莱可夫和约翰逊合著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在书中他们首先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概念隐喻理论的出现把语言就是隐喻的认知提到了新的高度,从而使隐喻摆脱了以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观。
  2.概念隐喻理论
  莱可夫和约翰逊的隐喻理论也称为概念隐喻理论。所谓“概念隐喻”与修辞格中的隐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为“概念隐喻”是建立在修辞格隐喻的认知分析基础之上的;将修辞格隐喻分析的结果,认知功能用于一般语言的研究中才产生所谓“概念隐喻”(翟少军,2006)。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一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5)。
  2.1概念隐喻的构成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包括始源域、目标域、体验基础、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映射等。始源域和目标域是概念隐喻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蓝纯在《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2005:12)指出:“隐喻由两个域构成: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隐喻也就是通过映射的方式把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它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隐喻映射并非随意产生,它来源于我们的身体经验。
  概念隐喻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如概念隐喻“商业是旅程”,在这个概念隐喻中,商人对应旅游者,建立企业对应旅游的起点,采取的商业策略对应旅游时所采用的交通工具等。隐喻映射可以把始源域的推理模式映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上。如上例,在旅途中遇到困难时,旅行者要么努力克服困难继续旅行,要么留在原处甚至放弃旅行。同样,在经商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要继续经营就得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否则经营就只能停滞不前或倒闭。
  体验基础来源于人的认知。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得以实现的。通过这种体验,人类认知从基本概念提升到复杂概念,身体的体验构成概念隐喻的体验基础。
  2.2概念隐喻的分类及功能
  莱可夫和约翰逊(1980)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分类方式,把概念隐喻分成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空间隐喻指的是以空间概念为始源域向其他目标域进行映射时,通过直观的空间概念理解抽象概念。实体隐喻指的是用物体和物质的概念来理解和描述感情、事件等抽象概念。实体隐喻最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如:房子、丛林、田野,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状态也看作一个容器(赵艳方,1995:5)。结构隐喻是以一种概念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即后者的构成来源于前者。(Lakoff、Johnson,1980:3―14)。
  莱可夫和约翰逊(1980:154)指出:概念隐喻最主要及最基本的功能是通过人们所认知的具体经验知识来理解抽象的不具体的领域,概念隐喻是人们对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工具,它将推理方式、类型从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
  2.3概念隐喻的主要特点
  概念隐喻的主要特点包括系统性、普遍性和创新性。每一种概念隐喻的映射都具有系统性的特点。隐喻的系统性容许人们用其他概念来理解一个概念的特定范围,这意味着,这个概念的其他方面将处于隐蔽地位(胡壮麟,2004:76)。由于我们语言中的隐喻词语与隐喻概念的对应具有系统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隐喻性词语来研究隐喻概念的本质,了解人类活动的隐喻特征(束定芳,1998:15―16)。
  李国南(2002:83)在论述隐喻的认知功能时把隐喻比作一座“推理的桥梁”,从一个已知的认知领域通向一个新的认知领域。人类的认知除了对事物物理和功能特性的认识以外,还具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也存在于概念隐喻中。
  3.国外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
  1980年莱可夫和约翰逊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他们在书中指出隐喻事实上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广泛存在于各个学科和不同领域中。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英语的许多表达方式均来自基本的隐喻,并将其称为概念隐喻。Fauconnier(1997)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把始源域和目标域都看作“合成空间”(实际上就是互动的结果)的“输入”(束定芳、汤本庆,2002:2)。Fauconnier和Turner说:“概念整合――亦称(概念合成或心理合成)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运作,其结构是统一的,特点是动态的,可应用于思维和行动的许多领域,包括隐喻和转喻。”(林书武,2002:1)
  4.我国学者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
  1980年莱可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隐喻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概念隐喻的提出使隐喻被正式纳入到认知科学的新领域。20世纪90年代,概念隐喻理论正式传入中国,引起了中国众多学者对这一新领域的广泛关注。我国学术界对隐喻理论的发展也做出很大贡献,并在国内广泛介绍了外国的相关理论。
  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2000)一书中强调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西方隐喻理论进整理,对隐喻的产生原因、工作机制和本质特征、隐喻的功能等进行全面分析。胡壮麟在《认知隐喻学》(2004)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语言、认知、隐喻及隐喻的实质,对概念隐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蓝纯在《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2005)中对认知科学与隐喻学进行详尽的解析。特别是讨论了从认知的角度看隐喻,在总述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后,以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为例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冯晓虎在《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2004)中介绍了欧洲、中国的隐喻史,以及隐喻在篇章中的功能。王寅在《认知语言学》(2007)中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了认知模型、认知语义学、隐喻认知等方面。
  5.结语
  由此可见,从最初的语言修饰工具到人类思维机制和概念隐喻的极大转变,隐喻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隐喻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具体化。隐喻理论的发展也日趋系统、完善。隐喻理论可用在文学批评中,隐喻理论还可运用在具体语言实践中,从而使隐喻研究与应用语言学紧密结合。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国内外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在不断发展,隐喻有助于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参照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那些难以捉摸的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涉及语言学、心理学、语用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 篇章的框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外国语,2002,(1).
  [7]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1998,(6).
  [8]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9]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2).
  [10]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1]翟少军.概念隐喻论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