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1高考古诗文阅读考查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1年17份试卷的20个文言文阅读文本(包括断句文本),以传记为主要的阅读体裁形式(其中有11段传记文体),并且出现了以议论为主的序文、奏疏等,选材范围广泛,上自《淮南子•汜论训》《管子》,下至清代顾炎武的《日知录》,其间有出自《史记》《汉书》《新唐书》《旧唐书》《宋史》等著名史书和《苏轼文集》《陶庄集》《道园学古录》等文集的文本。
  命题考查的重点仍然是考纲的要求,可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具体语境中,对实词意义的理解;第二,特定语句中,对虚词意义与用法的辨析;第三,基于文本内容,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第四,理解全文内容,准确概括,恰当评价;第五,注重运用能力,翻译文句,句读断句。分析17份试卷设题的特点可以看出,试题中实词推断题涉及的词汇主要是文言文的常用词与次常用词,虚词辨析的词语考查没有超出《考试说明》所给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范围,句子翻译所涉及到的句法结构,主要是采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常用的文言句式。文言文阅读的难点表现文句的翻译上,因为有的省市文言文翻译的句子越来越长,安徽卷翻译的第二道试题,句子不含标点竟达到26个字之多,重庆卷翻译的第二道试题句子不含标点也有23个字。易错点设置在虚词的辨析和文言断句上。其一,虚词虽然考查范围是18个,但有些同学平时学习时可能就是虚实不辨,意义不清,用法不明,错误易现。其二,断句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平时训练刺激量少,生疏度大,像北京卷、重庆卷又将断句的文本单独设置,既割裂了学生的阅读连贯思维,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学生易错率高。
  2011年17份试卷古诗词阅读选取的18首诗词(其中湖北卷是两首宋诗的比较阅读),唐宋诗词是主流,共13首(其中唐诗3首、宋诗8首、宋词2首),其他的《古诗十九首》1首、明诗2首、清诗清词各1首。诗词涉及的题材有怀古伤今、家庭教育、游子思乡、怀念友人、任情自然、愤慨世俗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仍然是命题专家青睐的对象,如唐代的杜甫、储光羲,宋代的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周邦彦、陈与义、张耒,明代的高启,清代的纳兰性德等,似乎今年的命题者更喜欢宋代诗人。古诗词欣赏命题考查把《考试说明》中的“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涵盖到了,但考查重点却落在诗歌的情与景的关系分析、诗人情感的表达、诗句的赏析、结构线索的梳理等方面,2010年较多出现的炼字、意象的鉴赏却渐渐淡出。17份试卷中,考查情与景的关系、诗人的情感界定各有8道试题,可见对于诗歌的情感把握也是我们学生的一个易错点。因为把握诗歌的情感,要从诗歌的意象、画面的情境、诗人的经历、创作的背景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哪一方面疏忽,可能就会出错。而由2010年“炼字”赏析到2011年赏析诗句、梳理线索的变化就成为学生的一个难点,因为分析一个字,抓住的是一句话;而赏析一句话,则需要顾及一首诗。也就是说命题顾及全篇,越来越引起命题者的重视。像北京卷结合诗歌内容并“联系自己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湖南卷的“独一题”“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都是开放度很大带来难度较大的试题。
  分析2011年古诗文阅读命题,我们可以预测――2012年古诗文阅读的命题选料的难度标准为“浅易”,基于学生能读懂;命题考查的能力依据是《考试说明》的能力点;命题的形式基本稳定,并且开放度逐渐加大。
  首先谈谈文言文的命题及备考。201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的特点可能呈现在以下方面:①选文体裁相对稳定,一般都是人文散文,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传记文体仍是主打文体,但也不排除“说”“记”“疏”“铭”等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文体;②文章偏重于叙事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思想内容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忠贞爱国、品行端正、勇于担当、崇尚仁德、勤政惠民等仍是命题专家看好的素材;③每篇文章大约六七百字,有些篇幅可能呈现偏长的趋势,如今年的重庆卷、山东卷、安徽卷、湖北卷等,而且文章的阅读难度略有加大。但是这些难度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文化常识的联系不会太紧密,不会出现繁杂的典故,命题者可能在字词、句法上花心思;④题型、题量和考点覆盖基本稳定,仍是考查实词的理解、虚词的辨析、分析综合中的信息筛选、分析理解中的归纳评价和翻译句子、文言断句等。归纳评价的陷阱设置可能还是在曲解词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偷梁换柱上做文章。题型是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
  鉴于此,平时备考要夯实自己的文言字词知识的基础,学会抓住文言文阅读的难点,系统梳理阅读的要点,应该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梳理重要信息的习惯。例如整理字词的习惯。我们平时要注重积累文言实词知识,尤其要注意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我们要根据语境,联系自己熟悉的词义,由已知推出未知。再如文言文的分析综合,主要考查我们的是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者可能侧重在人、事、理三个方面来设置迷惑点。阅读时,我们就应该梳理文章主要人物是谁,他与次要人物是什么关系,文章中写了几件事,中心事件是什么,主要人物在中心事件中的表现怎样,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对事件的看法有什么不同,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有几件,他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在这几件事中如何表现出来的,在这些事件的叙述中,作者的倾向性是什么,是赞成,还是反对,抑或只是客观的叙述等,这些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考试尤为重要。
  关于古诗词鉴赏的命题及备考,2012年古诗词鉴赏的命题可能会呈现以下特征:①选材的范围可能以唐宋诗词为主,兼以明清诗词,也不排除《诗经》《楚辞》(选段)、汉乐府、南北朝乐府、《古诗十九首》甚至是名著中的一首诗词。诗人覆盖面比较大,可能会出现我们根本就不闻其名的诗人,就像今年全国新课标卷出现的唐代诗人周朴、福建卷出现的清代的诗人厉鹗等。开放度趋大;②选择的诗词的内容也会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主流还是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怀才不遇、隐逸之趣、山水之情等;③设题的形式除了针对某一知识点单独命题考查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外,“一题多问”的综合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题会越来越多,甚至就像今年湖南卷只是“独一题”的考查;④命题考查的重点可能还是对于诗歌思想情感的把握。因为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评价诗人的情感态度是鉴赏一首诗词的前提,内容情感、价值态度错了,其它方面的鉴赏就显得毫无意义。题型的设计主观题为主,北京等极少的地区采用客观题。
  明乎此,我们在平时备考时要以考纲规定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四个能力点的鉴赏为主线,在读懂诗词上多做文章。其一,读诗应知诗家语。例如诗词的词类活用。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其中的“镜”应为“照镜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其中的“耻”应是“认为……可耻”等,这是读懂诗词的前提;其二解诗更需知人论世。“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及其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事物写作,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等。平时读诗词都能做到这样,考试就会稳操胜券。
  责任编辑 刘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3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