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在山地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海绵城市理论”目前在我国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实践应用越来越多,以山地校园延边大学为例,从“海绵城市理论”的角度,总结分析了目前延边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地面铺装、垂直绿化、水景、下沉式绿地等方面,提出了延边大学校园景观改造的应用启示。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山地校园;景观
1 海绵城市理论的含义
近几年,随着“海绵城市理论”不断被专家学者讨论研究,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建中一项重要工作。“海绵城市”是指整个城市能够像一块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弹性,对雨水收放自如,在降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城市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切断了雨水的自然循环路线,而海绵城市理论则是综合采用了“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措施,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低,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又被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简称LID。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就是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修复城市水文化,建设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延边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现状
延边大学地处我国东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校园总占地面积350hm2,整体地形北高南低,为名副其实的山地校园。从“海绵城市理论”的角度来看,目前延边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排水功能差 由于延边大学校园地势高差相对较大,硬质铺装多,明沟排水效果不明显,地面铺装以沥青路面为主,混凝土砖为辅,就铺装材料上讲,其渗水能力差,每次下雨都会在地势较低处形成大量积水,尤其是延边大学正门位置,逢雨必涝,雨量大时,车辆通行都会受限。
2.2 植物景观群落性差 虽然延边大学校园中包含了20科、54属、76种植物材料,满足了植物配置的多样性,但由于校园土壤肥力不足,尤其新校区内,植物材料整体体量小,地被植株长势差,裸露土面多,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甚至个别植株死亡。
2.3 水景设计少 水景是绿地中天然的储水空间,它可以将水景场地周边的雨水都汇集到水池内,直接起到蓄水,减少地表径流的作用,但延边大学校园景观中水景设计非常少,占地350hm2的校园里只有3处水景景观,一处位于老校区师范楼南侧,一处位于学校俱乐部西侧,一处位于新校区科技图书馆北侧。
2.4 无法垂直绿化 延边大学校园地势北高南低,所以在校园建设中形成了很多边坡、挡土墙等,目前这些边坡、挡土墙都采用了完全石砌的形式,景观效果生硬,更不会产生任何生态效益。
3 “海绵城市理论”在延边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启示
通过对延边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现状分析来看,若利用“海绵城市理论”对部分校园景观进行改造,把“遇水成河”的山地校园逐步改建成具有良好水环境的“海绵校园”,不但可以有效减少校园地表水径流量,还可以逐步形成良好的校园水生态系统,具体改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 地面铺装 延边大学校园硬质铺装面积很大,可借助透水铺装来实现雨水渗透,用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代替原来的普通沥青路面,用渗水砖铺装、碎石铺装、鹅卵石铺装代替部分校园中的游步道,将停车场的混凝土铺装改造为嵌草砖铺装,道路两侧增加渗水沟等等,最大程度减少地表径流,将雨水渗透到地下储藏起来。
3.2 下沉式绿地 针对校园内植被长势差这一现状,可以把部分校园绿地改造成下沉式绿地,即雨水花园,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比较常见的设计手段,在种植土下层设砂层、砾石层等,降雨时,绿地变身为蓄水空间,周围的雨水可汇聚到绿地中,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逐渐渗入土壤,防治雨水快速流失,把雨水更多地留在校园绿地中。
3.3 水景 水是最具灵动性的景观要素,深受人们喜爱,在校园中,可采取多种方式蓄水,增建多种形式的水景景观,自然的将雨水引流至水景观中,能促进雨水的积存净化。
3.4 垂直绿化 除了地面改造,立体空间绿化在雨水处理中也至关重要,延边大学校园中各教学楼的屋顶均为平屋顶,可进行绿化设计,打造绿色屋顶;同时改变原有的护坡结构,把石砌护坡改造成植被护坡,从而做到雨水的减排与净化。
4 结语
通过以上几点启示对延边大学校园景观进行改造,能增强校园屋面、路面和绿地的渗水、蓄水功能,同时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可提升延边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的美观性、生态性和可识别性。
“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仍在发展之中,它需要所有城市建设者不断地探索、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这也必然会展开城市建设的一场新的革命,同时也能为山地校园景观注入新的活力。
(收稿:2016-06-16)
参考文献:
[1]李佳益,孙萌等.延边大学校园绿化现状评价与建议[J].现代园艺,2015(9):120-121
[2]陈硕,王佳琪.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36):128-131
基金项目:吉林省第八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dbksky2016332
通讯作者:周燕(1982-),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971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