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移动互联环境下高职微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前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微课教学为了实现其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与开发更加高效的微课程教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程;高职教学;教学设计
  就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影响逐渐扩大,在教学中也开始逐渐应用互联网等开展教学,移动学习与在线学习逐渐走进学生的生活。微课程由于其本身具有不受时空限制、使用率高等特点,获得广泛的应用,学生通过利用该教学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知识。为了使互联网环境下的微课程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就要对微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并不断完善课程内容。
  一、微课程的应用现状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加强对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中探讨的重点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进行思考,看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从而实现其教学的目标与教学效果。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很多高等院校中通过应用微课程与翻转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但是,在高职教学中应用微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其教学效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有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用微课程往往是将其作为独立的课程,与常规教学课程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不能将微课程灵活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能将同学生的实际学习结合起来,这就使得其实际的教学效果被削弱。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微课程的教学效果于教学质量,就需要对微课程的教学模式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能够使微课程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并能使其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1]。
  二、移动互联环境下高职微课程教学设计的具体措施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微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对微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设计。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科教学特点,对微课程教学设计进行反复的思考与改进,从而能够设计出更加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的微课程,实现其教学目标。
  (一)正确地把握微课程的整体结构
  在高职教育中应用微课程通常是教师通过应用微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合理地利用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前预习新知识,在课后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内容进行回顾。通过应用微课程,教师与学生都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2]。因此,在高职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法就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师生讨论交流教学、学生教师总结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局限于学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与地点,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对学习任务单、微视频以及测试练习等进行选择与自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课前就对教学内容形成一定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更加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在学习中就可以明确学习的重点。同时,学生在应用微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发现问题,联系已知知识解答问题,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将其在自学环节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提问,与教师、其他学生共同讨论。通过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来学习新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合理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结束后,还需要对学生应用微课程学习的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价,也可以采取网上评价的方式开展,学生也可以自主在网上对其学习成果进行检测,教师对该成果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二)设计合理的微课程模式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微课程教学中具体包括微课程开发、微课程实施、微课程评价。其中微课程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就完成,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前就向学生提供充足的微课程学习资料,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利用微课程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3]。这也是微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对微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微课程学习任务单、微视频、PPT 的制作和测试练习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对学习任务单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准确地选题,通过精炼的题目来体现教学目标。尤其要使题目具有典型性与针对性,这样学生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单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并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在对微视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对该微视频的内容与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需要同教学任务衔接起来,可以将教学任务中的知识点的讲解、实验操作等都设计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将微视频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对PPT 演示的设计则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来对本次教学中的教学重点与教学任务进行重点描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重点。对测试练习进行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划分出不同的学习难度,正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测试练习的难度可以降低,使学生通过测试练习来检测自学的成果。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讨论实现,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的学习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需要,还可以应用比较先进与新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4]。同时还能够通过更加多样的形式来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学习、理解知识,其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教师在微课程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将某一教学知识点作为教学的重点,以此为中心展开教学,这样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需要结合先进的教学经验,设计多种与教学重点相关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手段,可以通过灵活地应用集体研讨、小组讨论以及研究成果展示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来使学生更加灵活地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灵活地应用微课程资源来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中,在向学生解释一些比较深奥的知识点时, 就可以通过应用微视频来使学生对该知识点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高职教学中应用微课程开展教学,有效的微课程评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该教学环节,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的微课程教学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通常是采用网上测试练习、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与反馈等多种形式开展的。通过有效的微课程评价,不仅可以使教师更好地认识到在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应用微课程学习的成果;还能使教师认识到在微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学习。不断提升其微课程设计能力、微视频制作能力以及微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通过合理利用微课程资源,开设微课程,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还能为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其实际的学习情况,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学习,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设计的科学的微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尚且存在不足的知识点,并且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能在教学结束后,根据学生反映的实际情况,对微课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改进,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对微课程进行再开发与建设,从而能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祥艳,侯素玲,王涛.移动互联环境下高职微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253.
  [2]张义良.高职微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J].萍乡学院学报,2015,03:115-118.
  [3]张崎静,刘亚栋,王波.基于微课程的高职英语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以外事实务课程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2:117.129.
  [4]王庭俊,王波,张崎静.基于微课的高职“SolidWorks三维建模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J].职业教育研究,2014,06:162-1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9835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