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肥料过量施用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肥料的过量施用是构成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之一。本文就肥料过量施用对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剖析,并对因肥料不合理施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土壤;肥料过量施用
中图分类号:S1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833031
1 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解和认识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空气、水体、土壤和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成分复杂,比较难以控制等特点。
2 过量施肥对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影响
2.1 土壤重金属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
从化肥原料的开采到生产加工,都会给化肥带进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研究表明,无论任何土壤长期施用化肥都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广泛应用,促进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但其中一些饲料添加剂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随畜禽粪便以有机肥料的形式进入土壤,造成土壤面源污染。土壤环境一旦遭受重金属污染就难以彻底消除。
2.2 土壤酸化、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目前,农民肥料施用普遍存在重氮磷肥、轻钾肥,重化肥、轻有机肥现象,从而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逐渐酸化,严重板结。而且过多的施入化肥,土壤水溶性养分等物质被农田灌水或雨水淋溶到地下水及河流中,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导致藻类滋生,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继而破坏水环境,造成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及河流污染。
3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恶化的原因分析
3.1 农村环境治理发展滞后,对农村农业污染重视不足
人们对农村农业面源污染认识不足,特别是农民对污染的负面影响尚没有主动防治的意识,对农村及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重视不够,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加之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超前于农村环境的治理,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观念落后而且适用性不强。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与激励不相容,导致农民对提高化肥使用效率的指导缺乏积极性,使不合理的化肥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3.2 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够宽广,扶持措施不力
经梳理近几年的资金来源情况,本地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仅限于上级拨款项目,资金渠道相对比较窄。环境保护属于没有投资回报、公益性强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由于对农村污染防治缺少扶持政策,治理的资金又匮乏,导致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立难度较大。
3.3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存在形式化,缺乏强制有力改善措施
目前,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上大多只限于对农村面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对农村的生活污染、畜禽养殖场的末端治理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往往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最小经济规模限制而不可行。加上农村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足,农民对环保法的内在经济动因认识不清,导致农业污染调查、监测多,改善、改良手段少,农村污染治理效率缓慢。
4 改进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对策
4.1 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途径,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和农业清洁生产宣传力度,宣传肥料使用常识,提高科学使用肥料水平,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知识、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在生产中自主的农业标准化意识和生产水平,让社会公众和农民群众认清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本质和危害,使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4.2 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向农民推广降污平衡施肥方法
在技术上充分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推进肥料使用减量化,大力推广配方肥、缓控释肥、叶面肥等高效新型肥料,大力推广叶面喷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作物施肥上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方式,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指导,改盲目施肥为优化配方施肥。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资源,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减少作物对外来化肥养分的依赖。
4.3 重视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加大农村降污政策支持
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探索建立农业生产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不断拓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经费渠道,加大测土配方施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农业清洁生产示范、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农业项目资金投入力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988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