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江县大棚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三江县发展大棚蔬菜前景广阔,但由于引进大棚栽培模式的时间不长,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日渐显现。研究三江县大棚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三江县大棚蔬菜应从发挥典型企业带动作用,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兼顾特色与品种多样化、重视蔬菜产后加工、发展采摘式大棚蔬菜生产等方面入手,力求找出一条有利于三江县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可行性路线,壮大发展三江县大棚蔬菜产业,打开三江县大棚蔬菜内销和外销局面,形成三江县另一个新的农业增长点。
  关键词 大棚蔬菜;三江县;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94
  大棚蔬菜是设施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节水节能、周年供应、可持续发展等鲜明特点,属于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1],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重要表现,也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形式之一。“菜篮子”工程既是一项民生任务,也是一项富民措施,三江县通过“菜篮子”项目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对于丰富百姓“菜篮子”,保障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增加菜农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三江县大棚蔬菜发展的现状
  1.1 基本情况
  三江县位于广西柳州市北部山区,是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农业生产以“两茶一竹”为特色优势产业,蔬菜种植产业化程度低,政策扶持力度小。截至2015年全县蔬菜完成种植面积达6 651.73 hm2,产量68 608.8 t,产值1.1亿元。
  三江县蔬菜产业发展长期以来依靠露天栽培模式,近年来,得益于“菜篮子”工程项目的实施,三江县陆续建立了一批大棚蔬菜栽培基地,主要分布于古宜镇、丹洲镇、斗江镇和梅林乡等,大棚设施用于集约化育苗、生产叶菜类蔬菜和栽培食用菌为主。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蔬菜大棚的建设日趋标准化,由最初发展的竹木+薄膜的简易形式,进化到钢架结构+薄膜+防虫网的单栋、连栋大棚,设施栽培高投入、高产出、高品质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农民实现增收,辐射带动周边菜农积极加入发展大棚蔬菜生产的行列中。
  1.2 发展优势
  由于三江县旅游业的发展,当地餐饮业对本地特色蔬菜和高品质蔬菜的需求增加,内销空间尤为可观。大棚蔬菜生产模式能大幅提升单位土地产能,产量一般为露地生产的3~10倍,甚至更高。通过发展大棚蔬菜产业,提高本地特色蔬菜的产量,实现反季节种植,延长上市时间,同时引进一些名、特、优、新的蔬菜品种,可以满足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对蔬菜的需求,拥有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三江路网形成了以高速公路铁路为主脉,县乡公路为侧脉的陆路脉络,使三江融入桂林半小时经济圈,到达广州、南宁仅需3.5 h,距离柳州、贵阳仅2 h车程,陆网还辐射带动了三江县的空运、水运路线的便利,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的优势,这将促进三江县特色优质蔬菜的输出,区内输出到南宁、柳州、桂林等主要城市,区外输出到贵州和发达的珠三角地区。
  2 三江县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特点
  2.1 大棚设施和生产技术方面的特点
  目前,三江县境内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所建设的钢架大棚,经过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较之以往的竹木大棚有了较大改进,大部分蔬菜大棚由钢架+防虫网+薄膜建成,搭建钢架+薄膜组成简单的生产空间,满足了抗寒和避雨的需要,对秋冬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设施功能逐渐发挥出其有效作用。从山区蔬菜合作社发展和菜农经济状况等特点出发,对农业部门培训宣传的温室环控技术和栽培配套设施正逐步引入中,让三江县内的大棚蔬菜产业正走向标准化的生产。
  2.2 大棚生产存在的特点
  大棚蔬菜生产一个显著特点是产季优势,实现反季节栽培、保护地栽培、育苗、春提早、秋延后栽培等。三江县菜农运用大棚生产时,充分发挥了大棚温室的防寒避雨作用,在应对恶劣天气时表现出比露天栽培的显著优势,降低了受灾风险。另外,菜农生产意识不断进步,与棚外生产的作物进行科学区分,充分运用产季优势,努力实现提高效益、提高产值。
  3 三江县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的对策建议
  3.1 扶持典型企业,建立蔬菜标准园
  支持和指导基地基础好、有条件的蔬菜生产流通企业建立蔬菜标准园,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生产规范,周年供应品质优良,绿色健康,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蔬菜产品,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蔬菜标准园项目资金,追加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品的贮存条件,打通运销渠道,提高基地产品商品化程度,增加大棚蔬菜基地的经济效益。通过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联动提高周边小农蔬菜大棚产品的商品化,形成龙头作用,以企业典型带动三江县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
  3.2 发展特色蔬菜商品,兼顾品种多样化
  立足于服务当地旅游餐饮业,大力发展大棚栽培本地特色山野菜,同时为满足当地居民对蔬菜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引进名、特、优、新的蔬菜品种进行大棚生产,不同蔬菜作物的轮作,还可起到避免大棚连作障碍的发生,提高大棚设施的利用程度,促进蔬菜大棚的持续高效生产。
  3.3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大棚蔬菜具有根吸收力强、需氧量高、喜硝态氨和吸硼量高等需肥特点[2],为实现大棚蔬菜的高产量,不仅要合理化施肥,还要注意保持棚内土壤三相比。此外,大棚生产应以绿色防控病虫害为主,合理掌握好茬季,提早或延迟蔬菜栽培,以实现大棚生产的经济价值。广大农业技术人员首先要加强学习科技生产知识,其次要勤于下到田间地头指导菜农,善于运用广播、电视、微信和宣传单等方式向农民传播大棚蔬菜的生产技术、市场行情和发展趋势。
  3.4 重视蔬菜加工,推动产品增值
  抓好蔬菜产后的保鲜、贮存处理,推行净菜、分级、包装上市,开展简易加工,减轻鲜销压力,引导干制食用菌生产;同时,培养企业品牌建设意识,推动产品的增值。
  3.5 发展果菜类大棚蔬菜栽培
  基于三江旅游业的发展,发展采摘类大棚果菜生产、观光和采摘,提高游客与大棚蔬菜产业的参与互动,如番茄树式观赏栽培,挂篮式草莓套种其他蔬菜立体栽培等。
  参考文献
  [1]赵饶芬,李国栋,毛俊波.沪西县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的思考[J].长江蔬菜(学术版),2012(4):69-70.
  [2]张乐森.滨州大棚蔬菜需肥水平及供肥状况的调查研究[J].长江蔬菜(学术版),2011(22):64-66.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990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