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秭归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秭归是三峡大坝坝上库首第一县,核桃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库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为此,对秭归县核桃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重点走访了归州镇、两河口镇、沙镇溪镇、水田坝乡、郭家坝镇和杨林桥镇及部分重点村,召开了十多次各方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查看了十多处核桃园。
  关键词: 核桃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S7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3-0063-03
  1 核桃产业发展成果显著
  1.1 产业发展定位准确
  秭归县委、县政府以打造特色农业大县为目标,在低山柑桔、半山茶叶、高山烤烟格局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结合实际,依据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确立了“两果两叶”的发展战略,把核桃发展作为全县半山地区以上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把核桃果作为半山地区以上农民的致富果、幸福果、长寿果来抓,实现了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的有机结合,核桃面积不断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为半山地区农民找到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为全县农村经济平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近十年来,全县紧紧抓住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扶贫攻坚项目、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的机遇,下大力气狠抓核桃生产,已建成以“云新”、“秭林1号”、“清香”等品种为主的核桃基地1.33万hm2,遍布12个乡镇,148个村,33 000农户,2014年挂果面积达0.47万hm2,产量3 676 t,产值突破1亿元,核桃已成为全县继柑桔之后的第二大林果产业。目前,全县除茅坪镇、归州镇外,其余10个乡镇发展的核桃面积都超过万亩,杨林桥镇建成十里长廊万亩基地,沙镇溪镇的大浴池片和白沙片建成万亩核桃基地。
  技术服务网络初步建立。一是强化宏观指导,聘请国内知名核桃专家,组建核桃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小组,常年对全县核桃产业发展进行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二是强化技术培训,聘请外地专业技术人员23名,常年在各乡镇驻村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各乡镇林业站、项目村有2~3名专职核桃骨干技术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技术服务网络。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民技术员,他们活跃在农村,发挥着支撑核桃产业技术推广的作用。三是强化核桃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县建核心示范园,乡镇建中心示范园,村建示范样板的要求,全县现已建有县级核心示范园3个,240 hm2,其中幼树培管园102 hm2,成年树挂果园138 hm2。四是引进、选育优良品种,实现适地适树,培育出了具有本地优势的秭林1号。
  1.3 发展管理模式创新
  创新发展、管理新模式推进了核桃生产的突破,实现了传统分散种植向规模种植转变。一批核桃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家庭农场等应运而生,截止2014年底,全县核桃专业合作社有42家,基地面积突破400 hm2。沙镇溪镇林业站与大浴池村委会以技术和管理为优势特点合股建立的金果实核桃专业合作社,两河口镇谭家河村以“土专家”为特色的核桃生产专业技术协会,归州镇屈原庙村周耀、杨林桥镇史思禄、沙镇溪镇梅云刚以家庭农场式的专业合作社,正是这些富有创新胆识的能人大户创新模式、探索经验,以短养长,引领示范,推动了全县核桃生产大发展。
  1.4 产业加工企业建立
  建成了成熟的配套加工企业。2013年秭源食品公司在原有核桃油加工生产基础上,新建了一条年生产能力为20 000 t的核桃露饮品生产线,解决了核桃产业发展中加工销售的短板,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已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随着核桃产业的不断发展,将逐步形成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2 核桃产业发展的难点不容忽视
  核桃产业作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已成共识,这几年核桃生产的发展壮大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核桃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也不容忽视。正如许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都认为:全县的核桃产业已进入相持阶段,不进则退,正处于关键时期和非常时期,对发展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破解。
  2.1 规划不到位,建园标准低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核桃基地建设缺乏统一科学地规划,部分示范基地、示范园建园标准低下,种植范围见缝插针,相当一部分是田边地角,建园整地粗放窝乱,有的基本是一锄一窝,苗木质量良莠不齐,引进苗木是长树无果,定植规格五花八门,树未成型高度郁闭,生产管理边打边唱,技术培训边学边唱,基础设施难以配套。
  2.2 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
  一是劳力大量外出,无人管理。二是认识不足,无心思管理。重栽轻管,严重“五不”(不翻耕、不施肥、不修剪、不防虫、不治病),导致苗死草荒。从调查的村看,此类现象占15%左右。三是投入不足,无能力管理。近十年来,除林业部门从退耕还林项目和中央财政现代农业项目中安排了部分资金用于核桃发展以外,几乎没有其他资金支持核桃产业。尤其是核桃定植后在3~5年内无任何收益,而且管理又需大量投入,国家不支持,农民又没有能力投入,每亩净投入需要350元左右。四是技术力量弱,无法管理。核桃生产管理的技术难度不比柑桔差,但全县从事核桃管理和技术推广的人员不足20人,能独立主持推广工作的不足10人,而且都是转行边学边干。县乡村核桃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科技推广无法到位,核桃生产基本是一种自然生长状态,除个别典型户收入过万元外,其余收入均十分低下[1]。
  2.3 机制未建立,整体联动差
  核桃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很有希望的支柱产业,在认识上还不完全统一,各级各部门统筹发展的力度不够,像抓柑桔、烤烟那样的一条边抓核桃发展的领导机制不到位,研究问题缺深度,统筹发展缺硬度,产业链条建设缺强度,办事机构缺力度,目前主持全县核桃产业发展的产业办公室仅是县林业局内设的临时办事机构,而且人少力薄[2]。   3 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把核桃产业作为秭归半山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是县委、县政府在科学论证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决策符合全县实际,是一个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是全县半山农村经济突破的支撑产业。核桃自古就有“长寿果”、“益智果”、“幸福果”等美誉,其根、茎、叶、花、果开发前景广阔,市场行情十分看好。县林业局、县科技局等部门和单位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半山以上的农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基地,初探的栽培管理技术和部分核桃种植示范户的典型经验为全县提升核桃产业,提高核桃生产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全县人民尤其是半高山农户要进一步统一核桃产业发展的认识,排上位入正席,切实加强培育管理,争取用3~5年的努力,使全县半山以上象低山河谷地区的柑桔一样,让核桃变成核农的真金白银。
  3.2 制定出台核桃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实行整合捆绑,建立投入保障。秭归涉农项目多,资金来源渠道广,已明确的有退耕还林、现代农业、三峡后续、石漠化治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项目、扶贫、土地整治、低丘岗改造、小农水等诸多项目,县政府要实行项目整合,资金物资捆绑,标准统一,建立投入机制,确保有钱发展,推动核桃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2)实行奖补结合,助推产业发展。鼓励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将土地和林地进行流转,加快基地建设步伐。要从以家庭发展为主转向以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为主,走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紧密型经营模式。要在政策、资金、税收、土地、市场、技术信息等方面给核桃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一是实行短期效益补助。核桃栽植3~5年后才有收益,为解决核桃长树期间的短期效益和培管投入难题。二是实行规模基地发展奖,实行以奖代补。三是实行市场主体奖励。鼓励企业、合作社、协会、大户流转农户土地发展核桃。四是实行核桃产业考核奖励。针对在核桃培管、科技推广、典型培育、联村包片等环节做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以奖促勤、以奖促发展。对于发展核桃产业的有功人员在职务职级晋升中应予以优先考虑。
  (3)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品质。一是鼓励科研合作。涉农部门要与科研院校合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核桃品种、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攻关。二是积极培育科技示范点、示范户,确保典型带动效益。三是积极开展科技推广,鼓励技术承包。
  3.3 着力培养、引进一支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队伍
  产业要发展,科学技术是保障,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建立一支核桃产业发展的专业科技队伍和科技服务网络显得十分重要。一是用好用活现有的科技人才,全县农、林、水等部门现有的科技人员中有一大批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并做到一才多用。二是有计划地引进人才,重点放在聘请国内知名核桃专家作技术顾问和招聘专业对口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三是选派乡土人才到有关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和集中学习,培养一支不离乡不离土的核桃生产农民技师和农民技术员队伍,对核桃生产重点村要选派1~2名技术人员。四是开办培训班,重点培训有核桃种植的乡(镇)、村干部,种植大户,逐步实现核桃种植户有1名核桃生产管理的明白人。
  3.4 不断完善和延伸核桃产业的发展链条
  随着核桃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发展链条必然要不断延伸,要做到未雨绸缪,超前规划。一是在核桃果实的处理上,要引进企业和生产商家,开展青果销售;二是在干果处理上,要推广快速脱青皮、快速烘干以及果品包装销售;三是不断延伸产业链,多渠道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对核桃仁、核桃硬壳、核桃青皮、核桃木材、核桃工艺进行深度加工,使之物尽其用,物超所值。
  3.5 建立统一高效的核桃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和专业队伍
  (1)健全机构。核桃产业发展要充分借鉴柑桔、茶叶、烟叶发展的经验,科学规划,统一指挥,协调各方,齐抓共管。县政府要成立核桃生产领导小组,由一名县级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对全县核桃产业的发展负总责。领导小组下设核桃产业办公室,做到“三有”,负责全县核桃产业的日常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真正做到核桃产业有人主管、有人分管、有人专抓[3]。
  (2)确权明责。核桃产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着眼,服务大局,齐心协力,打好总体战。各级政府是实施核桃产业的核心,是核桃产业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组织领导责任。林业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规划设计,苗木供应,技术指导,检查督促,验收考核的责任。财政、发改、农业、移民、扶贫、水利、科技、金融等部门要在项目申报、资金支持、项目整合等方面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农民是核桃产业发展的主体,要凝心聚力,把核桃产业的基地建好、管理好,使之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3)督办考核。县委、政府督查室、县核桃办要围绕县委、政府核桃产业建设的总体部署,切实发挥督查职能,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督办落实。县核桃办要建立核桃产业发展的考核责任制,将核桃产业发展纳入各乡(镇)、相关单位考核范畴,严格考核,予以奖惩。
  参 考 文 献
  [1]邓中美.宜昌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2(1):4950.
  [2]屈定斌.秭归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2(4):3840.
  [3]杨风,周鸿斌,郑方玲.宜昌核桃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湖北林业科技,2012(4):7981.
  (责任编辑:唐 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004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