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遣的原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遣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主要是刘兰芝无子、焦母的嫉妒和门户不当三个方面。
  【关键词】刘兰芝;被遣;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孔雀东南飞》写的是汉末建安中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婚姻悲剧。女主人翁刘兰芝,可以说是个十全十美的女子。尽管她和丈夫相亲相爱,情深似海,但迫于母亲的压力,丈夫焦仲卿还是将她“遣归”,刘兰芝成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牺牲品。关于刘兰芝被遣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刘兰芝无子
  婚姻关系的解除,西周有所谓“七出”的规定。据《大戴礼记・本命篇》所载:“妇有七出: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按照周礼的这一规定,不孝顺父母,属道德沦丧;无子,会使丈夫继绝后嗣;淫乱,破坏了伦理纲常秩序;妒忌,影响夫妻及妻妾之间的家庭关系;有严重疾病,影响丈夫或后代子孙健康;多嘴多舌,影响家庭和睦;偷盗,则属背弃信义。如果妻子有上述行为,丈夫或夫家有权将其休弃。
  曹植在《弃妇篇》中有云:“有子月经天,无子若流星。天月祖终始,流星没无精。”可见已婚女子若无子就会被休弃。曹丕的《出妇赋》中虽对妇无子见出的遭遇表示同情,但同情之余则曰“典礼之常度”。
  可见,婚后无子被弃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刘兰芝与焦仲卿相处三年,没有替焦家生一男半女,没有完成诞子承嗣的重任,这便成为焦母驱遣兰芝的理由之一。
  文中兰芝被遣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止自专由”。而兰芝被遣告别时“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还嘱咐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而且兰芝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充分说明兰芝既不是无礼,也不是自专由,“此妇无礼节,举止自专由”不过是焦母的一个借口而已。
  二、焦母的嫉妒
  焦母是一个中年丧夫的寡妇,儿子是她的精神寄托,她把对丈夫的爱和对儿子的爱糅合在一起,全部倾注在儿子身上。由于长期守寡,焦母经历了漫长的孤独、寂寞、压抑和屈辱的过程。她含辛茹苦把仲卿养育成人,认为儿子是她个人的,不允许别的女人来分享儿子的爱。自从兰芝进门后,仲卿已不再仅是自己的儿子,她还是另一个女人的丈夫。她看到儿子的爱已转移到刘兰芝身上,心中充满了嫉妒、憎恨和不满。她以劳作“三日断五匹”来惩罚儿媳,百般刁难刘兰芝,但仲卿与兰芝相亲相爱,矢志不渝。“黄泉共为友”,儿子和媳妇的誓言犹如一块冰冷的石头压在焦母的心头,猛烈地撞击着她的心,撞击着她心灵上最痛的伤疤。要重新得到儿子的爱,就必须赶走刘兰芝。于是她找了个借口:“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接着便威逼:“吾已久怀忿,汝岂得自由”?然后又对仲卿进行利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而焦仲卿不为所动,态度坚定明确。但焦母还是用尽手段,最终遣走了刘兰芝。
  焦母遣走兰芝后,并没有马上到“东家”去为儿子求婚,她不愿儿子再次被别的女人夺走。兰芝遣归后,媒人纷至沓来,焦家却迟迟不肯再娶,直到仲卿将死之时,焦母也只是以求婚劝诱,却并没见之于行动。秦罗敷或许根本就没有其人,纯属焦母自己杜撰。从这里可看出,焦母的良苦用心并不是为了仲卿的幸福,完全是为了她自己。
  三、门户不当
  门第观念在中国源于两汉、盛于魏晋,于隋唐后逐渐式微。《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正是封建门第观念走向盛行的时期。在那个时代,门当户对应是男女婚姻的重要前提。如果能够攀附上高门大户,这不仅是一种荣耀,还可以实现家门昌盛。
  从文中描写兰芝所受的教育和她的陪嫁数量,可以推测出刘家并非贫寒之家,很可能是商贾之家,富而不贵。而焦家虽然曾经辉煌,但业已破落,风光不再,算是贵而不富。刘、焦两家的结合,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优势互补、门户相当。但焦母自认为自家门第高贵,刘、焦两家的结合,焦家是一种低就,打心眼里瞧不上刘家,焦母当然希望能够攀上比刘家更好的人家。诗歌结尾处,焦仲卿有了殉情的念头时,焦母这样安慰劝说他:“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将焦母对刘家门第的鄙视和攀龙附凤的心理袒露无遗。焦母要为儿子迎娶一个门第更高的女子“秦罗敷”进门,要找一个能使儿子在官场平步青云的靠山,为焦仲卿的仕途乃至整个焦家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焦母驱遣刘兰芝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令人痛心不已,但焦母本人也是一个悲剧人物。由于情感的自私与家族的利益占了上风,只有牺牲儿子的爱情与幸福,人性的善良与宽容飘然而去。但我们又无法狠下心来恨她,她白发人送黑发人,面临晚年的孤独无依,应该充满悔恨与绝望,我们更应该给她的是同情。她之所以成为这样一个蛮横、自私、狠心的人,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因此,我们真正应该批判的是造成她人性麻木、心理变态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应该是《孔雀东南飞》最深刻的社会主题。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欧阳超. 刘兰芝被遣原因新说[J].娄底师专学报,1990(3).
  作者简介:魏俊桃,女,1976年生,湖北汉川人,文学硕士,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高职教育及学生管理。
  (编辑:马梦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105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