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行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行动研究,是教师主导的课堂研究方法,可以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改进课堂实践,促进学生专业上的自我发展.与传统教学研究方法相比,它更重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堂实践的调查与反思,是教师在教学与研究领域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实践,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循环的过程,它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等环节。将这种研究方法应用于我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
  一、行动研究的起源及历史沿革
  “行动”与“研究”是两个用以说明不同的人从事不同性质活动的概念。前者指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性活动;后者指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的学术性探索活动,二者之间并无有机联系。行动研究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思想,可以追述到 19世纪末美国教育科学运动时期和 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批判传统的科研方法不适于当时的教育研究领域时所提出的新思路。杜威认为,教育研究之所以与自然科学研究不能同日而语,是因为教育研究过程直接涉及到教育实践过程。他指出: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者及教育活动涉及的其他工作人员应该共同合作、探讨和搜集有关数据信息,以共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二、行动研究的界定及特征
  美国学者 Mckeman (李静纯,1987:2000)给行动研究下的定义是:行动研究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解决课程问题系统的自我反思探究;参与者是这种批判性反思探究过程和反思探究结果的主人。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强调“主人”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性反思,昀终达到改进自己教学行为的目的。教师在这种反思探究过程中,扮演着教授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
  虽然这一定义未必缜密严谨,但它起码给我们揭示了“行动研究”之所以为“行动研究”的一些基本特征:(1)它是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的研究方法;
  (2)它强调研究与行动的结合,即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3)它是一种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在研究和工作中相互协作的研究方法。简言之,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袁振国,2000:212)
  三、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 S.Kemmis)采纳了行动研究的创始人勒温( Lewin)的思想,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式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等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
  第一,计划:以大量的事实发现和调查研究为前提,从解决问题的需求出发,设想各种有关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人员、条件等如何组合,使行动研究者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要弄清楚:现状如何?为什么会这样?存在哪些问题?关键问题是什么?它的解决受哪些因素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中哪些虽然重要,但一时却改变不了?哪些虽然可以改变,却不重要?哪些是重要的,而且可以创造条件改变之?创造什么,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有所改进?什么样的设想是昀切实可行的?等等。计划包括研究的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的行动步骤。
  第二,行动:在对背景和行动本身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有目的、负责任、有控制、按计划采取的实际步骤。行动者按研究计划(改进方案)的要求操作实践,并视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行动改进方案。
  第三,观察: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等客观公正地进行观察,以全面而深刻地把握行动的全过程。主要应观察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由于教育教学受到实际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许多因素又不可能事先确定和预测,更不可能全部控制,因此行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调查、访问、检测、记录等手段的运用及资料的搜集、存档,以提高研究的效率。
  第四,反思:对行动过程及行动结果的思考,它是一个螺旋圈的结束,又是过渡到下一个螺旋圈的中介。行动者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形成基本设想,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要哪些修正的判断和设想。
  计划
  行动研究基本过程
  四、行动研究现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虽然国外关于行动研究的探讨已经相当成熟,但是我国对行动研究的介绍相对较晚。刘润清( 2003)对全国高校英语教师的调查表明,高校教师中只有 5.8%的人熟悉行动研究,这在调查所列出的各类研究方法中,是比例昀小的。为了对我国行动研究现状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李晓媛、俞理明教授(2007)对 1990-2006年的主要学术期刊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共有相关文章 15篇,这充分显示出国内关于行动研究的介绍仍然太少。因此,现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是:
  第一,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外语界近年来在行动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行动研究在教学中的覆盖面不够大,教师进行具体研究的时间方面还有些欠缺,尤其是关于中小学外语教学的研究非常少。
  第二,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已经进行或者正在进行行动研究,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行动研究,也很少把研究写成文章发表出来和大家交流。甚至一些学者和专家也认为关于教师的行动研究的论文不符合学术规范,也很少给这类文章发表的机会。因此外语类的专业杂志应多给进行行动研究的教师以机会,使其文章得以发表,才能更好地在外语界进行交流。
  第三,行动研究的推广离不开各级教育部门的帮助。可以多给教师相关培训的机会,使其在专业方面得到发展。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实践与研究分离的局面,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犹如注入教育研究领域的一股清流,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内容,也为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出路。然而我们也要认清当前我国行动研究发展的现状,就行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和解决办法,使其对我国的教育研究及教育实践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Casanova, V. Research and Practice. 1989.
  [2]戴炜栋:外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英语教师行动研究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109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