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治疗相关问题。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27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我收治的未出现内科感染的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占患者总人数的8%左右,我院27例患者出现感染的部位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系统等。出现感染和未出现感染患者的合并症、心功能、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以及抗菌素使用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能够针对性地对出现合并症的患者进行保护,要能够按照侵入性操作的相关要求来开展工作,尽可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做好相关的药敏检查,从根本上缩小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9.104.02
  心血管内科患者大都年龄较大、存在其他急性或者慢性疾病、住院时间相对较长,患者存在的共同点就是患者的组织或者器官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供血不足、缺氧等,从而降低其机体免疫力,导致患者机体处在应激的状态中,容易出现感染。感染作为心血管内科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能会让其病情加重,导致其生存质量以及预后受到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治疗相关问题,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未出现感染的患者27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27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我收治的未出现内科感染的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64~86岁,平均年龄74.3岁;病程7个月~11年。两组患者基础疾病包括心律失常、高压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脏病等,以及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等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合并症、心功能、侵袭性操作、抗菌素预防应用、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占患者总人数的8%左右,我院27例患者出现感染的部位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系统等。出现感染和未出现感染患者的合并症、心功能、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以及抗菌素使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院感染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心内科患者容易出现,这种感染将会对患者的康复和疗效造成直接的影响。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和患者合并症、心功能、侵袭性操作、抗生素使用、住院时间、抑酸剂使用存在紧密的关系。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感染主要是预防,尤其是长时间住院、老龄患者在接受原发病治疗时,更要能够预防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护人员要能够保持病房内部的空气清洁性,定期对空气或者地面进行消毒和清洁,做好探视人员和陪护人员流动控制工作,从而切断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针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医护人员要能够定时对其扣背、翻身,从而保证排痰的畅通性,降低患者肺部出现感染的几率;对于未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医护人员要能够保持其外阴的清洁度,必要状况下还要指导患者积极主动地进行盆底肌群和膀胱功能锻炼,避免其泌尿系统出现感染;气管插管、鼻饲、深静脉插管以及导尿管留置等侵入性操作都可能导致患者的粘膜或者皮肤屏障受到损伤,让病原微生物容易侵入,诱发其出现感染。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时,要能够准确、严格地掌握各种操作的适应症,遵循消毒规范和无菌操作,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具,在对患者进行操作之后,要能够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重点监控和保护存在合并症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必要状况下要能够提升免疫药物的使用,并对患者进行保暖和血糖控制。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因此,当患者达到住院标准时,要能够安排其出院。
  心血管内科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感染,所以,医护人员要能够提升自我责任意识,提升关于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力度,结合患者实际状况来开展相关的护理工作,改善其基础疾病治疗环境,提升其机体免疫力。输液污染也是诱发患者出现感染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医护人员要能够掌握相关的无菌操作技术,执行相应的消毒隔离方法,对操作环节进行优化,减少配药所用的时间,降低其出现污染的机会。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医护人员还要能够尽可能营造科学的无菌操作环境,控制输液微粒进入患者体内的速度,并对瓶口进行严格消毒,减少不合理配伍现象的出现。所有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前都要能够接受系统科学的药物过敏反应检测,避免出现过敏的严重后果。
  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感染现象。因此,医护人员要能够不断提升自我责任意识,提升关于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相关认识,针对患者的具体状况来对其实施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通过治疗患者基础疾病来提升其机体抵抗能力,特别是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或者护理时,医护人员要能够减少经验用药,衡量各种影响因素之后选择用药方式和药物种类和剂量。总之,心血管内科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能够针对性地对出现合并症的患者进行保护,要能够按照侵入性操作的相关要求来开展工作,尽可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做好相关的药敏检查,从根本上缩小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
  本文编辑:吴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178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