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联合预防及治疗措施,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预防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预防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联合预防及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感染;治疗;联合预防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23.074.02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加,心脑脏器的损害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探讨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1.25±2.26)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9.53±2.53)年;高血压13例,冠心病14例,心率失常1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1.42±2.42)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967±2.54)年;高血压12例,冠心病13例,心率失常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主要药物包括:硝苯地平、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联合预防及治疗措施,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一旦出现异常,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强心药、止血药、升压药、抗生素治疗;定期对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进行培训,严格要求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给予科学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对于病情严重者可采用鼻饲法;告知患者多注意休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做适量运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预防及心功能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预防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及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由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心血管内科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也进一步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给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率一直处于较高的发展局面,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排放量不足等情况,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器官功能及体内电解质的运行情况,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加剧感染发生。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为:住院时间的长短、预防药物的使用、患者的心功能状况等,根据心血管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来看,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控制感染。定时对病房及医疗设备进行消毒,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清新、整洁,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通过要求医护人员强化控制感染知识的认知能力,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给予患者适当的饮食及运动指导,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降低感染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预防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联合预防及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本文编辑:张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178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