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工作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15年的“8.12”天津港爆炸事件的发生造成100余名消防员牺牲,令人痛心疾首。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工作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凸显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是一次极大的警示。试图从应急管理的概念出发,通过事故分析企业安全应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天津港;爆炸事件;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2.073
  2015-08-12T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165人死亡。其中,公安消防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5人。天津港事件的发生令人震惊,100余名消防员的牺牲更是令人痛心。
  危险化学品的应急救援工作专业性强,“8.12”天津港事件应急工作备受质疑,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暴露出的救援队伍非职业化,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迟迟不明确,救援方式缺乏科学性,应急舆情管理不到位,谣言四起等问题,让我们加深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企业承担着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企业应急体系,对于提高企业应急能力,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尤为重要。
  1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对象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核心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前的隐患管理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管理。隐患管理是指通过事故发生前对危险源的分析与控制,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应急管理主要是为了控制生产事故的势态进一步恶化和减少事故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
  应急管理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信号侦测。识别危机发生的警示信号,并采取预防措施。②探测与预防。查找、探测影响危机的隐患,并尽力排除或减少隐患。③控制危害。在危机发生时,努力使事故不影响周边运行的其他部分或外部环境。④恢复。尽可能快地让组织运转正常。⑤学习。回顾和审视所采取的危机管理措施,并整理、固化,使之成为今后的运行基础。
  具体而言,应急管理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根据应急的生命周期,应急管理包括识别风险、预防隐患、控制危机、事后恢复、学习提高5个阶段。简单而言,应急工作就是要在事故发生前做好预测、预警、预防,制定好应急管理制度和编制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要控制范围,尽快恢复生产,即要开展预案的实施、应急资源的配置和调度、事故现场的指挥和事后的应急绩效管理。
  2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分析
  从众多事故不难发现,导致我国重大事故,乃至特别重大事故频发,伤亡后果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未形成健全的应急体系,应急功能和应急预案的编制不够完善等。
  2.1 没有制订应急预案,未进行风险评估
  不少企业缺少风险意识,没有对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辨识和评估,不了解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没有编制应急预案,提前制订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一旦事故发生,现场极其混乱。
  2.2 未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和教育
  很多企业在培训工作中注重生产技能培训而忽视安全生产应急知识培训。事故发生时凭借更多的是本能意识。这种意识需要经常性的教育。当前,部分企业危机意识淡薄,一旦事故来临,职工容易陷入恐慌。
  2.3 应急救援演练不够,应急装备不足
  很多企业虽然按照地方政府要求编制了预案,但仅仅停留在纸质文本上,不组织开展预案的演练工作,不进行应急工作投入,导致应急组织磨合不够,应急方法未得到实战演练,应急装备与事故类型存在偏差。
  2.4 应急决策系统不足
  事故发生时,危险危害程度都是瞬息万变的。一旦决策不对,就容易造成事故扩大,导致群死群伤。现阶段,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应急专家队伍或决策辅助系统,决策时靠感觉、拍脑袋,容易把小事化大。
  2.5 缺少科学的企业应急管理评估
  目前,企业普遍缺少应急体系的评估考核办法,管理者可以以此来准确把握应急工作中的不足,进而建立一种科学的长期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
  3 应急体系建设改进方向
  3.1 开展风险分析,做好预案编制
  通过工序、设备、人员分析方法辨识危险源。根据危险源后果类型,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个好的预案至少具备6个要素,即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影响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在制订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分级标准时,要做好与企业所在地区应急预案的衔接;在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方面,要制订制度来明确各级各类预案的编写内容、评审要求、演习周期要求、修订要求等。
  预案工作小组宜设置通讯组、治安组、消防组、抢险抢修组、医疗救护组、运输组、物资供应组、对外联络组等应急救援专业组,分工、高效地开展工作。
  3.2 建立应急工作运行机制
  企业每年要将应急工作纳入全年工作安排中,编制年度应急培训、演练计划,定期采购必要的应急物资、器材,落实应急管理责任,使应急工作常态化。
  要定期组织演练,做好演练环节的设计,模拟接近事故状态,真演真练,务求实效。要做好预案演练后的评价、总结工作,及时根据演练情况对预案进行必要的完善,提出改进措施。
  3.3 加强应急预测预警手段
  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防”,要加强事故预测预警工作。要通过危险辨识,在重点部位安装应急预警装置。比如,在重点防火部位配备有感温或感烟的探头,在易燃、易爆场所配备可燃气体浓度报警仪,在可能存在急性职业中毒的场所配备有害气体浓度监测仪,在压力容器、工业管道上配备超温、超压装置等,并加强对预测预警装置的检验,确保其有效性。
  3.4 建立完善应急体系评估机制
  企业要梳理应急工作的管理要素,根据各要素的完成情况,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制度和流程,不断找出应急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推动应急工作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势必要将企业应急建设工作摆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企业应履行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抓好应急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工作相结合,做好防范和预警工作,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常态下的危险源监控、风险评估、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预案演练等工作,不断提升应急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黄亚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之我见[J].安全与健康,2008(12).
  [2]肖振红.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企业活力,2009(9).
  [3]陈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估[J].安全,2013(10).
  作者简介:李柠(1984―),男,山东安丘人,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副主任助理,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为安全管理。
  〔编辑:刘晓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188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