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正确处理学习素材多样化和教学资源最大化间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教学成本分析,我们可以把学习素材的多样化理解为这是对整个学期的总体要求,落实在每节课堂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被利用资源的最大化作用,有力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学习素材;教学资源;教学效率;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58-2
  新课标指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采取适合于学生的表现形式,以使得学生对于教科书没有枯燥、恐惧感,而产生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由此,老师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搜集相当丰富的学习素材来吸引学生,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现象扫描:
  有一位老师教学《分类》一课,把教室布置成了超市的样子。三口大柜首尾相接,紧贴着立在教室的一侧。还有三个箱子摆到了讲台上;第一个箱子里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杂乱无章,第二个箱子里堆放的是一些带有包装袋的小食品。如薯条,巧克力等,品种繁多,数量也不少;第三个箱子里杂乱地装满了新鲜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真实的场景、真实的物品。后来了解到,柜子是学校出面从附近的家具市场租来的,玩具和食品是老师前几天从超市采购来的,学校会报销。这种课的准备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敢让人效仿。所以类似的《立体图形的认识》、《克与千克》等课,我们总感觉听时是激动的,看时也很心动,但回去后一动也不动。
  现象透视: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确实有不少教师不注意学习素材的选择和使用,所选择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学生知识获得与能力的发展;有的教师选择了较合适的素材,但在使用过程中匆匆而过,开放空间不大,没有让学生充分思考,未能发挥学习素材作为资源的最大的利用率。从教学成本计算,笔者认为:学习素材不能为多样化而多样化,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使同一个素材发挥尽能大的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念问题。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学习素材多样化与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方法与策略:
  一、增加思考容量,集聚学生智慧,节约教学成本
  有些时候,教师为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感性体验,不惜牺牲个人许多休息时间,为学生制作学具供学生操作(人手一份),教师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但良苦用心并不一定能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如《找规律》一课,老师制作了许多圆片,每位学生10多个,全班合计四、五百份。在课进行到一定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取出圆片,并根据一定的规律把这些圆片连起来摆放。学生纷纷操作,很快地摆出了一种规律,老师要求学生把摆好的规律在黑板上贴起来,接着就是学生上上下下的场面。尽管老师再三要求,再想想还可以摆出哪几种规律,但“已经摆放好了的学生”很少听进去,更多是等着其他同学摆放完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黑板上贴着的几种规律有些是重复的。教师尽量地把黑板上的图片整理干净,这时当然也会陆续地有一些补充,学生在这些摆设的过程中感受了不同的规律。
  但有位老师作了另一种处理:教师准备一份,请一学习优秀生走上讲台,要求他想好一种规律,先摆一个,然后请学生猜(最好让别人猜不到),接下来可能会摆什么颜色的圆片,并说说可以形成哪几种规律(重点交流)。你猜我猜,你说我说,最后这位学生确定一种,继续摆第二个,这时候,有的学生猜对的,有的学生猜得不对。第二个摆好后,继续请学生猜,接下来会摆哪个图片,并说说这样可以形成哪几种规律(重点交流)。这样持续地摆放直至形成某种规律。讲台上的学生根据下面学生的发言,有必要调整自己预设的规律,重新创造出一种新的规律,有很强的挑战性,学生的参与性很强。教学成本的节约集聚了学生的智慧,增加了思考容量。
  二、关注教学细节,化腐朽为神奇,让“错误”也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在《进位加法》新授课课堂练习中,教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28+3,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时,将个位进位点打在了数字2和8的中间。
  教师在评讲好其他题后,指着该题的板演过程提问:这题做得对吗?有学生嚷着“对”,也有学生叫“那个点写错了”。
  师:那么他的计算结果对吗?
  生:对的。
  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不少学生说那个点不应该点在那里。
  师:对呀,小朋友们注意,进位的点习惯上应在该点在这里(示范:十位数字2的右下角)。说完随手擦去了2与8之间的点,在2的右下角加了一点。
  其实,教师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很粗糙的。这样的处理可能会伤害了板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心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作适当的改进。当学生叫嚷之后,应该给那个板演的学生说话的机会,请他说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点一个小点?为什么要点在那个位置?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要知道板演的那个学生说出想法的过程,实质就是他理解、内化进位加法的算理过程。他讲解的时候,应该说不是他个人的理解、内化过程,更正确处理学习素材的多样化和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关系,更是全体学生及时巩固、理解进位加法加算理的过程。最后,教师再指出习惯上进位点点在哪里。相比之下,有位老师执教《长方形周长》,其中的一则教学案例则着实让人佩服。
  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周长怎么计算呢?”
  生1:“(3+4)×2=14(厘米)。”
  生2:“3+3+4+4=14(厘米)。”
  (老师逐一肯定后又点了后面的一个男生)。
  生3:“3×4+2=14(厘米)。”
  (生3刚坐下,教室里发出了笑声,因为大家都肯定那是错的。大家随即等待着老师的评价,只见他不急不躁地、笑容可掬地。)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因为有些差生往往也存着了表达能力低下的特征,所以他一时讲不出原因,可旁边的一个小男生则喊起来了“我知道,我知道”。老师把机会给了他。)
  生4:“把四条边都看成是3厘米,3+3+3+3=3×4=12,然后把剩下的1×2加上去就是3×4+2=14。”
  (多精彩的回答呀。受他的启发,课堂上的小手又不断地举了起来)。
  生5:“老师,我还有好办法。把四条边都看成是4,那就是4×4=16,然后把多算的1×2减去,就是4×4-2=14。”
  实践证明,面对“错误”,不回避,正视它,研究它,“错误”也能成资源。在这里,老师充分尊重学生,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让本以为错误的信息表现出了很高的价值,由此而改变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方法,拓展了思考空间。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着实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三、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学定教,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来诠释自己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体验。为了能给学生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们是煞费苦心。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在进行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即主动性),即使提供再多的学习素材,对学生所产生的效果可能仅仅只是觉得“数学有意思”,并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立体图形的认识是新《课标》对于教学内容调整后,安排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册数学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这节课的知识重点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球这四种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相关特征。在突出重点方面,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重体验,重实践的意识,在课前请每个学习小组都搜集了牙膏盒,可乐罐、魔方、乒乓等许多实物,放置在桌上,小组同学围圈而坐。课时,老师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并摸一摸、滚一滚,说说有什么发现。可真的按照老师要求的那样进行观察、操作的学生,很少,许多同学都在很有意思地“搭积木”,见没反应,老师急了,只好点名请学生回答,说说观察、操作后的发现。学生说:它们的表面滑滑的。教师并不满意,因为这并不是这些立体图形的本质属性,所以只好再另请学生说,几个下来,终于有学生说到点子上了。可说归说,还是有许多同学在顾自己“搭积木”。整个课下来,老师感觉很累,教学效果感觉也不太理解。“一年级小朋友的课堂纪律太难管了,怎么那么不听话,乱动。”老师有埋怨。课后,笔者与执教老师交流:当你发现课堂调控出现问题以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就请学生搭这些立体图形,看谁搭得稳,搭得漂亮,然后进行小组比较,问:为什么没有把球放在底层?把可乐罐放在底层要注意怎么摆放?比较它们滚动的方向是否一样?牙膏盒为什么可以斜着放?四种立体图形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话就不再需要老师来一步步地牵引,而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都将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后来的实践检验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斯苗儿主编.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钱建军.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重要关系[J].厦门: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数学),2005(12).
  [3]钱建军.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J].北京:中小学数学(小学),200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247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