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格力造车“新赌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几年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与小米创始人雷军的10亿赌约不禁让市场有点惊讶:格力还会做手机?
  而如今,格力的一则公告则告诉大家,格力电器的“野心”岂止如此,不仅可以造手机,并且还可能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开启格力造车“新赌局”。
  2016年3月6日晚,已经停牌两个星期的格力电器发布公告,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标的公司为一家同在珠海的公司――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发稿,有关事项仍在筹划中,存在不确定性。不过,据悉公司最晚将于2016年4月4日复牌,并在4月4日之前披露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或者报告书。根据珠海银隆公开的资料显示:银隆新能源的主营业务以锂电池材料为核心,拓展到锂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整车制造、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上下游环节。届时如果收购成功,格力电器可能将通过珠海银隆进军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未可知。
  格力:早已不止于造空调
  “好空调,格力造”的广告语可谓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有朋友说,她之所以当时选择买格力空调,就是觉得格力只做空调,比较专一可靠,所以她选择格力空调。是啊,这样的意识在我们的脑海中可能盘亘了许多年,现在打开网页,搜索关于格力的文章,网络上关于之前讨论格力空调专一化战略的文章也还存在,内容大概是格力电器一直坚持以空调作为自己的主业,不发展空调之外的其它业务,而把主业做专做精。甚至有文章称其是中国唯一一家坚持专一化经营战略的大型家电企业。
  不过,世事总是风云变幻,企业发展的路子也是伴有阶段性特征。不知什么时候,虽然主业仍是空调,但格力也开始不那么“纯粹”了,开始多元化发展,大家了解比较多的,可能就是关于格力造手机的消息。格力造手机之所以备受关注,源起此前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与小米CEO雷军之间的10亿赌局。在2013年央视年度人物典礼上,董明珠与雷军许下了价值10亿元的“赌约”:赌的是5年后,小米的销售额能不能超过格力。雷军称:“小米如果5年内营业额无法击败格力,自己输给董明珠一块钱。”当时,董明珠也不甘示弱地表示,“一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当时,小米手机年销售额为300亿元,格力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虽然赌局沸沸扬扬一年后被董明珠单方面撤销。但关于这场赌局,那是不可谓不知名,关注者众多,甚至这还被认为是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互联网产业的一场较量。虽然这在有一些人看来摆脱不了作秀与炒作的嫌疑,不过结果是舆论一时为之哗然,对于小米与格力来说,有关注,就达到了目的,增加了曝光度,无疑不是好的口碑宣传。
  不知是否与赌约相关,在这引起轰动的赌约被董明珠单方面撤销后,即在董明珠宣告与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10亿赌约”无效一个多月后,格力突然跨界做手机了。那时那刻那契机,爆出这一“猛料”,貌似让人不想记住格力要造手机的信息都不行。 加之董明珠的舆论造势,“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秒掉小米;格力手机三年不用换……”这些说法也是引起大量关注。后来格力手机开机界面上方有董明珠的头像,下方则有董明珠的“亲笔签名”的做法也是让消费者深深记住了这款“独具一格”的格力手机。虽然,到目前来看,这款手机是“雷声大,雨点小”,但不可谓不知名。
  有人评价说,对于相对“低调”的中国家电业来说,董明珠和她的格力算是一个“另类”。从与雷军的10亿赌约到在中山大学首次高调“秀”手机,这位被业内称之为“董大姐”的大姐大式人物不断地在日益拥挤的科技圈争夺着话语权,并奋力抵御着来自互联网公司的“侵略”。
  不过除了格力造手机外,据悉,身为“空调女王”的董明珠还布局了一些智能领域。有消息称,格力的机器人战略始于2012年,包括相继成立了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技术研究院、自动化设备制造部等部门。较工业机器人更早,格力在精密模具方面的布局在2010年便开始了。不仅如此,格力还在高精尖制笔设备、餐饮O2O与航天军工上有涉及。
  所以,空调早已不是格力的全部,格力现如今假若真要造汽车,无疑使得格力的跨度更大,也让格力的多元化更彻底。实际上,恰如有人分析的那样,不论是汽车还是手机,亦或是工业机器人、精密模具,甚至是餐饮O2O和航天军工,其都是格力寻找在空调之外新的增长极的一次次尝试。
  新能源汽车的“热度”高涨
  近年来,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暖风可谓徐徐吹,政策红利那是一波接着一波,不胜枚举。过去一年,有人统计,国家针对新能源相关的政策不下20条,各省市的补贴政策也在陆续出台。猴年伊始,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称,为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2016至2020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更近的则有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项措施。包括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公交、出租车、环卫、物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品质等措施。
  尽管新能源车市场离爆发或到主流还没影儿,不过总体上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面对着:大方面有环境发展需要,上有政策支持,下有市场潜力的发展空间,值此“风口”,如此商机与蓝海,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乐视在过去一年至今动作不断:2015年9月,百度与宝马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化无人驾驶汽车。2015年12月初,百度官方宣布,百度无人驾驶车国内首次实现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阿里巴巴也于去年3月与上汽集团合资成立了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借助阿里体系下阿里云、阿里音乐、高德地图等技术,研发车载辅助驾驶系统和车载娱乐系统等;腾讯于去年3月联合富士康、和谐汽车,达成了“互联网+智能电动车”战略合作。乐视与阿斯顿马丁近日则就成立电动汽车合作合资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并称阿斯顿马丁RapidE将成为双方合力打造的首款车型。   看好总的趋势发展,怎样选择时机同样很重要。有人举例,当年李书福就是看准了汽车消费已经进入私人消费时代,在大量的私家车购买需求下,李书福从只造过冰箱、摩托车,到创立起吉利品牌,最后更是干了收购沃尔沃的大事。时机是不等人的,风口也许转瞬即逝。即便现在进入,如上阿里、腾讯、百度、乐视早已先入一步,更不用说一些传统车企。身处此种大环境,不管格力承不承认,未免不受影响。正像有人分析的那样,也许董明珠看准了现在正是进军新能源车的好时机,还没等格力智能手机搞出名堂,又赶紧跨界迈进汽车圈,拟收购了主营新能源汽车的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格力的自信:不是跨界 是拓展
  对于企业来讲,一般选择多元化发展,也算是分散风险,也为寻找好的利润增长点。不过2015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815.23亿元,同比下降17.16%。为此,不免有人质疑格力的多元化道路。不过董明珠表示,“我们有这样的技术、这样的能力为什么不做多元化。我不生产电饭煲,国人就会出国去买,我为什么不做更好的。有人觉得格力是因为多元化才造成业绩下滑,那是他的猜测,一个人有没有病自己最清楚!”
  面对格力也许也要做新能源汽车,大家一般喜欢用跨界造车来形容,因为对此,感觉格力还是比较陌生的领域,不免有些震惊。不过对此董明珠有自己的理解:“别人没有在我企业待过,他意外我觉得正常的,各种说法我觉得也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自己做什么我们自己清楚。第一,我们本身就有新能源研究院,第二,很多产品是互补型的,比如冷气系统、光伏空调等,新能源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完美的结合,这些技术结合到新能源汽车上,更是一个完美的结合。……格力的新能源未来发展,不仅是空调领域,也不仅是汽车领域,还有更多没有看到的新的领域,都是有可能的。……我认为,从空调到智能装备,从空调到新能源,严格的说,它没有跨界,是技术延伸、拓展。但我要是纯粹搞金融,纯粹搞房地产,那真正叫跨界了。”虽然董明珠这样强调,但大众貌似并不埋单,仍喜欢称其为跨界造车。
  机遇与风险并存
  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有人说,生命在于折腾。
  对于一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尤其在营销界赫赫有名的《定位》理论体系中,将格力归属于“因聚焦而成功”的典范。所以格力无论是造手机,还是造汽车,都着实给大家以“震惊”,貌似是“不务正业”。而且与跨进新能源汽车领域相比,造手机则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在这时代,到底是否是“不务正业”,可能还是和格力在踏进此领域后,到底最后能不能做出成果相关。据媒体预测,格力对珠海银隆的收购价格应该在50-100亿元之间,但也可能最高达200亿元。虽然,对于格力来说,这并不差钱,但确不能否认,这也是一笔数额不小的投资。
  在过去十多年间,好几个家电企业都想进入汽车业,但尚未有成功者。春兰集团、宁波奥克斯、宁波波导等家电企业都有过造车计划但最终失败。考虑到汽车行业是一个庞大、系统的产业,即使在今天,家电大鳄要想直接建工厂来生产汽车,仍然是有风险存在的。虽然现在格力方面怎么自信满满,不过在外人看来,此次要造车,格力方面的压力和挑战还是不容忽视。不同于董明珠如上的说法,有人这样认为,“空调和汽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格力擅长的空调技术对于做新能源汽车并没有什么帮助,格力目前所熟悉的产品和销售流程与汽车行业也并不相同,所以进军这一新领域是有风险的。”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指出,论真正的造车技术,格力还是个门外汉,做车容易做好车难,而且目前中国汽车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对较低,产品主要在国内消化,再加上新能源车清查骗补、补贴退坡、推荐目录瘦身等错综复杂的因素,新能源车市场很难一下爆发。
  不过乐观者则认为,格力的竞争压力并没有一些其他跨界者这么大,因为董明珠很务实的选择了收购一个正在处于上升阶段的车企,而且目前很大一块业务是在新能源客车市场。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银隆新能源主营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技术研发;2015年,该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订单7000辆,产值金额达百亿元;其中,完成生产纯电动客车3189辆,纯电动客车年销量全国排行第七。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格力要收购的银隆新能源实际上是一家既能够生产整车、又能充当供应链和代工厂的拥有完整生产链的企业。甚至指出,与其说格力要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推出“格力电动汽车”,倒不如说格力在谋划“打造一家汽车界的富士康”。
  所以,有风险,也有机遇,格力未来能否在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中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格力能否真正化压力为动力,交出完美的答卷?还得交给未来。
  关于珠海银隆
  一家与格力同在珠海的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料显示,珠海银隆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册资本8.56亿元,股东包括中信证券(600030.SH)、东方资产、华融资产、阳光人寿、远洋地产(03377.HK)、北巴传媒(600386.SH)、众业达(002441.SZ)等一票“不差钱”的资本大鳄。其主营业务为锂电池材料研发及销售,并延伸到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整车制造、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等产业链,已形成产业闭环。银隆新能源官网披露,公司在2010年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美国奥钛纳米科技53%股权,2012年~2013年先后收购珠海广通汽车、石家庄中博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截至2015年末,珠海银隆已在广东珠海、河北武安及石家庄建成三大生产基地,同时在河北省邯郸市建有北方奥钛纳米技术生产基地。公司资产规模已逾百亿,实现营业收入30多亿元,净利润超过4亿元。目前该公司具备年产纯电动客车3.3万辆、运动型多功能电动车10万辆、电池6.2亿安时、钛酸锂电池原材料5000吨及储能800MW(兆瓦)的生产能力。2015年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销售订单7000辆。其中,完成生产纯电动客车3189辆,纯电动客车年销量全国排行第七,市场占比为3.6%。最近,银隆新能源和北奔重汽集团签订了纯电动车、纯电动客车开发战略合作协议。 不过有意思的是,银隆新能源旗下控股一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若收购完成,格力电器有望间接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318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