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杯花舞》的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民俗舞蹈文化是一定区域社会的文化事像,需从其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着手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客家浓郁特色的民俗《杯花舞》满足着人们的社会文化需求,不仅具有历史积淀性、文化传统性、地域地标性等文化特征,而且具有优良文化的导向、特色民俗的表演、瑰宝资源的教育等功能。《杯花舞》为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对民俗舞蹈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拓宽舞蹈研究领域,丰富舞蹈的文化宝库也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杯花舞 文化特征 社会功能
  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徙至梅州这片丘陵盆地上繁衍生息,在与自然环境不断斗争、与当地土著居民不断融合中逐渐形成的社会族群。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传统文化。《杯花舞》是明清时期道教兴盛时作为道教法事中的舞蹈之一,盛行于兴宁,其临近的梅县、平远、五华、龙川也有活动。在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以摇杯、晃杯、甩杯等动作的基本元素,身体以胯部为重心“扭”动,带动击杯的手臂在上下、左右的摇摆动律中呈现婀娜多姿的美感。舞蹈融入客家人的团结族群、勤劳勇敢、积极乐观的性格,表现豪爽淳朴、热情欢快的风格特征。民俗舞蹈文化是一定区域社会的文化事像,需从其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着手进行深入研究。《杯花舞》为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对民俗舞蹈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对拓宽舞蹈研究领域,丰富舞蹈的文化宝库也有重要价值。
  一、《杯花舞》的文化特征
  1.历史的积淀性
  《杯花舞》以客家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根基, 积淀着发展历程中的中原文化、移民文化、道教文化、山区文化及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在多元文化纵横交错的影响中不断发展壮大, 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杯花舞》起源于道教法事,是做“安龙”、“奉朝”、“做觋”等法事时,专为生者求神祈福而在一张长六尺、宽三尺六的草席上进行表演的一种民俗活动。起初以竹板进行击板伴舞并附和“五句板”说唱,后经道士朱官祥改造以兴宁特产的“伯公杯”代替竹板进行伴奏,使节奏多样化,声音更加清脆悦耳,因道具的独特性而成为兴宁道教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蹈主要由一男舞者扮女装的觋婆嬷,表现民间传说中陈、李、林姓三位奶娘到茅山学法除恶的过程,承载的是梅州客家人祈求吉祥安康的愿望,期盼幸福生活的社会性情感的渴求。《杯花舞》的形成与发展融会移民文化和山区文化,即以中原汉族舞蹈文化为主体,在迁徙的过程中受到各地舞蹈文化的影响,到达梅州后,又汲取了本地原著居民的舞蹈文化,使《杯花舞》最终呈现了丰富的多元性特色。如觋婆嬷在表演时化身为三奶娘的合体,双手各分别拿两个伯公杯,边唱边击杯边舞,手上主要动作有摇杯、打杯、磨杯、转杯、杯花出手等,应和着云步、横步、跪步的节拍,或进、或退、或绕圈、或绕“∞”形,以熟练的击杯技巧,发出清脆悦耳别具韵味的音响等等都呈现出历史迁徙中“非本土”的印记。
  2.文化的传统性
  民俗舞蹈文化的产生与形成一般都有具有传统性。自古以来,梅州就以土地贫瘠,野兽出没的丘陵山区著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梅州客家人一边辛苦的开拓,一边想得到超自然的神灵庇佑,这种现实的期望成为道教盛行、信徒众多,活动频繁及“喜道”的主要原因。相传在古代,有三位姑娘,分别为陈姓、林姓、李姓的奶娘。为了消灭恶魔,她们结拜为姐妹,一同到茅山去学法术,陈奶娘是为了救助难产之人;林奶娘为了救助翻船的受难者;李奶娘为了拯救弟妹。传说每年春秋两季新州龙虎山南郊的武府庙都要选一对童男童女做社祭。这年李奶娘的弟弟和妹妹被选为祭品,她为了拯救弟弟和妹妹便与陈、林二人同上茅山,拜师学艺。学成归来之日正是弟弟妹妹祭社之时,于是便与社婆展开一场殊死的格斗,最终杀死万恶的社婆,救下弟弟妹妹。且禁止社婆之夫今后不得立坛立庙残害人们。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梅州的丘陵盆地和瘴疠之区,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病害。道士们通过各种形式为信徒消灾赦罪,祈求福祉,这也成为《杯花舞》生生不息的原因。清光绪十三年,嘉应州知事李鹏与知府金桂馨,在金山顶下官井头筹建吕帝庙。该庙设置神像供信徒参拜,还施医赠药,赈济贫民,使其道教活动较为频繁,影响很大,是梅州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据梁伯聪《梅县风土二百咏》载,当地流传着一首歌谣:“处方平淡不矜奇,寒热随人面面宜;城北吕仙求有应,一钱不费胜医师。”可见该庙深得人心,道教的影响随之渗透到客家人的各个阶层。随着《杯花舞》道具由竹板变为“伯公杯”,“摇杯”时快速抖动双杯,使之碰撞而发出“铃铃铃……”的声音,清脆悦耳的杯声配上民间小调或兴宁的水口山歌[4],使得道事场面更加热闹。既为人们消灾纳吉,又活跃氛围,这正是杯花舞成长的肥沃土壤。
  舞蹈是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民俗文化反之可以丰富舞蹈的内容。而今《杯花舞》不仅是节日习俗的民俗活动,已经拓展至文化交流、文艺演出、学校艺术活动等方面,已然成为客家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客家人的情感内涵,反映着梅州客家人的幸福生活。
  3.地域的地标性
  地标是人们通过独特的地理特色的物体辨析自身的位置,它影响着一个区域的精神和文化。文化地标从事物所具有的精神文化来看代表着文化的具体形态,要符合时代发展。首先作为梅州地区的“文化地标”――《杯花舞》,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具有地方特色且影响着当地文化,是当地喜闻乐见的民俗舞蹈;其次,《杯花舞》是梅州的“地域文化名片”,成为梅州客家文化地标性的风景画。
  杯花舞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地改编、加工、变革,每一次都以其来自客家民间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更易为民众接受的音舞而获得众多荣誉:1957年,“杯花舞”参加“第二届全国音乐舞蹈汇演”,获得众多荣誉且得到国家领导热情接见;2002年被香港民政事务处授予“能歌擅舞”的奖牌;2004年,“以特色成就生命”成就了兴宁“杯花舞艺术之乡”[5]; 2007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因其知名度迅速提高,梅州兴宁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殊荣[6]。   二、《杯花舞》的社会功能
  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共同认可的具有身心教育意义的民俗舞蹈,是习惯于通过身体运动加强文化记忆的一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参都在这个继承发展的身体运动文化中深受影响。
  1.优良文化的导向功能
  民俗舞蹈作为社会生活一个内容,承载着社区或族群的优良文化,通过具体而生动的身体活动,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演示与说教,彰显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客家精神”是客家人的意识思维的心理状态,是客家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产物,对客家族群的人文发展起到导向作用。由于客家人注重中原文化,加之长期艰苦的磨练铸就了“忠孝、礼智”的涵儒、团结勤劳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性格。《杯花舞》最初是为消灭恶魔,拯救受难的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杯花舞》变成了人们在传统节日中展示民众欢乐生活的民俗活动,有效的传承着客家族群的习俗及“忠孝、礼智”的心理价值取向,展示着客家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无论是对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都耳濡目染的被影响或调控着的个人行为。因而《杯花舞》对优良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
  2.特色民俗的表演功能
  《杯花舞》传至凌佛桂师以后,舞杯的节奏变化更丰富、舞姿设计和舞步创作方面开始不断创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度体系。在道具上,对“伯公杯”进行了底部留孔的改造,为了使杯子在表演时富有技巧性和更加稳定,在杯孔加上松紧绳,将其套在拇指和中指上;在音乐上,无严格限制,自由性较大,可以自由反复,情绪更为热烈,旋律更为欢快;编排上,以流畅的舞步在丰富的节奏中呈现巧妙的构图,给予人一种艺术的熏陶和享受;内容上,从起初的祛灾祈福到劳动生活、爱情生活,再到人们幸福生活为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如反映兴宁人民欢乐生活为内容《明月照山乡》屡获殊荣,舞曲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向海外播出,舞蹈被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和《中国舞蹈志・广东卷》;2005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民间艺术汇演中,舞蹈《杯花声声》荣获金奖,并在广东省第三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比赛中再次获得金奖。《杯花舞》具有很强的表演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广大观众。
  3.瑰宝资源的教育功能
  记录着梅州客家文化发展的《杯花舞》,是客家民俗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进行教学研究,不仅是舞蹈资源的拓展,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国家教育部曾指出:“各学校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地方高校开发民俗舞蹈的课程,把具有鲜明特色的《杯花舞》引进舞蹈教育之中,其隐含的优良传统的团结互助、开拓进取、积极乐观等客家精神,通过舞蹈教育得以潜移暗化的实现,使学生积攒正能量克服现代社会的各种消极因素。
  传统民俗舞蹈不仅是舞蹈创作的源泉,更是高校进行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极大的丰富了高校舞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一是《杯花舞》基础技能教育,请杯花舞的艺人或长期从事杯花舞挖掘整理的舞蹈工作者进校园,将《杯花舞》的“原元素”,系统的从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基本动作、传统组合等方面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杯花舞》的基础技能知识,并通过传统组合的训练,如《杯花声声》、《客家细妹》等剧目来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二是《杯花舞》创新技能教育。动作技能的学习和采风调研活动都是为了创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以动作技术理性促使自然即兴创作,引导学生以《杯花舞》为素材融合现代编舞技法进行创编,注重道具和音乐等素材,把握客家文化的品格和意蕴,从而创编出具有地域民族特色、受广大观众欢迎的舞蹈作品。
  三、结束语
  《杯花舞》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自身的特征和功能是分不开的。它根植于梅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汇的土壤,传承着客家舞蹈文化,熔铸了独特的风格与舞姿舞韵。《杯花舞》是客家人文化意识和艺术形象的生动反映,充分体现着梅州客家人的精神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美化与形成的历程,成为客家人扬善抑恶、振奋鼓舞、团结族群、乐观向上的求生存发展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广东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1).
  [2]蔡享丽.探寻梅州地区客家民俗舞蹈的符号[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7).
  [3]林小平.客家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
  [4]肖灿.中国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梅州地区客家《杯花舞》初探[J].嘉应学院学报2011(11).
  [5]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以特色成就生命[EB/OL].http://www.meizhou.cn/news/0911/24/09112400011.html
  [6]梁德新.客都民俗风情[M].―香港:天出版有限公司,2013(12).
  [7]黄明珠.闽台高校合作开设中华民族民间舞创编课程的构想[J].大舞台,2011(3).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音乐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372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