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间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这种现象已经十分普遍。然而,由于进城务工的劳动力大多是中青年,而且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即农村留守儿童。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2-0072-02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距离逐渐缩短,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进城务工、经商,由于大部分农民工的生活都较为艰难,而且受到城镇人口管理政策等影响,在城镇无法解决子女户口、上学等问题,所以很多农民工都将子女托付给农村老家的父母或者其他亲属代为照顾。这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而且由于隔代亲属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缺乏正确的认知,所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很多问题,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家庭教育,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含义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留守儿童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当时的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海外务工或者求学而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抚养,而由国内的双方父母代为照顾的6-16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概念开始转移到农村地区。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变贫穷的生活,开始进城务工,但是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将全部家庭成员都带入到城镇中,所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由双方父母或者亲属代为照看,这部分儿童便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在所有的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86%以上。农村留守儿童一般可以划分为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和同代隔代监护三种类型,隔代监护即由留守儿童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为监护人;上代监护指的是由父母双方的同辈亲属或者朋友为监护人;同代监护则一般是由留守儿童的哥哥姐姐或者同代的其他亲属为监护人。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分析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数量越来越多,造成留守儿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隔代监护的教育问题
  隔代监护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类型中人数最多、也是问题最多的一种类型,由于年龄相差悬殊,老年人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都缺乏足够的认知,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老年人在文化知识水平方面有限,而孩子正处在对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初步认知的阶段,而老人无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导致孩子在心理和道德品质方面出现缺陷。另外,老年人身体状况一般不好,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给予孩子细心照顾,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甚至连按时吃饭的基本要求都无法满足,所以对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也十分不利。
  2.上代监护的教育问题
  上代监护的监护人一般是与孩子父母年龄相仿的亲属或者朋友,虽然在年龄和思想方面与孩子的差距相对较小,但是由于与孩子不能如同其父母一样的沟通,难以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往往只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对于孩子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和引导,孩子在长期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下就会导致性格出现内向、孤僻等不良情绪。有的上代监护人连基本的生活起居都不能给予细心照顾,听之任之,甚至会打骂孩子,认为只要保证孩子吃穿无忧,就满足了监护的义务。
  3.同代监护的教育问题
  同代监护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中所占的比例不多,同代监护人大多年龄与被监护的儿童相仿,没有为人父母的经验,而且问题也较多。首先同代监护无法树立长辈的威严,而且监护人本身缺乏生活经验,无法对留守儿童给予足够的监护,更无法对被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其次同代监护人大多也是处在青春期的儿童,在性格上有不同程度的叛逆思想,不能给予留守儿童正确的引导,相反可能会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叛逆思想的灌输,使得留守的孩子在思想和行为方面也产生过多叛逆心理。
  4.自我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除了上述几种基本的留守儿童的类型,还有一种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其他人的监护,这部分儿童所占的比例最少,这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可以视为零教育。这样的留守儿童没有亲人照看,生活起居都需要依靠自己独立完成,而且这部分儿童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人交流沟通,很容易脱离学校和教师的管理,从事危险活动时没人制止,生病时得不到照看,这些孩子容易陷入孤独、自闭等情绪中,甚至会做出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不良后果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于留守儿童个体以及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首先,从留守儿童个体的角度来说,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是处在6-16岁阶段的青少年,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缺乏自制力,对外界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心灵上的安慰,很容易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孤僻、自闭,甚至在没有监护人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形成吸烟、喝酒、甚至偷窃、抢劫等行为。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农村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较大,他们在家庭中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认知不清,进入到社会以后无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就业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这些孩子往往是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很容易与其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滋生仇视社会、报复社会的过激行为,这也为社会稳定增添了一些不安全因素。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有效解决,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必须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来说,改变父母的教育方法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所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应当转变教育观念,如果由于外出打工或经商不能给予孩子完整的家庭教育,就要努力学习各种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方法和技巧,经常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使他们可以感觉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他们是关心自己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经常回家看望孩子,增进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尽最大的努力弥补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缺失。
  2.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方面,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应当尽快破除城乡户籍二元制,消除城镇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限制,使更多进城务工的父母可以将孩子带在身边,使农民工子女在上学、就医等方面也能获得相应的权利;其次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脚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减少城镇与农村的经济差距,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3.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学校和教师也应当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独立的档案,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单独管理,使学校和教师可以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给予一定的帮助。同时,学校应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增加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在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给予正确引导,使留守儿童可以健康成长。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越来越多,也无形中增加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等多方面的责任,同时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因此,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可以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脚步。
  (责任编辑:侯秀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399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