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帕帕拉恰――红莲花刚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帕帕拉恰是目前除红宝石外唯一拥有独立名称的蓝宝石,被斯里兰卡奉为比国石还要珍贵的至宝,其颜色由粉色和橙色组成,且颜色分布不均匀。随着彩宝消费日渐升温,帕帕拉恰更成为广大消费者和藏家的宠儿。
  关键词:帕帕拉恰;刚玉;粉橙色
  在刚玉宝石家族中,除了红色系的红宝石以外,其他颜色的刚玉宝石都被称为蓝宝石,而在众多蓝宝石中,有一种神奇的种类名叫帕帕拉恰蓝宝石。
  1 名称由来
  帕帕拉恰,源于斯里兰卡土著语言僧伽罗语“Padmaraga”,在当地的宗教中为一种红莲花的颜色,代表圣洁和生命,具有着崇高的地位。帕帕拉恰蓝宝石,是呈现独特粉橙色的刚玉宝石,因此也被称为红莲花刚玉、帕德玛刚玉或红莲花蓝宝石,是目前除红宝石外唯一拥有独立名称的蓝宝石,且依靠其美丽的颜色和稀有的产量成为蓝宝石中最名贵的一员。
  2 产地
  狭义的红莲花蓝宝石主要产于斯里兰卡的Ratnapura地区,其次是斯里兰卡的Elahera和Buttala地区。西方学者定义帕帕拉恰蓝宝石非常严格,专指在斯里兰卡产出的具有柔和粉橙色的蓝宝石。实际上,在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越南和非洲也有这种颜色的蓝宝石产出,因此帕帕拉恰蓝宝石已经失去了产地意义,宝石检测机构联盟Laboratory Manual Harmonisation Committee(LMHC)规定:无论蓝宝石产于何地,只要其颜色为橘粉色或粉黄色,色调柔和,微度至中度饱和,即可被称为“帕帕拉恰蓝宝石”。但是斯里兰卡出产的红莲花蓝宝石在市场上的价格较高。
  3 宝石学特征
  帕帕拉恰的晶体结构为三方晶系;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微量的三氧化二铬与氧化镍使刚玉呈现了粉橙色的奇幻效果。基本特征如下:硬度为9,仅次于钻石; 密度为4.00g/cm3;折射率为1.762~1.770;双折率为0.008~0.010;二色性为粉色-橙色;光泽为玻璃光泽~亚金刚光泽;透明度为透明~不透明;特殊光效为星光效应。
  红莲花蓝宝石的颜色由粉色和橙色组成,两种颜色缺一不可,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最为理想的红莲花蓝宝石的颜色为50%的粉色加上50%的橙色,其颜色主要由Cr3+、Fe3+以及色心致色。但不同实验室对红莲花蓝宝石颜色的评定标准均不同,目前最受认可的标准是粉色和橙色在整粒宝石的颜色中占到30%~70%,而且没有其他杂色的均可成为红莲花蓝宝石。红莲花蓝宝石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颜色分布不均匀,且粉色与橙色间有粉白色的过渡区。粉橙莲花色彩甚至被称为“五万分之一的奇迹”,因此有了“帝王蓝宝石”的美誉。
  4 与相似宝石的鉴别
  市场上与帕帕拉恰相似的粉色宝石主要有粉色钻石、粉色蓝宝石、粉色碧玺、粉色水晶、摩根石、红纹石、粉色石榴石、蔷薇辉石、粉红尖晶石、塔菲石。
  帕帕拉恰与粉色钻石最大的区别是:粉色钻石具有较强的“火彩”和较强的金刚光泽;与粉色蓝宝石的区别是:帕帕拉恰颜色由粉色和橙色组成;与粉色碧玺的区别是:粉色碧玺的折射率更低;与粉色水晶的区别是:粉晶为浅粉红色,多色性弱;与摩根石的区别是:摩根石的多色性弱,密度小;与红纹石的区别是:红纹石的光泽为玻璃光泽~亚玻璃光泽,硬度低;与粉色石榴石的区别是:粉色石榴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与蔷薇辉石的区别是:蔷薇辉石的硬度较低;与粉红尖晶石的区别是:粉红尖晶石为均质体,无多色性;与粉红色黄玉的区别是:粉红色黄玉的多色性较弱;与塔菲石的区别是:塔菲石的多色性随颜色变化。(见表1)
  5 市场前景
  近年来,彩色宝石消费日渐升温,成为国内市场继翡翠和钻石之后又一投资消费热点。业内人士称,从市场来看,最名贵最受欢迎的彩色蓝宝石莫过于斯里兰卡出产的粉橙色蓝宝石(“帕帕拉恰”蓝宝石),粉色和橙色同时存在,而且两种颜色相互辉映。彩色蓝宝石色彩越艳丽、越罕有,则价值就越高。帕帕拉恰也有不同大小、品质和规格,各级别消费者均可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帕帕拉恰。
  在斯里兰卡,红莲花蓝宝石被视为佛教的宝贝,甚至被奉为比国石还要珍贵的至宝,除了其独一无二的粉橙莲花色彩,更是因为它非常稀有,所以很少出口,使得这种本已非常稀少的宝石在国际市场上的数量就更少了,其珍贵程度也随它的稀有而逐渐增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大幅上升。
  在市场上,出现了将无色蓝宝石经过铍扩散处理而成的粉橙色蓝宝石,购买时应万分小心。天然红莲花蓝宝石颜色通常分布不均匀,粉色和橙色之间的过渡区域呈粉白色。在购买时,最好附有国际知名的鉴定证书(古柏林/GIA/GRS/AGL/SSEF等),或有鉴定经验的专业人士把关。
  6 结束语
  帕帕拉恰与粉红色刚玉宝石的特征基本一致,很难从数据上区分两者,与其他粉红色宝石也较难区别,但帕帕拉恰独有的粉橙色使其成为消费者和藏家的宠儿,她的稀少更增添了其珍贵程度,所以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蓓莉.系统宝石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2]余晓艳.有色宝石学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3]何松.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的再认识[J].珠宝科技,2004,5:14-18.
  [4]刘琴.蓝宝石 比你想得更多彩[J].芭莎珠宝.
  [5]卡尔施・梅尔策,迪艾特马・施瓦茨,王宝祥.关于区分经处理和未经处理黄色及橙色蓝宝石(Padparadschas)检测技术的探讨[J].中国宝石,2006,15(2):186-1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399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