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新型绿化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城市环境成为世界各地所关注的话题,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的绿化方式去改变城市的景观,屋顶绿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绿化方式,具备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这一新兴的设计理念对于未来的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对屋顶绿化的
  1.屋顶绿化概述及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批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登上城市的高层建筑俯视周围,大片废弃的灰色屋顶展现在眼前,地面的美丽景观被阻挡,除此之外还影响了整个城市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尽管政府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到地面的绿化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当中,但是却忽视了大量平屋顶的闲置荒废。而如今,这些限制荒废的屋顶资源通过绿化的方式将变荒废空间装变为积极可利用空间,在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缓解城市过渡开发所造成的热岛效应,成为提升城市整体绿化水平的新的方式。
  我国的屋顶绿化技术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因此再对屋顶绿化的理论、推广措施、认识程度、技术施工、以及后期的维护方面都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完善。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第一个屋顶花园在广州东方宾馆屋顶建成,经过多年的使用仍然很完整。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屋顶绿化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如《北京市城市环境建设规划》要求,北京市的高层建筑30%要进行屋顶绿化,低层建筑中60%要进行屋顶绿化;杭州市建委等部门开展了专门的“屋顶绿化”论坛讨论等。但是屋顶绿化在我国依然处于研究探讨的阶段,还需要为屋顶绿化做出更多的努力。
  2.屋顶绿化的类型
  目前屋顶绿化的类型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承重限制和防水程度以及建筑物的用途、绿化的费用以及使用者的要求等来确定。一般来说,屋顶绿化可以分为三种常见类型。
  密集型屋顶绿化:密集型屋顶绿化主要是将植被绿化与人工造景结合起来,从而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屋顶花园”。主要绿植包括: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各色的花多,植物的选择随心所欲进行种植的选择,最主要的的限制因素是屋顶防水程度和建筑物的负载能力。
  开敞型的屋顶绿化:是一种相对较为粗放型的屋顶绿化,同时又是最简单的屋顶绿化的类型。这种绿化形式所选用的大多是抗干旱、颜色丰富鲜艳景天科的植物,其绿化效果比较自然化,为人们营造真实自然的感受。
  半密集型屋顶绿化:顾名思义,半密集型屋顶绿化是介于开敞型和密集型屋顶绿化这两种之间的绿化形式。绿化的形式多采用自然与人工相结合,植物的选择主要选择低矮类型的灌木进行造景。
  3.屋顶绿化的必要性
  (1)热岛效应的缓解
  城市热岛效应指的是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而造成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城市绿化率的减少,因而要改善城市热岛效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2)对建筑构造层的保护
  对于一般建筑物屋顶构造层的破坏主要是由防水层温度的变化而引起屋顶构造层的收缩和膨胀,侵蚀和破坏建筑物。同时温度的变化会造成建筑材料强度变低因而使用寿命变短。但是这些都可以通过屋顶绿化的方式,调节冬夏温度的差异,还可以保护屋顶减少温度、紫外线、雨水的侵袭,这样可以大大的保护了建筑构件的使用寿命。
  (3)屋顶绿化可以通过储水,来改善城市雨水处理系统
  长期以来,越来越多的高耸的建筑、道路、停车场建成,城市的建设导致绿化率的和土壤等自然地表的减少,从而导致应该降落在地表的雨水降落在建筑表面,这样造成雨水无法被土壤涵养、储存。当屋顶被绿化后,屋顶花园因其表面的植物、土壤能够储存大量的雨水,形成良好的水土环境,增加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同时缓解暴雨所造成的积水、洪涝等地质灾害, 从而大大减轻城市雨水处理系统的负荷。
  (4)改善城市的景观和环境
  屋顶绿化可以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害物质,减轻有害物质对土壤的损坏。屋顶花园的绿植所贮藏的水分,能够在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生物气候缓冲,为建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微环境。
  4.发展中国特色屋顶绿化
  由于我国尚处于屋顶绿化的起步阶段,因此需要更多地学习国外优秀屋顶绿化案例的经验和技术,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屋顶绿化,以下是实施措施。
  结合中国地域文化特征,在进行屋顶花园设计时,同时考虑本国文化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存在着多种气候,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了绿化植物的选择范围,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特点来选择屋顶绿化植物的品种;我国在屋顶绿化也有快速的发展,在植物的选择、造园手法上以及在屋顶的防渗漏技术处理上,都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屋顶绿化是新兴的城市建设绿化方式,开发屋顶花园的前景十分广阔,所蕴涵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因此,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屋顶绿化事业, 对于我国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04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