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语文来育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今语文教学存在的现状进行反思,从而提出自己的思考,分别从善、雅、志三个方面来解读语文,让孩子学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关键词】善;雅;志;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就是要顺应人的向善的本性、爱美的天性、求真的人性,把人的生命中固有的美好的一切,养护、培育得尽真尽善尽美,而不是去强制地扭曲、摧残、扼杀人的自然、纯洁的心性,使他(她)服从某种自以为是的观念,使人异化成非人。
  可如今的应试教育,让我们的老师苦不堪言,让我们的学生筋疲力尽,似乎以找不到什么乐趣可言,成日在追逐分数名次的名利场中摸爬滚打,清纯和可爱,同情和爱心与他们渐离渐远。而语文教学作为最基础的学科,语文的“标准化”“泛政治化”训练,高考作文的“时政”性命题,逼迫他们学会虚伪和圆滑。所谓“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就是使他们从小开始,面对试题要懂得如何揣摩教师心理,懂得“该”说什么,如何把假话说的和真的一样,将谎言编得天衣无缝、天花乱坠。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能缺席思想,我们应该发掘语文中精华,语文中更有意义的东西,把它传给我们的学生,引领我们的学生走向善、雅、志。
  一、语文中的善,善―做人之根本
  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善为主要的前提。一个人不懂得善待身边的人,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又谈何为人呢?
  夏衍的《包身工》为我们呈现了那个年代包身工的悲惨命运,如果我们只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到了:是时代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命运。是不是没有意义了呢?当今的社会不是还有着和他们相同命运的农民工吗?我要让学生知道我们能做的是:多给他们点爱心,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时代和那个时代不同的是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如果我们能从语文中教给孩子更多做人的道理,就不是有小悦悦的悲惨结局了。
  巴金的《小狗包弟》是一位世纪老人的“忏悔录”,他对自己对包弟做的一切而感到自责、忏悔一生。虽然他知道那是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事情。可是他还是不能原谅自己,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生命的敬畏。
  人总是高高在上,认为我们是最高级的动物,常常忘记我们周围的一切,团结的蚂蚁,忠诚的狗,重情的猿猴,如果我们能对他们多一点点善世界是不是就和谐了呢?杜甫曾说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心中有爱,心中有善。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字字铿锵,感人肺腑,表达她对大堰河的依恋和爱。一个抚养她长大的,没有名字的大堰河被作者深深的纪念着。我们能看到一个孩子对养她长大的母亲的恩情。“百善孝为先”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生养父母何来感恩,更何来孝啊?学习一篇文章学到什么知识并不重要,如果他能懂得一种情感,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让孩子懂得感恩自己的父母,那就是善的开始,也是比考清华北大都值得的事。
  人,需要应付生活,但不是为了活而活,对善的追求,对此的思考,从来就是人的宿命,是生命绾成的结,是人的确证。有善,才有人,才有诗意的人生和生生不息的人类。语文教育的意义就是使学生成为善者,成为自己生活、命运和世界的主宰。
  二、语文中的雅,雅―处世之风骨
  善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但人生中怎能没有雅呢?优雅的说话,儒雅的做人,高雅的生活人生才会有点色彩。
  如今的孩子,出口脏话连篇,谈何优雅;行为举止怪癖,谈何儒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而是教会孩子做什么样的人。
  戴望舒的《雨巷》冷漠、凄清又惆怅,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诗歌的情感具有多意性。我们可以不去理解它的意思,但是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怎么欣赏美,《雨巷》选取丁香一样的姑娘、悠长的雨巷、油纸伞作为诗歌的意象本身就很美,就很有意境。
  孩子的语言表达是通过语文来训练的,学习美的文章就是告诉他们什么样的语言最能打动人,同样的话为什么不同的人说出感觉、韵味完全不同,效果更是不同,通过语文让孩子多读读,多写写,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自然提升了孩子的气质。
  三、语文中的志,志―发展之魂魄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教导学生立足于现实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
  《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为了自己的使命,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头颅又算得了什么,他的志向是报国。我们做不到他的伟大,但至少我们可以爱国。《烛之武退秦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秦王,让人可叹。他们都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让孩子知道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当我们听到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讲也全是沸腾。
  在教学名人名篇时,也可以利用文中的人物插图或让学生去搜集有关孔子、陶渊明、文天祥、岳飞、鲁迅等名人和伟大人物的画像,并让学生通过进行旁批、查阅资料等,注明其主要的作品或成就。让学生通过这一收集活动,深切感知他们高尚的品质、崇高的气节、伟大的志向、不屈的精神,使之不断地受到激励和感染,从而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地确立自己的志向和奋斗目标,并学会不断地去反思自己的言行,努力修正自己的人生坐标。
  语文教育,不只是听、读、说、写技能的培养,语言文字的练习,也不只是为了求得文从字顺,言能达意;而是文化精神、言语智慧和语言生命的传承,是言语上的自我体认、自我实现,是对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理想、信念、抱负和言语动机的陶冶和引领。让善、雅、志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也成为孩子成长的指南。
  (编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26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