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抓关键字词,与古诗深度对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如果说张继铸就了新的诗魂――钟声寄愁,那王崧舟老师就在这节课上把这一诗魂深深注入了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对诗人,对诗情,对这悠远的“钟声”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对话。
  【关键词】古诗教学;《枫桥夜泊》;王崧舟;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语言高度凝练、意境却深邃悠长。寥寥几十个字,勾画了万千意象,寄托诗人丰富的情感。古诗字字珠玑,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下面,我以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枫桥夜泊》为例,对古诗教学中抓关键字词,深度对话古诗进行初步探讨。
  一、一发动全身――抓“愁眠”,明诗意,悟诗情
  【教学片断】
  师: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生:月落。师: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生:霜满天。生:枫树。师:那是怎样的江枫?生:在瑟瑟摇动。生:落叶飘了下来。师:落叶飘零,江枫瑟瑟。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生:渔火。师:什么样的渔火?生:忽明忽暗的。生:若隐若现的。师: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什么?生:乌啼。师: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也让茫茫秋夜变得更加沉寂。还听到了什么?生:钟声。师:秋霜那么重,穿得又那么单薄,还是在江上、在船上,真冷啊!此情此景,张继的内心是什么样的?生1:他很孤独。生2:他考试落榜了。生3:他思念他的亲人了。生4:他觉得自己很无助。
  【赏析】
  这一环节,王老师抓住诗中关键词“愁眠”,围绕“愁眠”三设问,学生三思三答,轻松明诗意,自然悟诗情。
  第一问:“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学生答:月落、江枫、渔火。第二问:“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什么?”学生
  答:乌啼,钟声。两问两答,全诗所写之景,已经在王老师一个“愁眠”的牵引之下一一呈现。王老师没有就此打住,第三问:“因为愁眠,张继还感到了什么?” 学生答:霜满天。“霜怎么可能满天,肯定和张继的心情有关系。”于是,学生开始推测、探讨张继:“考试落榜”孤独、无助、思亲……这一刻,学生好似成了张继的知音,知其遭遇,明其愁绪,感其落寞,晓其无助,诗情顿显。
  王老师从诗中捻出一个“愁眠”,实乃匠心独具。“愁眠”是整首诗的“诗眼”,是全文的关键词。王老师围绕诗眼“愁眠”,高屋建瓴,巧设三问,一问一答的同时,步步深入,引领学生细说所见之景,细思所悟之情,让学生和古诗中景、物对话,和诗人初步对话。
  二、一叶而知秋――抓“钟声”,入诗境,铸诗魂
  【教学片断】
  师: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生:(随着音乐,想象写话)师:好!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像张继那样,用心去感受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孤独的张继这样说――生1:(朗读)张继啊张继,如果你无法入睡,如果你很孤单,就让我来陪伴你吧。(掌声)师:好一个知冷知热的钟声!(笑声)生2:(朗读)张继啊张继,人的一生有悲欢离合,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当你烦恼忧愁的时候,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呀。(掌声、笑声)师:知足常乐,心平气和。多么善解人意的钟声啊!生3:(朗读)张继啊张继,你的亲人在等着你回家,赶紧回去吧,赶紧回去吧!(笑声)师: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家是你永远的温暖!这钟声有抚慰,这钟声有劝解。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眠之情也渐渐化去了。(擦去“钟声”和“愁眠”)
  【赏析】
  这一环节,王老师抓关键词――“钟声”,大做文章。“月亮已经落下去了,诗人还看得见吗?”王老师擦去了板书中的其他景物,留下唯一可闻的“钟声”。然后聚焦“钟声”,让学生写一写钟声对张继的诉说。
  在学生用心的书写中,他们真正地走入诗境,走进了诗人。“夜半钟声到客船”后,诗人留下了一片艺术空白。王老师利用这块空白,让学生来创作,借“钟声”,学生和诗人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学生借“钟声”对诗人进行慰藉、劝勉、鼓励,如知己,如亲人……这一声声悠远绵长的钟声,响在千年之前,如今,却响在学生与诗人之间;这一声声动人心扉的钟声,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距离;这一声声如诉如说的钟声,是学生与诗人间心与心的交流。
  《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意象――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如果说张继铸就了新的诗魂――钟声寄愁,那王崧舟老师就在这节课上把这一诗魂深深注入了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对诗人,对诗情,对这悠远的“钟声”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对话。
  作者简介:杨蓝,女,37岁,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16年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在语文教学之路上,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独辟蹊径,形成了“亲切自然,润物无声”的教学风格。目前,她致力于小学课堂中“微写话”的教学实践研究。2015年5月,获“成都市第一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赛课特等奖;2015年9月,在全国42届“创新杯”教学艺术大赛赛课中获一等奖。
  (编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26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