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农耕文化在马鞍山市现代农业生产中融合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该文简述了马鞍山市农耕文化发展变迁,深入分析当前农业地位下降、农业人口减少等因素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冲击,认真思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如何将农耕文化的精华融合其中,并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时期的农耕文化。
  关键词:农耕文化;现代农业;融合与发展;马鞍山市
  中图分类号 F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1-24-03
  1 马鞍山市农耕文化的发展变迁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实质上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是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的总和”[1]。马鞍山西周时期属于吴国,春秋和战国时期先后属于越国和楚国,所以向来有“吴头楚尾”之称,一直是传统农业生产区域,被称为“江南鱼米之乡”。
  马鞍山市传统农业时期一直以务农为本业,广大农民因为除了耕作土地很少有其他谋生途径,所以对土地耕种很重视,充分利用耕地,培育出适宜当地的优良水稻、油菜品种;引进传承了木犁、木耙、风车、水车、火桶、乌斗、碾米石等农具,运用耕、耙、耖等适于水田耕种的整地技术,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如开展轮作的冬闲田种植红花草等绿肥,人工沤制堆肥和人畜粪还田,冬闲期间捻取河泥冻垡培田,把一切生活消费后的“废物”堆肥还田等等;发展桑基鱼塘等生态循环模式;兴修水利,运用水车(筒车与翻车)进行农田灌溉,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江南水乡耕作生产模式。同时,在人们耕作过程中,创造了异常丰厚的传统文化,像方言、歌谣、民乐、民间神话等都是农民在耕作过程中一代传承一代,如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打麦歌》、《唱得绿海泛金波》、《丰收歌》、《划龙舟》等当涂民歌,就是从有记载的六朝时期(公元220-589年)开始,农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作的口头文学作品,内容绝大部分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热情和爱情生活;还有本区域独特的民俗文化,如紧密结合二十四个节气进行农业生产生活活动(“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农民生活民俗(正月舞龙、端午吃粽子划龙舟、中秋吃月饼等等)。长达数千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生活,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内容丰富多样的农耕文化真实反映了当时马鞍山当地农民生活和生产水平,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传承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但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马鞍山市农耕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由于农业工业的快速发展,农民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着重依靠机械、化肥、农药和水利灌溉等现代技术转变,传统农业种植的技艺已逐渐淘汰,农业用具逐渐消失;加上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剩余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增多,农业从业者大多为老弱病残,农业成为副业,农村传统以田地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网络正逐渐瓦解,千百年来农民所创造的农耕文化生活已逐渐消失,很多原来随处可见的农家文化和民俗也随之渐行渐远。
  2 马鞍山市发展现代农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
  2.1 农业比重逐年下降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历史上,农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古代世界决定性的生产部门”[2],被统治者视为是天下之根本,纷纷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大力发展农耕生产,为农耕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保障。但进入商品经济后,特别是近20a来,农业比重逐年下降,“马鞍山市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995年的19.2%下降到2013年的6.2%”[3],农业地位的下降导致难以提供足够农耕文化传承的土壤。
  2.2 农业从业人口逐年减少 “近代皖江地区农耕文化出现新的气象,表现之一是农民不再执着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信息具备的情况下,纷纷外出谋生”、“并不局限于仅仅依靠耕种求生存的观念,他们或积极从事商业,或凭一技之长,出外谋利”[4],早在20世纪初“当涂县(今博望区)博望、新市镇从事农具者在每岁秋收完毕后,赴江浙等地制造农器,春末始归”[5]。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马鞍山市农业人口外出务工和经商进一步增多,如当涂县农村劳动力大多到苏锡常等地从事建筑、裁缝等行业;和县农民大多在周边省市从事餐饮等行业。据2013年统计,马鞍山市城镇化率达62.57%,农业人口在全市人口比重逐年下降,特别是农村劳动力数量下降更加明显,农村空心化现象明显,农耕文化缺少足够传承对象。
  2.3 农业土地向规模种植户流转 随着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许多农民不再执着于从事劳动强度大的农业生产,耕地逐渐向种植能手、大户集中。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底马鞍山市土地流转面积达6.68万hm2,流转率为54.2%,全市粮食规模种植户3.33hm2以上的1 669户,面积4万hm2,其中6.67hm2以上粮食规模种植户1 425户,面积3.89万hm2,33.3hm2以上粮食规模种植户270户,面积2.35万hm2,66.7hm2以上粮食规模种植户125户,面积1.73万hm2。随着土地流转逐步推进,一家一户小规模精耕细作的小生产逐渐被市场淘汰,依附土地所产生的农村社会关系和农耕文化将在不久的未来发生根本性变化。
  2.4 农业生产由精耕细作向高投入高产出转变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适应不了时代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引领农作物纷纷提高单产水平,而化肥、农药的高投入是当时农作物获得高产的重要保障,“1952年-1987年马鞍山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统计表中,水稻单产1952年仅为216.9kg/667m2、1976年310.7kg/667m2、1987年442kg/667m2”[6],“1995-2013年马鞍山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统计表中,水稻单产1995年为472.7kg/667m2、2013年504.5kg/667m2”[7],高投入带来高产出,短短60a,马鞍山市水稻单产提高了132.6%,加上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作物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带来农业生产方式重大转变,以往一家一户只能种植0.33~0.67hm2,现在种植3.3~6.7hm2都很轻松。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也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土地不再是农民衣食的根本,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受到了冲击。   2.5 农业生态受自然环境约束越来越大 随着农业刚性需求增长,要求土地有高产出,在当前高产出离不开高投入。但由于土地承受的生态环境能力有限,依靠过度消耗资源发展农业所带来负面影响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曾经优美的水乡风光受到残留化肥、农药的影响,河水不再清澈。过量使用农药导致田间青蛙、蜘蛛等益虫的减少,农田生态平衡系统变得脆弱,农业环境的破坏也引发了现代的农业危机,如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毒豇豆等等;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约束大,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导致农业资源的减少,特别是耕地面积和质量双降导致过量掠夺现有土地产出,农耕文化中强调的休养生息、生态循环等理论受到抑制。
  3 加快农耕文化在马鞍山市现代农业生产中融合和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特别是2015年农业部、省农委开展实施的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活动,就是树立绿色增产理念,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与传统农耕文化提倡的“遵天时、依地利、靠劳动的‘天、地、人’3才理论思想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三宜’生态技术模式”【8】是一脉相承的,是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经验的同时,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道路。
  3.1 农耕文化精神内涵在现代农业中仍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现今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与古代相比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情况有增无减,资源短缺与农产品需求扩大的矛盾仍然尖锐。特别是工业较为发达的马鞍山市,农业的食物保障功能作用在下降,农业的生态功能在提升,而传统农耕文化精神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鞍山市建设生态市,发展生态农业,就是在提取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再提升、再升华、再拔高,所以农耕文化精神在马鞍山市发展现代农业中仍具有指导作用。
  3.2 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倒逼继承农耕文化精华 由于着重依靠机械、化肥、农药和水利灌溉等现代技术,大量使用燃料、农药、化肥,污染了环境与食物,引发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频发,这与我们发展现代农业所要达到的目标相悖。农业环境导致食品安全存在隐患,2013年爆发的湖南“镉大米”事件导致当地大米滞销,迫使农业经营者对当前农业发展方式进行反思,试着从我们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中探寻解决的思路,并在农业生产中进行尝试。如含山县种植大户尹良源从2013年开始发展有机稻米生产,在承包的20hm2田中,通过种植红花草等绿肥、稻田养鸭除草吃虫、太阳能诱虫灯和性诱剂控病虫害等一系列生态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整个生产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恢复,生产的准有机稻米十分畅销,经济效益可观,迅速在马鞍山市和县和当涂推广开来。这种模式就是继承升华传统农耕文化中“精耕细作、培肥地利、用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
  3.3 农耕文化能够提升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底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形式,而对充满田园风光的乡村旅游情有独钟,但本地乡村旅游还处于“吃农家饭、看农家景、购农家物”和“农家采摘”等低层次阶段。如当涂县护河镇桃花村自2006年起举办的“桃花节”(3月)和“摘桃节”(7月)就是其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缺失导致很多农家乐实际成了乡村酒店的代名词,难以找寻“小桥流水、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的传统农耕气息。提升农业旅游文化底蕴关键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资源,一方面,通过石磨、纺车、水车、风车、锄头、犁铧、簸箕、石臼等传统农具的展示,让游客了解渐行渐远的农耕生活风貌;另一方面,设计一系列让游客参与的农耕活动,使其切实体会农耕之乐,进一步了解农耕文化底蕴。在这方面,马鞍山市才刚刚起步。“2014年4月12日和县首届乡村旅游月活动在善厚镇王店村开辟了农耕文化体验区,游客们不仅能看到石磨、纺车等‘老古董’,而且能亲自参与到棉花手工纺纱、草鞋手工编织、竹工艺品手工编制、挂面手工制作中,农耕文化展示体验活动成为最受热捧的特色活动,受到了各地游客的普遍好评”[9];我们下一步在丰富农耕文化旅游内容同时,探索将马鞍山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名人(如李白、项羽)故事融入创意元素,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发扬光大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
  参考文献
  [1]陶武先.超越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弘扬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J].理论前沿,2000(1):28-30.
  [2]宋井源.试论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经济与国家财政的关系[J].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92(1):85-88.
  [3][7]马鞍山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14;222-223.
  [4]梁诸英.重商求利:皖江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近代嬗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7(8):31-33.
  [5](民国)当涂县志卷之《民政志・实业》[M].中国地方志丛书.
  [6]马鞍山市志[M].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安徽省地方志丛书.1992:590-591.
  [8]高明.继承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R].北京:”三农“与小康社会学术交流,2004,122(5):62-65.
  [9]“农”滋“农”味醉游人―和县首届乡村旅游月善厚镇纪实,中安在线[EB/OL].[2014-05-12]. http://ah.anhuinews.com/qmt/system/2014/05/12/006427481.shtml.
  (责编:徐焕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529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