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4年南平A1医院冷沉淀使用情况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 通过了解2014年南平A1医院冷沉淀临床使用情况,为规范、合理的的使用冷沉淀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南平A1医院冷沉淀使用量、病人信息及相关实验数据。输冷沉淀前8小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1.0g/L视为输注合理,输注冷沉淀前后Fib均>1.0g/L视为不合理,输冷沉淀前8小时没有测定Fib视为不确定是否合理。结果 2014年南平A1医院总计用了727U冷沉淀,共有54个病人使用了冷沉淀,输注合理率为32.5%。结论 近年南平地区医院存在着冷沉淀输注合理率较低的问题。
  【关键词】南平地区;冷沉淀;合理用血
  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科学家Pool及其同事发现了冷沉淀,冷沉淀富含大量的纤维蛋白原(FIB)、Ⅷ因子、ⅩⅢ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纤维结合蛋白(Fn)等成分,应用范围已突破原有的血友病A的范畴,主要用于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如心脏手术、创伤、肝移植、产后出血、低血容量伴DIC、败血症等【1-2】。近年来,各地用血量不断增加,红细胞制品供应越来越紧张,为了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某些情况下配合使用适量的冷沉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保障冷沉淀的临床用血需求,提高合理用血水平,积累冷沉淀的应用经验,现将2014年南平市A1医院冷沉淀使用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14年南平市A1医院冷沉淀临床应用资料来自于该院输血科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
  1.2冷沉淀制备及使用方法
  新鲜冰冻血浆置4℃冰箱过夜,剩余少许冰渣,在离心机以2500转/分,离心12分钟,离心温度4±2℃,去除上清液,保留下层白色絮状物,加入20-30ml血浆悬浮,所制的冷沉淀保存于-30℃冰箱,用前37℃循环水浴融化。
  1.3输冷沉淀前8小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1.0g/L视为输注合理,输注冷沉淀前后Fib均>1.0g/L视为不合理,没有测定Fib视为不确定是否合理。孕期纤维蛋白原正常值升高,Fib≤2.0g/L视为输注合理【4】。
  1.3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南平A1医院2014年总计用了727U冷沉淀,共有54个病人使用了冷沉淀,对这54个病人的使用冷沉淀前后的凝血四项中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了查阅,发现绝大部分的医生都会在使用冷沉淀前后检测凝血四项,输注冷沉淀前75%病人的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低于临床的正常值2-4g/L水平,但只有32.5%输注冷沉淀前有测定纤维蛋白原(Fib)且<1.0g/L【3】。
  2014年南平A1医院冷沉淀输注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对比
  Fib(g/L)
  平均值 Fib(g/L)
  范围 未测例数
  与占比 合理输注率
  冷沉淀输前 1.66 0.68-4.38 11.4(11.4%) 32.50%
  冷沉淀输后 2.8 1.03-7.27 15.9(15.9%) ―
  病例总数54个,合理输注率以冷沉淀输注前纤维蛋白原(Fib)<1.0g/L为标准。
  Fib值采用冷沉淀输注前后8小时内。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民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疾病被发现和诊治,临床用血量逐年递增,使血源供不应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冷沉淀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有限的血液资源的得到有效的利用。
  本调查显示,冷沉淀输注前后大部分医生有检测纤维蛋白原水平,输注冷沉淀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按照国际标准冷沉淀输注门槛血浆纤维蛋白原<1.0g/L伴随临床出血,我们南平地区的合理输注率较低,仅32.5%。对出血患者临床上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补充其它的凝血酶、抗纤溶药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等血液制品输注【4】。冷沉淀较血小板的保存周期长,冷沉淀1年,血小板5天,且血小板较难预约、费用昂贵,也不像新鲜冰冻血浆存在循环负担,临床使用更加方便。但冷沉淀同样存在着潜在病毒感染及费用较昂贵(通常10U为1个治疗量)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冷沉淀输注指针的宣传,做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血液资源。
  参考文献:
  [1]邵丹,张玉芬,邢宝玲,冷沉淀应用统计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3)359-360
  [2]熊荣.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9)2893-4.
  [3]Edward C.Alport,Jeannie L.Callum,Susan Nahirniak,et al.Cryoprecipitate use in 25 Canadian hospitals:commonly used outside of the published guidelines.Transfusion.2008 Oct;48(10):2122-7.
  [4]Levy JH,Goodnough LT.How I use fibrin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in acquired bleeding. Blood.2015 Feb 26;125(9):1387-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639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