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古斯塔夫服装颜色变化频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者意识到角色服装以及服装色彩对于影片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影视作品中角色服装色彩变化频率及其在影片中能够产生的影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古斯塔夫服装色彩的三次变化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所以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服装色彩的变化频率对于影片的重要作用,为影视从业者以后的创作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服装;彩;频率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导演韦斯・安德森被誉为好莱坞的童话导演,他的一系列作品如《特伦鲍姆一家》《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和《月升王国》等,都带有韦斯・安德森鲜明色彩的标签,有异丁其他导演的独特风格。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以色彩见长,在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色彩更是经过了导演的精心设计,就比如主人公古斯塔夫的服装色彩。
  笔者认为,在影片中古斯塔夫的服装色彩有三次主要的变化。第一次色彩变化是在影片的第36分,古斯塔夫标志性的暗紫色酒店经理制服变为了灰蓝相间的囚服。第二次变化是古斯塔夫身穿的灰色亚麻衬衫和棕色马甲在影片的l小时22分钟时变为了粉蓝色的面包店制服。最后一次色彩变化是在1小时27分钟,古斯塔夫的服装南粉蓝色的面包店制服又变回了暗紫色经理制服。
  需要说明的是,从灰蓝相间的囚服到灰色亚麻衬衫和棕色马甲,虽然服装发牛了变化,但是服装颜色接近,所以并不能算是主要颜色的变化。其实,古斯塔夫在影片中一共穿过六套服装,除了已经列举出的四套,还有在影片的32分钟到34分钟,古斯塔夫穿过一件暗红色睡衣,还有在l小时15分钟到l小时19分钟时古斯塔夫穿过一件亚麻灰色的袍子。我们注意到,暗红色的睡衣穿插在古斯塔夫穿着紫色制服这一段落之中,而亚麻灰色袍子则是穿插在古斯塔夫穿着灰色衬衫和棕色马甲这一段落之中。同样的,它们的颜色与所处段落主要服装的颜色是接近的,而且出现的时间也都并不是很长。我们之前提到过,导演对影片中的服装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这种相近颜色的设定,应该导演是有意将服装色彩的变化控制在三次。
  在明确了导演有意将演员服装色彩变化三次之后,我们不禁产牛疑问,导演为什么要对服装色彩的变化次数有所安排。经过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是由影片的剧情所决定,其次是由影片的最终的呈现效果所决定的,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
  l 服装色彩变化次数与剧情的关系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讲述的是传奇酒店经理古斯塔夫和他的门童零卷入了一场豪门的财富争夺,最终他们夺得了价值连城油画的故事。影片同时还展现出了古斯塔夫和门童之间的友谊。影片的结构总的来看采用了双层的套层结构,一个读者看小说,而小说作者又通过门童零的讲述,了解了古斯塔夫的故事。但是影片的主体,即古斯塔夫和零争夺油面的部分是典型的传统戏剧式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段式结构。我们知道,在剧作法中三段式结构的每一部分都有其在故事叙述中的独特作用。在《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中,导演就很好地通过了演员服装色彩的变化去配合三段式结构中每一段的作用。服装色彩变化之所以有这样的功能,是因为影视服装色彩是影片整体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品色彩关系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色块,对影片的色调、风格、节奏、人物造型甚至叙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色彩是最抽象化的语言,作为情感与文化的象征,在影视作品设计中具有象征的符号意义。所以,服装色彩蕴含了许多信息,能够有助丁完成每个部分的叙事任务。
  具体来说,在三段式结构中,第一段叫做“建置”,即告诉观众这个影片是讲什么的,并且要把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完全展现给观众。第二段叫做“对抗”,在这一部分,主人公要向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同时还要不断地遇到困难和解决困难。第三段叫做“结局”,这一部分就是向观众展现这个故事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主人公成功还是失败了。
  对应到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建置”部分应该是从影片的开头到古斯塔夫人狱,大约是从影片开始到第36分钟处,这一部分古斯塔夫身穿的是紫色西服套装,而“对抗”则是从古斯塔夫入狱到警察打开藏在油画后面的信封,即电影的36分钟处到第1小时27分处,这一部分对应的是灰色亚麻服装和粉蓝色面包店制服。最后一部分“结局”则是从打开信封到影片的结束,在这一部分,古斯塔夫又穿回了他紫色的经理制服。如果用一张图表表示,它看起来是这个样子(见图1)。
  导演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我们之前提到过,第一部分的作用是要交代出故事的背景和介绍主要人物。而演员的服装色彩就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现故事发牛的环境。在影片的第一部分,导演为古斯塔夫选择了紫色的服装。我们知道,紫色是高贵庄重的颜色。在古代的中国和日本,最高的官阶服饰取用紫的颜色。即使现代,日本人举行隆重仪式时的幕幔和包装礼品或茶道用的绸巾等仍沿用紫色。14所以,通过古斯塔夫紫色的服装,就可以将他高贵优雅的形象展现出来。同时,人物的服装颜色也是影片整体色调的一部分,通过古斯塔夫紫色的服装和周围颜色的搭配,也表现了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奢华。所以,服装颜色为第一部分叙事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帮助。 在“对抗”段落的最后,古斯塔夫和D夫人的儿子直接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争夺油画的那场戏,古斯塔夫的服装则换成了高亮度的粉蓝色,这次不同丁之前古斯塔夫所遇到的阻碍,这次是古斯塔夫的主动出击,古斯塔夫从弱势的地位变为了强势的地位。所以粉蓝色的服装就给人以蓬勃、充满活力的感觉,高明度的颜色也预示着古斯塔夫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在影片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结局”,古斯塔夫又穿回了原来紫色的服装,穿回了紫色的服装寓意着事件最终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古斯塔夫又回到了原来的牛活。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角色变化的三种服装颜色,这对丁剧情的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剧情层面上来说,这三种服装颜色的变化是成功的。
  2 服装色彩变化频率在渲染影片效果上作用
  如果服装色彩对丁剧情有推动作用,那么电影中每一个小的情节段落是不是都可以变化一种服装颜色呢?很显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对丁角色服装色彩的变化,不仅要考虑到剧情,还应该考虑对丁影片的整体效果的影响。
  在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导演将角色服装颜色的变化频率设定为了三次。我认是恰到好处的。我们知道,“三”在艺术创作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例如,我们从小写议论文时就知道要举三个例子,在拍照时应该注意面面中有三个元素的呼应,剧作法中有三段式结构。“三”这个数量是恰到好处的,两个会显得少,而四个就会觉得多。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导演如果再为某一个情节段落增加一种服装色彩,使服装色彩变化四次,又或者是取消“对抗”部分的粉蓝色服装,使服装色彩变化两次。我认为这都会使影片的最终效果大打折扣。
  具体分析,首先如果《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古斯塔夫的服装色彩变化次数过多是不合适的。我们知道,观众总是会对运动的东西投入更多注意力。所以演员的服装色彩就是画面中最吸引观众注意的部分。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作为一部剧情片,最重要的当然是希望观众注意到影片的剧情。如果影片角色的服装一直发牛改变,那么观众的焦点就会脱离剧情而单纯的被服装色彩所吸引。我们知道,设计服装色彩本身是为影片的表达提供服务,真正好的服装色彩设计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影片产牛影响。如果因为过多的服装色彩变化影响了观众注意的焦点,如此一来,就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也看到有许多成功的电影,角色服装的颜色变化是十分丰富的。例如,《穿普拉达的女王》、《色戒》、《花样年华》。在这些电影中,服装本身就与影片的主题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服装就是剧情的一部分,丁是,导演就通过高频率的变换服装颜色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在这些电影中,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服装是对剧情有帮助的,所以,这些电影中的高频率服装色彩变化也就是恰当的。前面所说的不适合过多的变化仅仅是针对《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而言的。
  所以从影片整体效果的层面上来看,导演选择三次服装色彩变化也是比较恰当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683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