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前言”剖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深刻剖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课程标准(正式版)》的细微差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前言”细致剖析,主要剖析了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个方面,贴近一线教师的工作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读性,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对教师学习、理解和贯彻新课程,对教师与新课程共同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将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新型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程标准 前言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c)-0160-02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深刻剖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课程标准(正式版)》的细微差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前言”细致剖析,贴近一线教师的工作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读性,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对教师学习、理解和贯彻新课程,对教师与新课程共同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将有助于广大教师在文化上实现转型,在精神上实现跨越,在角色上实现变更,在行为上实现创新,成为符合时代要求、造福于学生和国家未来的新型教师。
  1 内容对比
  1.1 “课程性质”内容对比
  《课程标准(正式版)》新增的条款,主要是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性质、作用和功能进行界定。
  1.2 “课程基本理念”内容对比
  (1)第1条与《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主要是将原来前两句反映数学课程核心理念的话改造为一句“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突出了既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2)《课程标准(正式版)》将《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理念中的第2条数学课程与教育的意义改造后放到了引言部分。比较来看,《课程标准(正式版)》主要是讲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的组织和内容的呈现等特点与要求。指出课程内容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等。
  (3)《课程标准(正式版)》将《课程标准(实验稿)》第3条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方式等,与第4条教学活动的要求等,进行了整合与重新表述。将“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统一为“教学活动”,开宗明义地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并且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部分说法予以保留,只是改变了说法而已,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等。经过修订,《课程标准(正式版)》还第一次提出了“四基”,即“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课程标准(正式版)》第4条与《课程标准(实验稿)》第5条相比,说法结构、内容基本相同,但重点有所变化,如将原来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改为“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等。由“既要……更要……”改为“既要……也要……”,语气更为客观、全面。
  (5)《课程标准(实验稿)》第5条与《课程标准(正式版)》第6条比较,与原先说法结构、内容基本相同,但重点有所变化,如将《课程标准(实验稿)》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改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注重实效”等提法更为理性和实在。
  1.3 “课程设计思路”内容对比。
  (1)与《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课程标准(正式版)》的课程目标有了一定的变化,一是明确了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但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二是将描述课程目标的术语用附录的形式进行了专门解释,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等,从而使语言更加流畅、简洁。
  (2)《课程标准(正式版)》课程内容部分相比较于《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有一定的变化。一是将原标题“关于学习内容”改为“课程内容”,表述更为规范、严谨;二是将原来4个部分课程内容名称由“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调整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三是列举了这4个部分课程主要内容。
  (3)关于课程内容的若干核心概念,由《课程标准(实验稿)》的6个增加到《课程标准(正式版)》的10个。有的核心概念名词进行了调整,如将“符号感”改为“符号意识”,“统计观念”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增加了“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和“创新意识”。《课程标准(正式版)》还对10个核心概念的意义作了全新、明确的阐释,利于理解和掌握。
  (4)《课程标准(正式版)》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实施建议”的内容删去。
  2 内容剖析
  2.1 “课程性质”剖析
  这一部分是《课程标准(正式版)》新增的内容,主要是将《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第1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单独抽出来,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地位(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等)、作用(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作了综合表述,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该具有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本质属性。
  2.2 “课程基本理念”剖析
  《课程标准(正式版)》新增的内容,主要是将《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第1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单独抽出来,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地位(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等)、作用(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作了综合表述,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该具有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本质属性。   (1)课程基本理念主要是对数学、数学课程、数学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应具有的基本认识和观念、态度,它是制定和实施数学课程的指导思想。
  (2)对于最能体现数学课程核心理念的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标准(正式版)》将前两句话统一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将原来侧重于数学课程内容的选取、强调学生所学内容是否具有价值等提法,改变为侧重于数学教学的功能与价值,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时代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公平、优质、均衡、和谐等方面的要求。相对于《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表述,“人人获得良好的教育”内涵更深刻,“良好”不仅仅指课程内容,还包括数学教育的全部。为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数学课程内容,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树立正确的数学课程观。
  (3)《课程标准(正式版)》对数学课程的内容选取、组织形式和内容呈现等要求进行了重新表述,指出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形成的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呈现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等。
  (4)《课程标准(正式版)》对教学活动的本质进行了重新界定,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明确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定位。
  (5)对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还进行了具体描述,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6)《课程标准(正式版)》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内涵,将原来的有关表述调整修订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从这点可以看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被统一表述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课程标准(正式版)》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基本要求,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课程标准(正式版)》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四基”的要求。
  (8)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课程标准(正式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其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注重实效”的提法,使得关于信息技术使用的问题更加理性和务实。同时也提出了“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柳菊兴.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小学卷[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熊生贵.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84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