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是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研究发现存在城市流动人口流向失衡、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农民工经济贡献与利益分享失衡、农民工社会地位“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等问题,并提出优化产业格局、改进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优化措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农村劳动力 就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由乡村流向城市、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是现阶段我国城乡融合的一个显著特征。解决好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有助于消除城乡差距,因为农产品需求弹性不高,农业生产占GDP比重持续下降,农民从农业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是提高收入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中出现一种特有的现象,即大多是以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动,而很少有家庭式的。大量的农民工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而选择进城务工,然而却会受到收入水平和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歧视,所以经常在农村会看到许多留守的儿童、老弱病残。对于社会而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最基本的社会成员,如果没有家庭这个有机体的流动,那么劳动力从乡村流向城市最终不会稳定,或许当他们年老体衰难以承受在城市的高强度高压力体力劳动时,农民工就会不约而同的返回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就会慢下来。
  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实现城市化从数量到质量上的飞跃,其重中之重就是帮助从农村来的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家庭真正地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主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界努力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薪资水平,使他们能够支付在城市安家和生活的各项费用,城市中的政府能够给农民工提供各方面的社会保障,使他们能够身心享受所处的环境。
  我国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人口城镇化步伐发展迅速,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欧美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历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城镇化水平以平均每年提高1.06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到2014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占比为52.6%,城镇人口规模已经超过7亿。从城镇化中的城市和乡镇结构构成要素以及增长变化来看,城市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仍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流,不过,村镇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显然也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前进的主要动力。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不断增大
  在最近几年,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人力资源的运用、财产物资的使用、经济财力越来越集聚。城郊新区、中心商务区、特色商业区、新型农村不断完善,带动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农业劳动力需求更加有限。城市经济的突飞猛进和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推力,国家制定了稳健的社会政策保障农民工就业,使得农村外出人员向城镇和城区不断转移,社会就业人数不断增强,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均在100万以上。从图1中看出,乡村社会从业人员在2004年呈现饱和状态,在此以前,农村劳动力基本已经转移城区发展,剩余的基本为老弱病残。而相对城镇社会的就业而言,从2004年的27000万增长到2013年的39000万人,就业人数与日俱增。
  (二)从业人员流动趋势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拉动内需增长的三辆马车出口、消费、投资,承接其交换的最终媒介为商品。相较于农业,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出的产品更具有流动性,那么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就需要更多的人财物等的投入,即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就会更强一些。从2005年到2013年我国二、三产业就业人员从41205万增长到52806万人,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反而降了76689万人(见表1)。
  集中于电子产品零件的加工、服装贸易加工、服务业的第二和第三产业中,分别占据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的53.8%和35.9%。不难发现,从事第一产业的工作人员所占比重降低。如果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规模不断扩大,那么从业人员的所占比重将会上升。所以,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并且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助于减少我国的失业、滞业、待业人员,使人均收入更加公平合理化,进而消除地区之间的不协调和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促进各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男女比例更趋向均衡
  人员结构的所占比有了新的变化,相对于河南省而言,据统计从河南省从业人员总人数来看,男女比例由1.4:1变为1.3:1,女性务工人员的比例有所提升,并且女性从事的工作大多主要是各类服务员、流水线的生产工人、一般工作人员和办事员等等;从事技术工种性的以男性为主,所从事人员的年龄范围大约都是在30岁以下的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49%,50岁以下人数占88%,整体转移的务工人员大多是年轻力壮的青年。其中,在这些人群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人数占流动转移总人数的60%,而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却占转移就业总数的43%,从中看出,河南省需要技能培训的规模仍有待加强。
  (四)转移就业人口越来越趋向高学历人群和技术型人才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区域之间竞争的加剧,国家越来越注重提高国民整体的文化教育水平,更加倡导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相对于从业人员而言,文化水平以及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薪资水平。就目前而言,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更集中体现在人才的多寡、科技运用等方面的软实力上,能够具备某种专业型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更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从图2上不难看出,2013年,我国对高学历硕士及其以上和具有某种专门的硬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只具备有普通的大学学历明显呈现下降的态势。就农村和城市受教育程度水平相比,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于城市中同龄者劳动力。   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点
  (一)出现流向偏差和失衡
  由农村向城镇的人口流动是推动城镇化前进的主要动力。流动人口的规模、数量、流向都直接影响了城镇化区域的状况和整体水平。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居多,首先表现在规模庞大、数量多、流动次数过于频繁;其次是农民工的工作场地及就业选择过于集中,农民工主要流向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此外,城市和乡村二元化的结构在城市中被临摹。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相分离,具体表现在文化生活方面有所谓的“隔绝”,在社会交往上具有很大的“内倾”,农民工在城市中“片状活动”形成了“都市农贸化”的景象。
  (二)农民工利益分享失衡
  然而城市抑或企业对农民工进行招工只是用来生产,导致农民工不能享受稳妥的社会保障,他们在城市中生病无从医治、上学没有地方上、贫困的生活也没有外来帮助、年老了也不能够很好地养活自己,最终只能把生活寄托在家乡几亩薄田之上,农民工的培养成本和养老成本也由当地的农村承担,农民工的劳动付出与所得报酬并不对等。
  (三)农民工社会地位“边缘化”
  由于长期的城市和乡村的隔离状态及其二元社会结构,导致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在心理上产生无上的优越感,但是工作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因为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城市生活中心理上会存有自卑的“陌生人”的感觉,而落叶归根的乡村社会的归属意识使他们只能成为城市中来来往往的“过客”。在他们存在这种思想的情况下,不会对生活的城市有所谓的责任感,会相对地有疏离的感觉,自身会不由自主地不愿意融入城市当下环境。
  (四)新生代农民工“过客”心态重
  面对眼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他们的现状则处在不能回到农村好好奋斗,又不能很好地在城市中生活。他们介于生存与生活的临界点,即他们这一部分人面临的问题是能力与期望的失衡,眼高手低,拥有不高的能力但却渴求很高的回报,在整个社会进程中他们很难准确给自己定位,从而认识自己。
  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解决我国农民的就业问题,是现阶段我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就目前而言,解决好这一问题,则需要对限制因素进行解决,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约束
  我国现处的社会环境,农村的劳动主力青年人是基本已经都转移到城市。据统计,仍然留在农村生活工作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50%,在30-40岁的占31%,26-30岁以及16-20岁各占9%,而21-25岁的仅占1%。农民要想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可以通过从事某项工作或地区间的流动,从这方面来讲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阻碍作用已经基本消除。但是,城市中的政府人员常常把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与不同的户籍人员捆绑在一起,只提供给具有本地户籍的居民者享用,所以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主人很大因素是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
  (二)传统的乡土情节影响农村的就业转移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公民有严重的乡土情节,安享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并不想改变现在生活的社会环境,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村人口的流动。同时,当大量的青壮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将会有大量留守儿童和一些老弱病残,这一群体将抑制农村前进的步伐,而当前农村的养老体制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发展。
  (三)农村人口入职培训体系不健全
  我国是人口大国,而我国以农民为主,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农村劳动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然推动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务工。但由于中国现处的大环境,农村人口从业前的入职培训影响了农村人口在城镇化进程。产生这一问题主要由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投入培训的资金有限。政府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经费的投入不足,而作为企业最终目的归结于以最小的成本赚取利益最大化,所以对职业技能的培训投资就会不足。其次,农民工自身获取能力提高的意识薄弱。不少农民工外出务工,有所谓的跟风走趋势,没有明确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该学什么、学了又该如何运用,同时,当面临有培训机遇的时候,又因为培训费用不足而踌躇不前。再次,就业培训体制不健全。社会各种保障部门没有统一的职业课程和培训机制体制,各个部门自成体系、独立运作,社会资源闲散分散且不能实现资源共享,难以发挥效益最大化,从而导致从业人员在选择的时候眼花缭乱。最后,教育培训机构信用体制不健全。
  (四)农村公共财力不足影响新农村进程
  做好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农村公共财力不足导致新农村建设进程缓慢,只是单纯依靠区域的资金很难以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农村财政收入水平非常低,没有办法解决区域的建设需求。同时,有时候中央下拨的财政专款和省级下达的资金,因为要专款专用,具有明确的使用流向,对于农村发生的偶然、特大事件难以很好地解决,而所发放的财政资金只能支持新型农村的重点工程有效运作,建设一些所谓的社区并不能大范围的推进,从而影响农村人口有效转移。
  (五)涌入城区务工人员面临巨大身心压力
  在发展我国的城市化中,人口流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农村多余的劳动力主要从乡村流向了城市,表现形式为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入到第二、第三产业;其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失衡,农民不但向距离家乡近的城市流入,同时大量的中西部人员也会流入到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城市,对于这些跨区域流动的劳动力而言,他们一方面面临着要适应不同环境的转变,同时还面临着地域文化不同而带来的挑战。比如地域之间的歧视问题,农民工在进城以后,往往集中居住在城乡结合部,这不利于农民工更好更快的融入新环境。虽然这些务工人员生活在城市这个大家庭里,但是他们的社会交往大都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戚朋友之间。这样或许能减少他们融入新环境的身体和心灵方面的压力,但是却限制了他们与当地城市居民融合,不利于他们今后更好工作,从而为自身获取最大利益。   (六)从业人员所处地位降低了农民工收入水平和职业稳定性
  就现今生活水平而言,城市的生活成本比较高,要想永久的入住城市就必须支付大量的资金,农民工收入水平本身就比较低,要想留在城市继续生活会很难。所以,农民工就像迁徙的候鸟,流动性比较强,居住地不安定,没有“家”的感觉。这样一来,他们频繁的迁徙就更不能获得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同时,农民工也被限制在给定的工作环境中――低技能劳动市场,他们的工资高低与否更多地取决于自己是否拥有传统的技能、年龄、性别等因素。在低技能劳动力市场,往往他们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熟练地从事某项工作,然而长期地从事这类工作并不能日渐提高他们的收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劳动力就业转移措施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要有效地实现闲杂的劳动力就业转移,就要因时因地而异,选择不同的空间布局,有计划地推进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小城镇到大城市有序推进。
  (一)不断优化产业格局
  城镇化的进程必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加快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有效地调整工业化的路线,在重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农民就业的情况,提高工业经济的收益水平以此用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强化他们对于从业技术的培训,使劳动力自身的能力能够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提高城镇化的水平,使他们跟上城市化发展的水平。
  其次,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虽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发展的空间力度还是很大。发展第三产业,能够提供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压力。要调整第三产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产业,依靠先进的科技水平,推进产品深层次的加工,充分发挥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推进新城镇化进程。
  (二) 有效地改进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
  我国所施行的城乡分离式户籍管理,有所谓的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之分,即使当一个农民工进城务工很多年,长期居住在城市,具有稳定的工作,但由于受到自身所谓的户籍限制因素,他们仍然无法享受到城市生活中应享有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资源,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城镇化。要逐步将扶贫与脱贫政策和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户籍管理体制。打破“农业户籍”和“非农业户籍”的分界限,从而促进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平等的发展机会。
  (三)提高人员素养和技能
  要实现城镇化的有序转移,关键还是要靠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要综合提高转移人口自身的就业能力水平。素质越高,技能型越强,越有助于人口的就业转移。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邻国日本和韩国的发展模式,他们十分注重对文化水平和高技能的培养,正因为有所谓的全方位高等人才,才更加推动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从业人员愈加需要掌握更加专业的技能和更高的文化水平,这样才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根本上还是在于相关体制是否健全、政策体系是否完善,最终将会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施行有效的国家政策将会影响和制约人口转移的方向。我国应该鼓励企业主动地吸纳社会劳动力,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结论
  总而言之,稳定农村劳动者获取就业机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当新型城镇化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反而却不能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的问题,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有序。但要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有序转移,在解决的过程中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社会中,农民要想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平台,必须了解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从业技能和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的了解,并能够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注重内在和外在相协调,推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石智雷,杨云彦.外出务工对农村劳动力能力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11(12)
  2.王勇辉.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国际比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万向东.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进入条件和效果.管理世界,2008(1)
  4.吴愈晓.劳动力市场分割、职业流动与城市劳动者经济地位获得的二元路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5.张文.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1(9)
  6.顾建发.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J].上海房地产,2013(1)
  7.温铁军.维稳大局与三农新解[J].中国合作经济,20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785346.htm